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建設背景及發展歷程
醫學發展依賴于醫療器械提供的各項技術平臺,現代化醫院對醫療器械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醫療器械對促進醫學發展水平及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年檢(2008年)統計:我國有規模以上醫院60531家,2007年底醫院醫療器械(萬元以上)資產總值為3000億元,目前正在按每年18%的增長率遞增,這需要大量能對醫療器械進行管理與維護的專業人員。
醫療器械產業是許多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2007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2000多家,對其中881家調查結果顯示,醫療器械生產總值為610.39億元,醫療器械工程師和相關科技人員僅占職工數的3.84%。國家發改委已明確將醫療器械作為“十二五”規劃中二十個輕工業重點產業之一。
二、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建設現狀
1.該專業現在是安徽省特色專業,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專業教學梯隊合理,有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并聘請了客座教授、企業專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等。教師的專業結構、職稱結構、能力素質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有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
2.構建了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多年實踐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做中學、學中做,完成“學校-企業-學校-企業”雙循環的學習過程,引領專業群內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整體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認可和用人單位的肯定,成為學校的重點建設專業。
3.專業與行業全方位融合
安徽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掛靠我校,學校專業組老師在協會擔任正副秘書長等重要職務,并協同安徽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成立“醫院醫療器械委員會”、“醫療器械生產委員會”、“醫療器械經營委員會”,同時也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及兄弟省份的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建立合作平臺。通過行業協會整合和利用社會資源,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提供行業信息,參與教育教學改革,聘請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舉辦短期培訓,開拓頂崗實習基地及學生就業崗位,創建教師實踐基地。
三、入學程度及學制
學制三年,教學設計在原來三段式的培養模式上做進一步的改革。前兩年完成理論課程的學習;合理安排工學結合的見習,接著實習實訓;畢業前返校進行強化教育,進行畢業考試。以職業能力為主線,按照“面向應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模塊結構,彈性選擇”的思想設計教學。
四、人才培養目標和主干課程設置
培養目標
培養能對常用醫用電子儀器進行正確檢測、維護和保養,掌握常用醫用電子儀器的基本原理和臨床應用,具備管理醫用電子儀器及解決醫用電子儀器常見故障的基本能力。能從事醫用電子儀器的設計、制造、維修、生產、管理和經營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設置: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臨床醫學概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醫用電子儀器原理與維護、醫用檢驗儀器原理與維護。
五、就業方向及崗位群
醫療器械行業的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醫院設備管理科室。
主要崗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采購、生產、調試、檢測、包裝、流通與管理;醫療器械經營公司的文秘、銷售、售后服務與管理;使用單位(醫院)的儀器選購、管理、臨床應用、檔案管理、維護與保養、常見故障處理。
次要崗位:醫療器械管理部門的指導、檢測、監管等。
其他崗位:研究機構的研發。
六、歷屆畢業生就業情況
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達100%,畢業生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桂林、武漢、沈陽、南京、合肥等二十多個大中城市。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