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邵陽學院創建于1958年,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資格的省屬多科性本科院校。
學校位于湘西南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陽市。這片人文底蘊豐厚的沃土培育了“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再造共和”的民主革命家蔡鍔,杰出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呂振羽和德藝雙馨的人民音樂家賀綠汀。寶慶竹刻、邵陽布袋戲、灘頭年畫和花瑤挑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湖湘文化中熠熠生輝。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景色秀麗,林木蔥郁,鳥語花香,是湖南省“花園式單位”。
學校現有李子園、七里坪、江北三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796畝;校舍面積48.0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5.88億元,教學儀器設備原值8465.3萬元;館藏圖書162萬冊,電子圖書39.5萬冊,中外文期刊1200余種,學術專業數據庫26個;有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4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湖南省特色專業8個,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4個,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1個,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教學團隊5個,校企共建的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5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7個,各類研究所13個,各類實驗室23個(其中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示范實驗室1個,省示范實踐教學中心1個),教育實踐生產基地129個,建有覆蓋全校的高速校園網。
學校現有15個院系,有食品工程、機械工程2個碩士點。有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英語、商務英語、新聞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化學、地理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土木工程、測繪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城市規劃、生物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園林、管理科學、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市場營銷、音樂表演、音樂學、舞蹈學、舞蹈表演、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等53個本科專業,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17976人,面向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150人,專任教師832人;有教授97人,副教授253人,博士68人,碩士460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教授為名譽院長、兼職教授,常年聘請多名外籍教師。近5年來,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685項;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等教學、科研成果獎146項;發表學術論文4360篇,其中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350篇,有328篇被國際三大權威索引收錄;出版學術專著85部。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泰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組織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關系。我校魏源國際學院與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密德薩斯大學、澳大利亞斯文本科技大學合作的國際教育項目廣受贊譽。2012年,學校獲得來華留學生招生資格。
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建校55年來,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7萬余人,其中很多已成為教育戰線及企事業單位的骨干力量,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近5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中學物理教學技能大賽等國家級及省級競賽獲得各類獎勵518項,其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27項、二等獎58項、三等獎133項。
學校以“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為校訓,實施質量立校、改革興校、人才強校、特色鑄校、勤儉辦校五大工程,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各項事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邵陽日報》以及湖南衛視、湖南教育電視臺、邵陽電視臺、人民網、紅網等眾多媒體對我校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的宣傳報道,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近年來,學校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高等學校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湖南省高校后勤工作先進單位。
音樂系
音樂系創建于1999年,現正在籌建“賀綠汀音樂學院”。設有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三個本科專業。歷經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建有湖南省優秀教學實習基地1個(手拉手藝術團),重點建設學科1個(音樂學專業),研究所1個(湘西南音樂文化研究所),精品課程兩門(和聲學、聲樂)。擁有一支學術影響較大、教學經驗豐富、愛崗敬業、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有優良的教學資源和較為齊備的教學設施。現有專業教師51人,其中教授12人(含兼職和客座教授),副教授4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1人,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1人;常年從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央民族大學等著名高校聘請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定期來校講學和指導;聘請著名民族民間舞專家許令杰老師(原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副校長)為特聘教授,長年在校教學。教師承擔湖南省社科基金等研究項目14項,在中國唱片總公司等出版社出版發行演唱專輯2部,在各級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9部,其中兩部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擁有教學用房2棟,琴房221間,舞蹈排練廳7間,教室20余間,數碼鋼琴教室2間,多媒體教室2間,音樂制作室1間,MIDI教室1間,多功能排練廳1間,教學儀器設備475臺(件),音響設備近100臺(件),較好地滿足了音樂學學科的教學需要。
