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注:
交流群加入:全國各省區高考招生信息交流QQ群
2015全國各大院校招生信息本網站陸續更新中,請廣大網友點擊查看。
若省份中沒有看到您想查詢的學校可以通過“站內搜索”學校名字查詢信息。
若有疑問可咨詢本網站,或者自行登錄學校官網查看相關招生信息。
問題一:浙江大學的人才培養有什么特色?
答:浙江大學本科教育傳承和發展“求是創新”精神,注重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全面發展與個性培養相融合,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相統一,通過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強化實踐能力,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多渠道、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主要舉措如下:
1.分類招生:按人文、社科、理、工、農、醫、藝術、科技與創意設計等類別實行分類招生。通過寬口徑的通識和大類平臺課程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專業和認識自己,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
2. 通識教育:學校實行“一橫多縱”的培養模式?!耙粰M”指前期實行通識教育與大類培養,“多縱”為后期進行寬口徑專業教育和跨學科培養。通識教育為學生了解歷史、理解社會和世界提供多種思維方式和廣闊教育平臺,有利于學生形成均衡的知識結構。特別是學校開設的通識核心課程,實行大班授課、小班研討,為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提供幫助。學校設置了“工程技術”、“自然科學”、“人文社科”、“藝術設計”4個大類平臺課程模塊。學生在完成通識課程、大類平臺課程的學習后,進入主修專業培養階段。引導學生多途徑、多方式交叉學習,鼓勵學生輔修或修讀雙專業。
3.學生管理模式:學校實行“1+1+2”學生管理模式,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本科生依據分類招生、通識教育、大類培養的原則,一年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學業指導和學籍管理等各項工作由求是學院負責;二年級主修專業確認后,發揮學院(系)、學園的各自優勢,求是學院主要負責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專業學院(系)主要負責專業教育和學籍管理工作,協同管理,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三年級開始進入專業學院(系)學習與管理。
4. 主修專業確認:實行分類招生的學生,入學一年內,根據興趣特長、綜合表現和學業成績,按照學校主修專業確認的相關規定,自主申請確認適合自己修讀的專業。學校主張以興趣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任意選擇修讀專業的機會。對于前期有專業意向認定的考生,學校將遵守承諾。學校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跨大類修讀輔修專業或雙專業,進行多領域的研究與學習。
5.學分制教學:學校實行以彈性學制、選課制等為特征的學分制教學管理,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自主選教師、選課程、選時間。如確因交叉或創新學習需要,學制4年的學生可延至6年,學制5年的可延至7年。
問題二:浙江大學2015年有哪些本科特色培養項目?
答:1.竺可楨學院:是浙江大學實施優秀本科生特別培養和英才教育的榮譽學院,是實施教學改革的重要示范基地。目前,竺可楨學院設立了以下核心班級:
混合班:培養造就基礎寬厚,知識、能力、素質、精神俱佳,在工科及相關領域具有國際視野和持久競爭力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和未來領導者。
人文社科實驗班:培養造就中西貫通具有良好人文素養,在文史哲及社科等相關領域,具有國際視野和持久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
臨床醫學八年制(巴德年醫學班):培養造就多學科背景,扎實醫學專業基礎,富有創新精神和持久競爭力的未來醫學領導者。實行“八年一貫、兩段完整”的醫學博士培養模式。前四年學生完成非醫學類的本科專業及醫預科課程,獲學士學位并達到相關要求后進入后四年的醫學專業學習階段,完成學業者獲醫學博士學位。
求是科學班(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項目):培養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5個專業領域的杰出人才。
此外,以下交叉復合人才培養別具特色。
工程教育高級班:以“重基礎、重設計、重創造”為指導思想,在主修專業外,著重工程教育,培養堅實基礎,創新設計,強化能力的工程復合型人才。
創新創業管理強化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的創業人才為宗旨,注重實踐為特色,在主修專業外,著重進行創新與創業管理教育。
2.工科試驗班(電氣工程卓越人才):旨在培養電氣工程領域的創新創業高層次尖端人才,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俱佳,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導者。試驗班面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氣)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行競爭滾動,從本科實施“一對一”博士生導師制,在強化電氣工程基礎知識和創新研究能力培養的基礎上,以卓越電氣人才為培養目標,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實施多通道、個性化、國際化培養。學生通過3+5年的學習,達到培養要求者可分別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
3.理科試驗班類(理科創新之星):依托數學、物理、化學三個國家級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基礎扎實、學習自主、抱負遠大、敢于挑戰的理科研究人才和未來科學創新之星。試驗班實行單獨選拔、特別培養、競爭滾動、本博連讀的培養機制,第一年實施大類培養,扎實數理化基礎;第二年確認專業,作為后備研究生實施導師指導下的專業培養;第四年開始博士生階段的學習與訓練。學生通過3+5年的學習,達到培養要求者可分別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
4.理科試驗班類(生命科學卓越之星):依托兩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培養未來引領生命科學領域創新創業杰出人才,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卓越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寬廣的國際視野。學生從本科開始以個人興趣為導向、一對一專業導師制為基礎,輔以個性化、國際化培養模式,通過3+5年的學習和科研創新訓練,達到培養要求者可分別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成為生命科學領域內卓越青年人才。
5.醫學試驗班類(“5+3”一體化)(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培養具有較高人文和科學素養,扎實的醫學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專門人才。我校是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醫學試驗班類將有不少于150名優秀學生進入臨床醫學或口腔醫學專業“5+3”一體化培養,即學生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后直接進入3年醫學碩士專業學位階段,該階段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機結合,經考核合格后,可獲得碩士畢業證和專業學位證、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
問題三:2015年浙江大學招生政策有什么變化?
