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名稱、學歷層次
國際經濟與貿易;高等職業教育專科;
二、招生對象及學制
普通高中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和具有高中階段學歷的農民工、復轉軍人、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失業人員等;全日制三年。
三、就業面向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現代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熟練掌握外語聽說讀寫,熟悉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精通國際貿易相關法規慣例,富有現代市場意識和較強的開拓創新精神,同時又能吃苦耐勞、愛崗敬業,能獨立完成各類企業的進出口各項環節的運作,并能承擔企 業的財務核算及日常管理工作.熟悉有關國際慣例和國際公約,能從事國際營銷、外貿管理與對外交流工作。
本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為國際貿易一線業務崗位,主要崗位包括外貿單證員、外貿跟單員、報關員、報檢員等崗位。
四、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
(一)工作任務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工作任務包括:進出口企業、三資企業、外貿服務公司、涉外銀行、涉外保險企業、涉外物流企業、政府涉外機關、涉外事業單位、涉外中介機構等部門從事國際貿易業務操作、國際商務談判、國際營銷、國際結算、外貿經營管理等工作。
(二)職業能力
市場調查研究能力,國際市場拓展能力,國際貿易業務運作能力(核心能力),雙語談判溝通能力(核心能力),貫徹國際貿易法律法規能力,外貿單證制作、報關業務等外貿崗位的操作能力,經營管理與分析能力。
五、培養目標與規格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和企業等用人單位的需求,按照國家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本專業教學標準,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很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精神,掌握本專業基礎知識,擁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打造具有“一種精神(職業精神),兩種專長,三種方法(做人、學習、工作方法)和四種素質” 學院“錐形人才”特色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知識目標
1.基本理論知識:
(1)達到本專業培養目標所需要的文化基礎知識。
(2)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法律基礎知識。
(4)相關語言文字知識。
2.專業知識:
(1)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與措施知識。
(2)貿易地理知識。
(3)企業電子商務知識。
(4)市場營銷知識
(5)貿易談判知識。
(6)公關知識。
(7)國際貿易操作技術。
(8)國際貿易法律法規知識。
(二)能力目標
在能力方面上,本專業既注重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又注重對學生專業業務操作技能的培養。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以下能力:
1.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公關交際能力和財經應用寫作能力。
2.具有國際商務能力。
3.具有國際結算能力。
4.具有組織國際貨物運輸能力。
5.具有處理外貿函電能力。
(三)素質目標
1.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具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奮斗的理想。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嚴謹求實,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誠實守信、熱愛勞動、遵紀守法、自律謙讓、團結協作的職業精神和素養。
3.理論聯系實際,勤奮好學,掌握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得到創新意識、協作精神、適應能力的初步培養和訓練。
4.學會做人的方法、學習的方法和工作的方法。
5.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應用、英語口語交流,了解中西文化和禮儀。
六、應取得的職業素質及資格證書
本專業要求學生在校三年期間應取得“多證書”,是指職業基本素質相關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職業基本素質相關證書包括:①大學英語B級(或A級)證書;②計算機水平考試一級證書;③普通話資格證書。以上證書中應至少取得兩項。
職業資格證書包括:①外貿跟單員證書;②外貿業務員證書;③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④外貿業務員證書;⑤報檢員資格證書;⑥報關員資格證書。以上證書中應至少取得一項。
七、學生應修學分或應修讀的課程體系
(一)學生應修學分
本專業學生在修業期間應完成148學分方能畢業,其中必修學分113學分,選修學分6學分,綜合實訓5學分,畢業論文5學分,畢業頂崗實習16學分,專業技能考證2學分,軍訓1學分。
(二)應修讀的課程體系
1.公共基礎課模塊
基本素質模塊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實用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職業生涯規劃、形勢與政策、經濟學基礎、經濟應用數學、9門課程。本部分課程均為必修課程,共32學分。
2.職業基礎與職業技能模塊
專業能力與素質模塊包括國際貿易基礎能力、外貿業務操作能力和專業實踐3個子模塊。其中國際貿易基礎能力模塊包括會計學基礎、國際 貿易概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管理學、國際市場營銷、電子商務6門課程;外貿業務操作能力模塊包括外貿英語函電、商務英語、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單 證、國際金融與結算、報檢員實務、報關員實務7門課程;專業實踐模塊包括外貿跟單實務、進出口業務操作和外貿口語3門實踐課程。本部分課程均為必修課程,共71學分。
3.職業素質拓展模塊。包括職業素質拓展模塊和專業選修課程。專業選修模塊包括國際商務禮儀、國際商法、公共關系,學生可以選修其中課程,必須修滿4個學分。素質拓展課程由學生從全院素質拓展課程中選擇學習,但必須修滿5個學分。本部分課程均為選修課程,共10學分。
