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擬新建環境生態與生物工程學院(籌),并組建環境生態工程研究所,該研究所重點關注陸地生態系統的結構、過程、格局演變及生態服務,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污染物遷移轉化、環境生態風險評估與調控。現公開招聘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土壤學、生態學、分子生物學、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系統等相關專業的研究工作人員。
一.根據武漢工程大學的人才引進政策,研究所本次招聘的類型及相應條件如下:
招聘類型及人數 | 應聘條件 | 相應待遇 |
武漢工程大學“工大學者”或“工大學子”教師(2-3人) | 已獲得博士學位;具有海外留學、訪問或工作經歷。有團隊協作精神,熱愛科研事業;具有較強的實驗設計、論文撰寫能力。具體要求詳見《武漢工程大學2016-2017學年教師招聘公告》 | 享受學校教授工資等待遇,科研啟動費、實驗室建設費、安家補貼和特殊津貼具體按學校工科類學科相應標準執行 |
年薪制教師(4-6人) | 已獲得博士學位;有團隊協作精神,熱愛科研事業;具有較強的實驗設計、論文撰寫能力,已發表相關SCI論文2篇以上(第一作者身份);應聘副教授及以上者一般要求具有海外博士后經歷。 | 屬于學校正式在編人員,錄用人員與學校簽訂三年聘用合同,三年到期后可續聘。錄用層次分為講師、副教授和教授,論文發表和教學、科研獎勵、安家費、租房補貼、科研啟動基金等待遇按照學校政策執行。具體的錄用條件、錄用待遇、考核方式等請以學校組織人事部網站的相關信息為準。 |
博士后(2-3人) | 已獲得博士學位;有團隊協作精神,熱愛科研事業;具有較強的實驗設計、論文撰寫能力,已發表相關SCI論文; | 進入武漢工程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2年左右的科研工作,待遇高于目前學校的講師平均水平,博士后工齡連續計算,科研啟動經費、論文獎勵等待遇按照學校政策執行。出站考核要求比較柔性,出站后視進站前和進站期間情況可留校工作。相關信息請以學校組織人事部網站為準。 |
項目聘用人員(2-3人) | 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有較強的交際和溝通能力,具備團隊與協作精神;吃苦耐勞,能承擔野外采樣及監測任務;有進一步深造的需求。 | 按照編制外聘用人員合同制管理,簽訂勞動協議,具體待遇面議。 |
二.招聘程序
1.應聘人員請將應聘材料發至信箱:hyyao@wit.edu.cn,同時抄送zzrsb@wit.edu.cn 。建議郵件主題按下列格式填寫:姓名-畢業學校-專業學歷-應聘環生工所。
2.應聘材料包括:a、《武漢工程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所應聘登記表》;b、個人資料;c、兩位推薦人的推薦信(其中一位為最后學位的博士/碩士導師)。。
3.招聘程序按學校相關規定辦理。初審通過后將通過Email或者電話進行進一步溝通,確定候選人,并通過面試確定擬聘人選。
三.環境生態工程研究所負責人簡介
姚槐應,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5年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6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入選者。2000 年3月畢業于浙江大學,隨后在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工作。工作期間先后到英國James Hutton研究所、阿伯丁大學,美國北卡州立大學、佛羅里達大學等地進修訪問5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等國內外相關領域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論文累計被SCI引用1500余次。檢索SC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數據庫顯示,論文引用率在農業科學領域進入世界前1%行列。擔任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Plant and Soil ,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期刊的編委或編輯,中國土壤學會土壤環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