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醫院
附屬醫院是醫學院培養和造就高級醫學人才的主要基地,復旦大學現有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兒科醫院、婦產科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腫瘤醫院、金山醫院、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華東醫院、浦東醫院等十一所附屬醫院(其中6家綜合性醫院、5家專科性醫院)。附屬醫院每年承擔大量的醫療任務,接受和診治眾多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疑難危重病例,成功搶救大量心腦血管意外、氣管異物、復合性外傷等急診病人。設有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專科專病門診、疑難雜癥會診、干部保健、特需服務等多種形式各種層次的醫療服務。共有核定床位數9857張,職工17655人。2011年業務量門急診2765348人次、出院人數75088人、住院手術49555人次,分別占上海市比例為門急診人次13.72%、出院人數15.18%、住院手術人次18.79%。
附屬醫院也是培養高層次臨床醫學專家的搖籃,擁有一批蜚聲海內外的著名臨床醫學專家,更擁有一大批出類拔萃的中青年骨干和學科帶頭人。曾經涌現出黃家駟(外科)、林兆耆(內科)、沈克非(外科)、榮獨山(放射科)、王淑貞(婦產科)、陳翠貞(兒科)、郭秉寬(眼科)、胡懋廉(耳鼻喉科)、錢惪(傳染科)、楊國亮(皮膚科)、吳紹青(肺科)等11位國家一級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葛均波、沈自尹、王正敏)、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湯釗猷、陳灝珠、顧玉東、周良輔)、973首席科學家7人。
學科優勢
學校各附屬醫院擁有腫瘤學、神經醫學、心血管病學、影像醫學等一批具有相當實力和優勢的學科和學科群,作為醫學科研基地,承擔和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衛生部和上海市項目基金的研究工作,獲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其中肝癌臨床、新喉再造、顱底顯微外科、臂叢根性撕脫傷等研究達國際先進水平。
截至2011年底,各附屬醫院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4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9個,衛生部臨床重點專業5個,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11個,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8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7個,上海市臨床醫療質量控制中心20個。各附屬醫院的國家重點學科包括:中山醫院的腫瘤學、心血管病、普外科、泌尿外科、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腎病、骨科、神經外科、中西醫結合醫學、病理科、神經病學、國家藥劑學;華山醫院的外科學(骨外)、外科學(神經外)、外科學(泌尿外)、外科學(普通外)、內科學(傳染病)、內科學(腎病)、內科學(心血管病)、神經病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婦產科醫院的婦產科學;兒科醫院的兒科學;五官科醫院的眼科、耳鼻喉科;腫瘤醫院的腫瘤學、病理與病理生理學;公共衛生中心的婦產科學、傳染病學等。
專業介紹
臨床醫學專業創辦歷史悠久,設立于上海醫學院建校初,八十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骨干,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臨床醫學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科學基礎寬厚,專業技能扎實,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有較強臨床診斷和處理病例的能力;掌握對群體的健康和疾病起重要作用的各種因素的知識,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信息管理能力;掌握現代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從事科研和教學能力的高層次醫學人才。
l 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醫學博士)
該專業為全國高等學校臨床醫學特色專業建設點,緊密依托和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人文學科優勢、雄厚的基礎醫學師資和優良的教學設備以及十一家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資源優勢,以培養科學基礎寬厚、專業技能扎實、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具有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國際視野、專業素質,能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臨床醫學人才為目標。該專業實行八年一貫制連續培養和分流相結合的機制;以加強自然科學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理論教育為先導,強化基礎教學,嚴格臨床培養,重視科研訓練,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要求學生掌握較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倫理行為;掌握寬廣的醫學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臨床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臨床診斷和處理病例的能力;掌握對群體的健康和疾病起重要作用的各種因素的知識,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信息管理能力;掌握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從事科研和教學的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為今后從事臨床醫學工作奠定基礎。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臨床技能考核者,發給畢業證書;達到學位要求者,授予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MD)。
l 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
我校臨床醫學專業有近90年的歷史,為全國高等學校臨床醫學特色專業建設點,緊密依托和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人文學科優勢、雄厚的基礎醫學師資和優良的教學設備以及十一家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資源優勢,以培養具備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一定的醫療預防專業技能,掌握現代醫學科學理論和技術,具有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為主要目標。同時要求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職業道德,能適應21世紀醫學科學技術競爭和具有社會需要的基本素質與發展潛力,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臨床技能考核者,發給畢業證書;達到學位要求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畢業去向:推薦部分優秀學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省(市)各級醫院從事臨床醫療和科研工作;醫學院、科研機構等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l 留學生全英文教學臨床醫學專業(MBBS)
該項目于2007年啟動,旨在加快復旦大學國際化辦學的進程,推動醫學教育的全球化。上海醫學院在計劃實施MBBS項目之初,就定下了“加強基礎,注重技能,整體優化,面向臨床”的培養方式,并全程采用全英文授課。在MBBS醫學專業課程建設方面,學院從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方法這三個方面入手加強管理。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采用課程負責人制,并注意對授課教師進行培訓,開展全英文授課競賽和優秀教師教學示范活動;在教材建設方面鼓勵使用原版教材;在教學方法上引入PBL教學理念。上海醫學院希望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建設,將努力把留學生全英文教學臨床醫學專業(MBBS)辦成復旦大學的品牌專業,培養出醫學基礎扎實、臨床技能規范、職業素質良好的國際通用型醫學人才,為醫學教育全面走向國際化而努力。
學院網站:http://shmc.fudan.edu.cn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