八、核心課程(技能)及其教學要求
(一)核心課程及教學要求
本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跟單實務、國際商務單證、外貿英語函電、報關員實務、外貿業務操作等六門課程。
各門核心課程的教學要求如下。
1.國際貿易實務。本課程是一門專門研究國際間商品交換具體過程的學科,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它是基本原理與基本知識的運用,考核學生對國際貿易具體環節的掌握。計劃課時108節。
2.外貿跟單實務。本課程主要介紹樣品、生產進度安排、包裝、質量管理等跟單知識,通過相關內容的學習與練習,達到掌握外貿跟單業務基本處理規范、適應外貿跟單員工作崗位需要的目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選擇合格生產廠商、樣品跟單、出口合同審查跟單、生產前跟單、生產 過程跟單、產品包裝跟單、產品運輸跟單等。計劃課時72節。
3.國際商務單證。本課程主要介紹單據制作、辦理和審核等外貿單證知識和操作流程,通過相關內容的學習與練習,達到掌握外貿單證業務基本處理規范、適應外貿單證員工作崗位需要的目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制作商業發票和裝箱單操作、制作訂艙委托書和辦理訂艙操作、制作出 境貨物報檢單和辦理報檢操作、制作和申領原產地證操作、制作和辦理報關單證操作、制作投保單和辦理保險操作、制作附屬單據操作、制作匯票操作、單據審核操作、交單收匯和單證歸檔操作等。計劃課時72節。
4.外貿英語函電。本課程主要介紹國際貿易業務書信的格式、專用詞、慣用的句型。通過學習培養學生閱讀、審核、處理外貿業務文件并較熟練地用英文書面交流商務信息、處理日常的外貿業務文件的能力。計劃課時72課時。
5.報關員實務。本課程主要介紹是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核心課程。本課程闡述了傳授報關專業知識及報關實務技能,同時涵蓋了報關相關知識, 并對報關內容的具體案例進行剖析,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務性。通過課程實訓操作,將報關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于報關員崗位實務工作中,實現一畢業就能掌握報關的實際操作技能。這門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報關實際操作流程的能力,掌握國家貿易管制的知識,進出口貨物稅費計算、商品編碼歸類、報關單的填制等相關內 容,并為學生取得全國報關員資格證打下夯實的基礎。計劃課時108課時。
6.外貿業務操作。本課程主要介紹進出口準備、進出口磋商簽約、進出口履約和進出口善后等進出口知識,通過相關內容的學習與練習,達到掌握進出口業務基本處理規范、適應進出口業務員工作崗位需要的目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進出口準備工作,調查貿易政策和打樣寄樣操作, 核算進出口報價和書寫發盤函操作,核算進出口還價和書寫還盤函操作,接受和簽訂進出口合同操作,審證和改證業務操作,簽訂國內購銷合同和生產跟單操作,進出口托運、報檢、報關和投保操作,進出口制單、審單和收匯操作,進出口業務善后操作等。計劃課時108課時。
(二)主要職業技能訓練及教學要求
本專業的主要職業技能訓練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通關實訓/國貿實訓、電子商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外貿函電(英 文)、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課程。通過這些訓練課程安排,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各主要職業技能訓練環節教學要求如下。
1.微機操作實訓
要求:熟悉Windows的基本操作;熟練使用Word進行文檔的制作以及編輯、排版;掌握Excel數據的輸入、格式設置,并能進行表格運算;掌握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的使用;掌握電子郵件的使用。
2.計算機強化與考證
要求:加強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維護、保養、調試能力,具有一定程序設計能力,幫助學生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二級)證書。
3.英語強化與通級
要求: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擴大詞匯量,能夠閱讀一般的英語文章,順利通過安徽省高職英語水平考試。
4.會計模擬
要求:熟悉憑證的填制與審核、賬簿的登記、報表的編制、費用的核算。
5.專業認識實習
要求:通過參觀出口生產企業、外貿企業,要求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對國際貿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實訓主要在出口生產企業、外貿企業和海關以參觀方式進行。
6.電子商務實訓
要求:了解電子商務的概況,掌握電子商務的基本程序,并能夠應用現有的電子技術,初步實現商務活動的電子化。實訓在電子商務實驗室進行。
7.合同設計
要求:運用學習的知識,能熟練地用中、英文編寫合同及相關函電。
8.國貿實訓
要求:掌握國際商品的品質、數量、包裝、索賠、仲裁等進出口合同的內容,熟練運用合同的簽訂與履行等諸環節的要領和操作手段與方法,掌握國際貿易的習慣作法、貿易慣例和必要的法律規定。實訓在校內國際貿易實驗室進行。
9.通關實訓
要求:熟悉報關、通關的各種準備工作,熟悉我國海關在通關中各種規定和作法,能較熟練的進行通關業務。安排在校外或校內國際貿易實驗室進行。
10.職業技能考證實訓
要求:通過實訓,獲得培養計劃所要求的各類證書。
11.社會實踐與調查
要求:利用課余時間運用在課堂上的理論,深入社會了解用人單位的業務范圍,為就業做準備。本課程由系部按照教學計劃和學院要求統一布置,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社會調查、確認選題、撰寫畢業論文或調查報告,并按照規范要求提交畢業論文或調查報告。通過社會調研和畢業論文的寫作,使學生能綜合 運用所學理論與業務知識,獲得理論應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基本方法的系統訓練,增強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畢業頂崗實習。本課程由系部按照教學計劃和學院要求統一布置,學生直接參加實習單位相關崗位工作,由學院和實習單位共同管理。通過畢業頂崗實習,使學生全面熟悉相關崗位工作過程、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達到教學與實踐的無縫對接。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