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工作》通知,部署有效解決棚戶區改造中的困難和問題,《通知》指出,2014年計劃改造470萬戶以上,為扎實推進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這為加快新一輪棚戶區改造開了好局。《通知》明確,要進一步完善棚戶區改造規劃,省級人民政府要抓緊審批棚戶區改造規劃,將包括中央企業在內的國有企業棚戶區納入改造規劃,重點安排資源枯竭型城市、獨立工礦區和三線企業集中地區棚戶區改造。
加快棚戶區改造是關注民生幸福助推中國夢實現的重大民生工程。棚戶區不僅住房密集,而且基礎配套措施不齊全、治安和安全隱患大,也是低收入者聚集地。“臟”、“亂”、“差”是棚戶區環境的寫照,幫助棚戶區居民較快地解決住房困難,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讓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中國經濟正處轉型升級關鍵期的當下,既要有效地應對好短期問題、保持經濟合理增長速度,又需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既要有效地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題,還要逐漸化解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墊底子”。
一方面,要求政府既要合理安排預算,盡可能把更多的財力向棚改工程傾斜,要創新籌資辦法,發揮好市場這一只手和群眾千萬只手的作用,多渠道解決資金難問題,切實保障房屋質量、搞好配套設施,讓居民住得稱心。在棚戶區改造新建住房的分配過程中,要確保各個環節的公開透明,使新房真正惠及那些最需要的群眾。
另一方面,在棚戶區改造中要重視以人為本。把拆遷工作從追求速度轉向關注民生,采取積極措施主動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把握政策,用好政策,對群眾利益訴求給予充分尊重和考慮,切實保障老百姓權益。棚改是利民惠民的好事實事,但是如果政策宣傳不到位,或在政策執行中有失公平,就容易在房屋征收拆遷和安置環節上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同時要強化法治意識,嚴格按照法定標準和程序展開工作,主動為群眾搞好服務,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