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成都東軟學院在培養人才方面有何特色?
答:學院致力于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創新,以“教育創造學生價值”作為辦學理念,以培養理論基礎扎實、能夠將最新IT技術熟練應用到社會各行業當中的“國際化、實用化、個性化”IT人才為目標,幫助個人和組織持續獲得和提升運用信息技術駕馭未來的知識和能力。創新的教育特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以 TOPCARES-CDIO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借鑒國際工程教育發展的最新成果——CDIO(構思 、設計、實現、運行)工程教育模式,依據IT人才能力指標,創造性地構建了綜合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的八大能力體系(技術知識與推理、開放式思維與創新、個人職業能力、溝通表達與團隊工作、態度與習慣、責任感、價值觀、應用創造社會價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TOPCARES-CDIO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強化實踐教學
學院強調“知識的運用比知識的擁有更重要”,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教學安排上,實施“1321”學期設置:1個學年3個學期,其中2個理論學期,1個實踐學期。理論學期每門課程以項目為教學載體,實施基于項目、案例的學習,強調“精講多練”的理論教學;實踐學期以項目為載體,實施基于工程實踐的項目實訓,強調“面向行業應用的進階式實踐”教學。“1321”的教學實施,體現了“學中做”、“做中學”的工程實踐的工程教育思想,突出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院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校期間即能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并有能力將擁有的知識不斷創新和迅速應用到實踐中去。
◆強化外語應用能力
東軟教育注重學生外語應用能力和國際交流能力的培養。學院常年聘請十余名外籍專家和教師從事英語、日語課程的設計、開發與教學。“立體化”和“行業化”特色的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將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和專業英語類等必修和選修課程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上有實質性的收獲。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提倡”授人以漁”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英語晨讀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全年的外語文化節的十幾項外語賽事及活動使學生課后的外語學習豐富多彩。學生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可以隨時登錄校園網,通過豐富的校園網資源接受聽、說、讀、寫全方位外語應用能力訓練。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為了確保TOPCARES-CDIO人才培養模式落到實處,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院以“學生為本”,建立了以學生“學習產出(Learning Outcomes)”為核心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成立了教學質量管理與保障部,從質量目標、質量策劃、組織保障、過程監控、信息反饋及分析等方面開展教學質量評估與改善工作,實施專業評估、課程評估、教師評估、學生學業評估、實踐教學評估、教學管理評估等,形成人人心中有質量,事事結果有質量,校園處處彌漫“質量”的文化氛圍,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IT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產學合作模式
東軟成都軟件園是學院規劃的校內集產業、教育與配套服務為一體的軟件及IT服務園區,是東軟產學一體化發展的載體,是成都市商務局授牌的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學院充分利用軟件園的優勢筑巢引鳳,園區內已構成產業形態多樣、與學院的專業人才培養實踐需求相適應的相互促進、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打造了東軟特有的競爭優勢。目前,園區入駐的企業已經涉及應用軟件開發、嵌入式應用開發、軟件測試、數字媒體應用開發、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內容制作、服務外包等多個領域,為每個專業的學生提供了較好的實踐平臺。
◆東軟學院獨有的“SOVO”,讓你步入校門就有機會成為“CEO”
SOVO介紹
大學生創業中心(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是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橋梁,是學院特有的學生社會實踐場所。在SOVO,學生可自組“虛擬公司”并擔任其中的CEO(首席執行官)、CFO(財務總監)、CTO(技術總監)、CHO(人力資源總監)等角色,按照“公司”的運行方式組織、管理其團隊的運營,完成給定的開發任務。SOVO的設立,使學生一進入學校就有機會得到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廣泛的與社會接觸的機會,減少學生進入企業的適應時間,縮短學校與企業和社會的距離。已經畢業的SOVO公司“員工”不僅100%成功就業,而且就業質量好,學生滿意,企業歡迎。
SOVO人才培養模式
SOVO中的“虛擬公司”除可以得到項目支持以及東軟創業投資公司等的風險投資支持外,還可利用自身多種渠道尋找項目,并在導師指導下積極參與IT外包、業務流程外包(BPO)、課件開發、網站開發、其他軟件開發等業務。學生在實踐中通過競標、合作開發項目、組織管理、財務控制等活動體會并掌握軟件開發的規范與技能,培養學生創業精神,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綜合素質,從而為學生盡早認識企業文化、實現與IT產業所需人才的無縫對接,參與企業實踐和創業提供了大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