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申論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難點,對于申論作文技能的提升,考生其實可以從模仿開始,從背誦好的文章,模仿優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學的多了,自然而言會在自己的體內消化,最后變成自己的東西,名言信手拈來,對策有理有據,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時間久了,就能寫得出一手好文章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要求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讓中國人“自信”的“文化”,至少包括三個層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最近,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對做好新時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增強文化軟實力、提升文化自信極其重要的社會工程。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文化自信源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面認知
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在人類發展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至少具有這樣幾個特征:一是歷史悠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浩浩蕩蕩,上下5000年;二是歷史延續。無論朝代如何更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延綿不絕,從來沒有被其他文化征服過、替代過,從來沒有中斷過;三是歷史創新。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演進作出過貢獻,都創造了屬于自己時代、具有自己時代特征的中華傳統文化;四是歷史貢獻。中華傳統文化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跨度最長、體系最全的封建文化,為促進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們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就是要通過宣傳教育傳播,讓全體人民、讓全世界全面了解和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和合理成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內容,從而增強文化自信。
當前的社會文化生活中,有人鼓吹歷史虛無主義,極力貶低、歪曲、抹殺歷史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目的就是要鏟除我們文化自信的根基,讓我們的文化自信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清代著名學者龔自珍嚴肅指出:“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習近平同志多次提及列寧的名言:“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這些精辟論述都說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傳承中華文明、振興中華民族,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和價值。我們必須從維護民族和國家安危的高度,徹底批判、抵制歷史虛無主義以及一切蔑視、丑化、踐踏、遺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言行。
文化自信源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入挖掘和清晰展現出來,才能為人們全面認知傳統文化提供客觀、真實、鮮活的文化載體和文化形態。因此,要增強文化自信,就一定要加大歷史文化的發掘、收藏、鑒別、整理、展現的力度,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就一定要從文化振興和文化自覺的高度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內在結構和基本走向;就一定要實施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工程,融通多媒體資源,創新表達方式,大力彰顯中華文化魅力;就一定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國民教育全過程;就一定要探索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
當前的社會文化生活中,有人借口財力不濟而輕視文物保護、文化宣傳,有人借口市場開發而損毀文物、妨礙文化事業,有人借口古文化文言文閱讀不方便而放棄保護傳承,有人借口給學生減負而削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教育,有人借口國際社會文化沖突阻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拓展。凡此種種,都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消極應付、行為抵制和實踐扭曲,都不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要求,都必須得到立即、切實的糾正。
文化自信源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
中華傳統文化畢竟是過往悠久歷史的匯集、疊加和延續,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傳統文化都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與邏輯性。但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要增強文化自信,就一定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原則,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一定要堅持歷史性與現實性相統一的原則,采取辯證客觀的態度,分析研究中華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絕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全盤接受;就一定要在真懂、真信的基礎上實現真的揚棄、真的創新、真的轉化、真的活用,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獲得當代存在形式,成為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內容和推進力量。
當前的社會文化生活中,有人鐘情于懷舊復古,留戀于漢服唐裝,著力于古風重現;有人以囫圇吞棗式的背誦古文經典為雅致,以研習風水八卦為清高,以蓄須作揖、長袍馬褂為時尚;有人拜神弄鬼、迷戀陳規陋俗;有人獨斷專橫、崇拜帝王將相。這些文化復古主義的現象,都是過分看重了傳統文化的形式,過分復古泥古,甚至是對傳統文化中糟粕成分的恢復和傳承,與當代文化發展不相適應、與現代社會進步不能協調,都不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要求。這些現象都應該而且必須被徹底杜絕。
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歷史中創造、延續和提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內在動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振興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的宏偉、持久的戰略任務。全黨全社會都必須高度重視、全情投入、實踐創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鮮活血液,成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