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在烏蘭浩特正式成立,是我們黨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一個范例。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這70年里內蒙古經濟發展、民族融合取得驕人成績。內蒙古自治區作為我國成立最早的自治區,其相關考點必將受到出題人的青睞。基于此,專家就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大家講解如下: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簡介
為了保障少數民族當家做主,讓其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在我國,“蒙新桂寧藏”五個自治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依據
1.歷史依據--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和發展。
2.政治基礎--近代在反抗侵略斗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
3.現實條件--各民族的大雜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和各地區資源差異。
(三)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應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實現民族團結、民族繁榮。
【小試牛刀】
1.我國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
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寧夏回族自治區
C.西藏自治區 D.內蒙古自治區
【答案】D
【解析】內蒙古自治區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設立的自治區,是我國設立最早的自治區,因此,選D。
2.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基礎是()
A.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長期的共同奮斗結成的血肉聯系
B.四項基本原則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
【答案】A
【解析】近代在反抗侵略斗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基礎。因此,選A。
專家點評:政治部分的知識點雜且需要以理解為主,希望各位考生能夠系統學習、好好把握,爭取早日考上自己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