答:1.2015年浙江大學本科招生采用浙江大學(國標碼10335)和浙江大學醫學院(含醫學院、藥學院)(國標碼19335)兩個代碼招生,分別編制計劃和錄取。
2.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在舟山設立校區,海洋科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工程與技術4個專業的學生全部在提前批次招生,學生前兩年在紫金港校區學習,后兩年在舟山校區學習。
問題四:浙江大學提前批次如何招生?
答:1.提前批次招生專業大類包含:應用生物科學(農學)、應用生物科學(生工食品)、工科試驗班(海洋)、海洋科學專業。其中,應用生物科學(農學)包含農學、園藝、植保、茶學、應用生物科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園林9個專業,應用生物科學(生工食品)包含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2個專業。工科試驗班(海洋)包含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3個專業。
2.上述提前批次招生專業大類錄取的學生,入學一年內確認主修專業,確認范圍僅限于提前批次的15個專業。學生可以輔修其他類專業或修讀雙學位。
3.根據浙江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主修專業確認到農學、園藝、植保、茶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6個專業的浙江籍學生將免交學費。
4.應用生物科學(農學、生工食品)國際化培養:與美國常春藤名??的螤柎髮W“2+2”聯合培養,與英國愛丁堡大學“2+2”聯合培養;與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英國利茲大學實行“3+1”、“3+1+1”聯合培養;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簽署“3+2”學生交流合作協議。短期國際交流項目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普渡大學、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大學、日本創價大學。
問題五:浙江大學如何招收國防生?
答: 國防生實行提前批次錄取。在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四川、陜西、貴州12個省招生,錄取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臨床醫學4個專業。報考國防生須符合下列條件:①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的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并達到本地區的重點本科分數線;②符合公民應征服現役的政治條件;③年齡在17周歲以上,20周歲以下(截止2015年8月31日);④身體健康,符合《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⑤符合招生高校對所招生專業在選修課程、學業水平測試等級方面的其他要求??忌匆幎ㄌ顖笾驹?,參加政審、面試和體檢,合格者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實行網上錄取。獲省級以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單科競賽獲獎者,有文體專長并獲得省級以上相應證書者,以及現役軍人子女和烈士子女,可在投檔比例范圍內優先錄取??忌浫『箜毰c浙江大學、南京軍區簽訂《國防生培養協議書》;入校后經復查復審合格者,確認國防生資格。國防生在校期間享受國防獎學金(每年由軍隊提供10000元國防獎學金),完成規定的學業和軍政訓練任務,取得畢業資格和相應學位后,辦理入伍手續并任命為軍隊干部。國防生在校期間,除享受和履行普通學生的權利義務外,還應遵守軍隊有關規定,自覺維護國防生形象和聲譽,接受駐校選培辦的教育管理;畢業時服從軍隊分配。(國防生招生網:www.gfs.zju.edu.cn)
問題六:浙江大學的收費標準如何?
