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2017年5月10日,首個“中國品牌日”的到來引起廣泛關注。國家層面設立“中國品牌日”,宣示著一個“質造”和“智造”時代的來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勝已難以為繼,以質取勝是必由之路。
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而品牌經濟是以品牌為核心整合經濟要素、帶動經濟發展的高級經濟形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習近平同志強調,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深刻揭示了我國發展新階段打造品牌經濟的重要性,指明了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
【標準表述】
全球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自有品牌在100強品牌當中卻只有一個,這是一個尷尬的現實。國際知名品牌少、品牌影響力弱、品牌話語權小、品牌總體形象欠佳。實現品牌強國,練就核心競爭力,已成為時代的呼聲。
我國經濟發展條件和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傳統比較優勢趨于弱化,經濟步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新常態是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的階段,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
在新常態下,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增強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作用,要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因而品牌消費潛力巨大。應主動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引導企業從產品經營轉向品牌經營、從價格競爭轉向提供價值服務,提振消費信心,滿足消費需求,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知名國際品牌對于提升國家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作用。當務之急是堅定不移走品牌經濟發展之路,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追求精品,講究誠信,不斷提升中國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發揮品牌經濟對產業優化升級的引領作用、對創新成果轉化的驅動作用、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作用。
【具體措施】
第一,實施品牌戰略,以品牌經濟增強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打造品牌經濟,必須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使追求質量效益、創造知名品牌成為各個企業、各行各業的價值追求。
第二,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把品牌戰略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促進品牌戰略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融合互動,在經濟布局、產業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形成強有力的政策激勵。
第三,系統部署、狠抓落實,保持戰略定力,堅定方向、持之以恒,努力建設品牌強國。同時,應特別重視文化的作用。
2026上岸·考公考編培訓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