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從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中國人民銀行12月1日凌晨發表聲明表示歡迎。
【標準表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的決定意義分析,如下:
第一,對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說,不僅使國際貨幣籃子更加多元化,更能代表全球主要貨幣,還有助于提高特別提款權作為儲備資產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成員儲備提款權,進一步鞏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充滿活力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
第二,對于我國來說,是對我國在過去多年來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和認可,也意味著人民幣將在國際經濟金融舞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第三,進一步推動我國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市場的地位,使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多的認可,扮演更重的角色,開啟人民幣國際化的新篇章。
人民幣“入籃”以后,新的挑戰和考驗也會接踵而來。從外部來看,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一定會對人民幣匯率、資本和金融賬戶對外開放等提出更高要求,并不斷加碼。同時,對中國放寬外資金融進入中國市場等,也會提出更高要求。人民幣“入籃”后,很多基礎工作也需要加強,特別是資本和金融賬戶的開放方面響。
【具體措施】
第一,繼續按照預定的方向和步驟逐步推進我國金融市場改革可開放。通過自由貿易區的FT賬戶逐步實現資本跨境流動自由化和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試驗應該穩步推進。
第二,堅實推進匯率形成機制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增強央行在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的干預的透明度,減少“一次性調整到位”式的市場干預,減少由此帶來的不確定對市場的沖擊。
第三,增強金融市場監管和提高監管能力。無論是成立新的統一監管機構或者成立更高層次的協調委員會應該提上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