音樂系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按照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專業定位,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豐富學生實踐載體,通過組織學生參加藝術巡回演出、班級藝術展演活動和周末音樂會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在各類比賽中,榮獲國家級獎31項,湖南省集體獎5項,個人獎102項。其中,在第四屆湖南省高等學校音樂專業五項全能比賽中獲團體第一名;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我系創作的音樂劇《瑤山紅霞》、合唱《花大姐》榮獲湖南省一等獎,舞蹈《花瑤裙》、《奔跑2008》榮獲二等獎;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合唱《花大姐》、《天路》榮獲湖南省一等獎,舞蹈《快樂討僚皈》、《情滿人間》獲二等獎。由于注重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畢業生以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適應性強、工作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贊譽。
音樂學專業(本科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具有一定音樂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能在高、中等學校或普通高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聲樂,鋼琴,舞蹈,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聲學,復調,民族民間音樂,中外音樂史,合唱與指揮,音樂教育理論,音樂美學,民族器樂(二胡、古箏、揚琴),小型樂隊編配,歌曲寫作,鋼琴配彈等。
音樂表演專業(本科四年):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音樂表演技能的、能夠勝任專業文藝團體、群眾文化文藝機構、企事業單位的音樂表演、研究、教育教學及藝術策劃與指導,同時也能在各級學校擔任教學與教學研究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開設的主干課程有:音樂技術理論,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民族民間音樂概論,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合唱與指揮基礎,音樂教育理論基礎,音樂美學,聲樂,鋼琴,舞蹈,器樂,聲樂表演,歌劇排練,臺詞,表演基礎,重奏(唱),合奏(唱)等。
舞蹈學專業(本科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能在專業文藝團體、文化館(站)、學校、企業文化藝術部門從事舞蹈創編、表演和舞蹈教學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芭蕾舞基礎訓練,舞蹈編導,中國民族民間舞,外國代表性民間舞,形體與技巧,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外舞蹈史,世界芭蕾史綱,舞蹈形態學,舞蹈解剖學,視唱練耳,樂理等。
藝術設計系
藝術設計系始創于1999年,設有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美術學、數字媒體藝術、產品設計等五個本科專業。藝術設計系師資力量精干,目前有教師56人,其中教授6人(含兼職、客座教授),副教授10人。專任主講教師大都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院、廣州美院等知名高校,并常年從著名高校聘請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定期來校講學和指導。以民間藝術精華為設計理念的湖南灘頭年畫研究和版畫教學為我系的特色課程。近年來,我系教師在各級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國家A類核心期刊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22部。教師創作的作品曾多次入選文化部主辦的全國美展。近年來,藝術設計系采取“三促教學”模式,效果顯著。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的大型藝術設計、美術展覽等競賽獲得各項獎勵60余項;師生參與本地大型的商業設計、微電影、動漫制作等項目30余項,獲得同行和業主的一致贊譽,并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環境設計專業(本科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適合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相關學科領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并具有創新能力的和實踐能力,能在高等藝術學校從事環境設計或教學、研究工作,在藝術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等工作,具備項目策劃與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能力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Auto CAD與3DMAX計算機輔助設計,裝飾設計與表現技法,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室外環境藝術設計等。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的,具有國際設計文化視野、中國設計文化特色、適合于創新時代需求的,集傳統平面(印刷)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相結合的,在專業設計領域、企業、傳播機構、大企業市場部門、中等院校、研究單位從事視覺傳播方面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圖形創意,PHOTOSHOP與CorelDRAW等計算機輔助設計,廣告策劃與創意,信息視覺設計,品牌形象與CIS設計等。
美術學專業(本科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具有較好繪畫實踐技能和獨立創作能力及教學能力的,能在高、中等學校或社會藝術團體、藝術研究單位、文化機關、出版及廣告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分為兩個專業方向:國畫方向和油畫方向。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素描,色彩,專業技法(中國畫、油畫、水彩、版畫),中外美術史等。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本科四年):數字媒體藝術是一門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興學科,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以滿足IT技術最新應用的需求,為高品質的生活,現代化的生產消費、娛樂、通訊和教育提供數字媒體藝術支持。本專業分為兩個方向:游戲動漫方向和影視動畫方向。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編程、多媒體網頁設計,Flash動畫設計,網絡虛擬技術,人機交互技術,數字影視制作,3D游戲設計等。
產品設計專業(本科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具有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及產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教學科研單位從事以產品創新為重點的設計、管理、科研或教學工作,能從事與產品設計相關的視覺傳達設計、信息設計、環境設施設計或展示設計工作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開設的主干課程有:工業設計史,產品設計方法學,產品設計效果圖表現技法,人機工程學,制圖,模型制作與工藝,數字化產品設計及產品設計相關軟件等基礎理論知識以及設計學、造型基礎、構成等相關課程等。
校址: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
郵編:422000
電話:0739-5432591,5431791
傳真:0739-5430133
網址:http://www.hnsyu.net
E-mail:hnsyxyzsb@163.com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