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3月9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新詞“人地錢”掛鉤政策作出回應。國土資源部已會同國家發改委、公安部、人社部、住建部制定了“人地掛鉤”方案,正在按程序報批。“人地掛鉤”遵循“以人為中心”的原則,以人定地、人隨地走。
【標準表述】
“人地錢”掛鉤 釋放出三重政策善意:
第一,凸顯出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健全、完善、優化“人地錢”掛鉤政策,都要圍繞農民工市民化成果這個中心,圍繞提高群眾獲得感這個宗旨,進而防止和避免城鎮化建設走偏。
第二,體現出推進社會公平的制度方向。“人地錢”掛鉤政策的實施,旨在加快農民工融入城鎮進程的同時,為他們能夠享受到與其他城鎮“原住民”均等的公共服務提供保障和支撐,而這不僅可以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權益的平等,而且有利于構建新型城鎮化下的社會穩定與和諧,減少和避免不必要的社會矛盾出現。
第三,表明了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糾偏。個別地方的城鎮化建設出現了片面追求征地蓋樓、貪大求洋,而不顧城鎮化率、農民工市民化轉化率等不良傾向,甚而出現了“空城”現象。“人地錢”掛鉤政策就是要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讓土地供應、房地產開發和國家政策支持都以滿足農民工進城基本居住需求為前提,進而有力遏制房地產盲目開發發展的亂象。
【具體措施】
“人地掛鉤”要堅持以人為中心、以人定地、人隨地走的原則,準確統計和測算每個城鎮新落戶人口數量,根據城市規模和人均占用土地的狀況制定差別化標準,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最后再通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來落實。
從農村來到城市的人,與城市新建土地,以及相關投資保障之間“人地錢”的關系,要相互掛鉤,協調推進,共同發展。處理好“人地錢”的關系,避免城鎮化發展“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