答:浙江大學按照國家規定和浙江省物價局核準標準,實行學分制收費。學費由專業注冊學費和學分學費組成,每學年先按學年制收費標準進行預收。工科類(包括工業工程專業)、醫學類專業6000元/人∙學年;藝術類專業9000元/人∙學年;農林類專業5500元/人∙學年;其他專業5300元/人∙學年。軟件工程專業第一至第二學年6000元/人∙學年,第三學年16000元/人∙學年,第四學年10000元/人∙學年。竺可楨學院混合班按工科類專業收費,第一至第二學年6000元/人∙學年,后兩年按學生主修專業學費標準執行。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前四年按醫學類專業6000元/人∙學年收費。每學年按所修學分結算,畢業前進行學費總結算。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后四年按照當年(入學后第五年)博士生學費標準收取。學生公寓住宿費:1200元/人∙學年。
問題七:浙江大學獎學金和經濟資助政策如何?
答:浙江大學有完善的獎學金體系。學校在本科生中設有竺可楨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單項獎學金、研究與創新獎學金、專業獎學金等,獎勵面超過40%,每年發放金額1900多萬元;此外,還有寶鋼集團、光華教育基金會、南都集團、新尚集團等著名的企事業單位、基金會及個人出資設立的獎學金40余項,每年發放金額400多萬元;學校還設立了各類榮譽稱號,用于表彰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
學校承諾“絕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學校開設“綠色通道”,讓交不起學費的學生便捷辦理入學報到手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核實相關情況后,采取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專項助學金、各類事項補助及勤工助學等多種措施給予資助,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學校在給予經濟困難學生必要經濟資助的基礎上,積極實施發展性資助,開展面向經濟困難學生的教育實踐項目和計劃,幫助他們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例如浙江大學杰出校友段永平先生和夫人劉昕女士捐資設立的“心平自立貸學金”、“心平留學貸學金”項目,目前已發放近2000萬元,資助同學赴劍橋、哈佛、斯坦福、耶魯、哥倫比亞、康奈爾、賓夕法尼亞、卡內基梅隆等世界名校學習和交流,為其完成大學學業提供保障,為其實現海外留學深造的夢想提供支持。
問題八:浙江大學學生的就業前景如何?
答:浙江大學畢業生在人格品質、創新精神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現,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同。政府各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國內外著名企業紛紛把我校作為人才資源庫。畢業生就業率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2014年本科畢業生國內外深造率達56%。浙江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在國家重要企事業單位就業的比例逐年提升,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走向國內外學術前沿,走向祖國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學校近兩年本科畢業生中赴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東京大學等世界一流名校繼續深造的人數持續增加。2014年,赴世界大學排名前100深造的學生為569人。浙江大學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在世界學術的最前沿深造與發展。
問題九:浙江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有什么特點?
答:1.國際聯合學院:2013年,浙江大學啟動籌建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工作,尋求與世界一流大學的深度合作,獲得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批復支持。2014年,浙江大學與帝國理工學院共建的“應用數據科學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兩校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被國家留學基金委確定為首批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資助項目。與愛丁堡大學簽署聯合辦學協議,與沃頓商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等共建聯合學院有序推進。
2.海外一流學科伙伴:浙江大學通過實施海外一流學科伙伴計劃、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提升計劃、高層次外國留學生教育發展計劃、學生國際競爭力增強計劃等,提高師生的國際化水平,深化與國際高層教育組織和政府的合作交流,構筑文明傳播和文化交流的基地。2014年學校遴選11個院系對接32所世界名校,開展學生交流、學術互訪,著力提升學科國際影響力。全校師生海外學習交流總數達到6651人次,其中學生海外學習交流總數為3161人次。
3.啟真海外名師大講堂:浙江大學為整合優質海外(國際)資源,匯聚海外名人名家,營造校園國際化氛圍,打造高端國際交流平臺,2014年設立 “啟真海外名師大講堂”,邀請海外杰出學者、文化名人、大學校長等舉辦公眾講座,受到廣大師生關注和贊譽。
問題十:浙江大學的校園生活豐富嗎?
答:浙江大學的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生機勃勃,以追求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競技性為文化理念,凝聚文化特質,開展如學生節、高雅藝術進校園、學生科技文化節、校園辯論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主題演講賽、新年狂歡夜、校園文學大獎賽等眾多品牌活動;組織學生多次在國際大專精英辯論賽、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兩岸歌手大賽、大學生藝術節等國內外賽事上摘取榮譽;擁有校級社團130余個,如深受學生喜愛的紅十字會學生分會、三農協會、黑白劇社、梵音劇社、跆拳道協會、街舞社、京劇社等等,在校園內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發揮特長的廣闊舞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