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況
醫學影像學是以影像方式顯示人體內部結構的形態和功能的信息,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及介入治療的科學。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電子計算機技術引入醫學影像領域后,促進了醫學影像學科迅猛的發展,已由傳統的放射診斷學發展成計算機輔助X線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聲醫學、核醫學、介入放射學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目前該學科在臨床疾病的早期診斷和利用現代影像設備引導進行各種微創介入治療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院醫學影像學專業專科教育始于1993年,1999年起招收醫學影像專業本科生,2001年獨立建系。建系以來,該專業注重學科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使專業建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2005年經國家學位委員會批準具有“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學位授予資格。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并重的醫學教育體系。目前在校本科生862人、研究生26人。2009年該專業被評為學院特色專業,2010年被評為省特色專業。
醫學影像學系設有系黨總支,教學工作辦公室和學生工作辦公室;專業下設電子電工與醫用設備學、放射學、超聲醫學、醫學影像技術學教研室和醫學影像學實驗中心。實驗中心建有電子電工、設備學、X線、超聲、CT、磁共振和多媒體讀片等10個專業實驗室,實驗室面積達1000平方米。為加強臨床教學和醫療工作,近年來,附屬醫院也及時更新大批醫學影像設備 , 現擁有1.5T MRI機、64排螺旋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機、數字胃腸機、數字鉬靶乳腺機、SPECT、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超聲心動診斷儀等大型設備。實驗室和研究室條件基本滿足了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
師資隊伍中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占42%;中級技術職稱43% ;35歲以下青年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達73%;該專業承擔醫學影像學專業的基礎和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承擔研究生、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精神醫學、醫學檢驗、預防醫學、醫學信息管理等專業的《醫學影像學》、《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醫用電子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醫用電子學》為院精品課程;《醫學影像學》為院優秀課程;放射學科被評為學院重點學科。
醫學影像學科在鞏固和發展現有專業特色的同時,始終堅持以科研促進教學的發展思路,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申報省、部級和學院科研、教研課題。建系以來,共完成20多項省、市及校級科研和教研課題,目前在研省級、學院教、科研課題12項;在省級和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教學和科研論文170余篇,主編和參編著作和教材12部;多項科研和教學研究成果獲得省、市和學院的獎勵。
二、專業培養目標
醫學影像學專業致力于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修養和科學精神,具有獨立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專業基礎扎實、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高素質、實用型的醫學影像專業人才。
三、學制、學位
本科學制為五年,成績合格,畢業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四、主干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
主要課程:英語、計算機、人體解剖學、斷層與影像解剖學、病理解剖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醫用電子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影像核醫學、介入放射學等。
五、實習基地建設
為了保障實踐教學和有利于學生就業,先后在上海、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和安徽等省、市建立了42家臨床實習基地,為專業實踐教學和學生就業提供了切實的支持和保障。
六、學生就業和考研情況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廣泛,能夠在醫療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放射治療、醫學成像技術、超聲醫學、核醫學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從事醫學教育、醫學研究、衛生事業管理等相關領域的工作。建系以來,共培養本科畢業生1003名,平均就業率達99%,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一直名列學院前茅,現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由于基本功扎實,基本素質好,備受用人單位青睞。2012屆畢業生161人,其中22位同學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