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設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校內重點培育工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校內重點培育本科專業)、物聯網工程4個本科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2個專科專業。現有教師人數87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的9人,副高職稱的26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6人。目前在校學生1500余人。
學院教學基礎設施優良,建有網絡工程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物聯網工程實驗室、高頻電子線路實驗室等總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21個實驗室。
學院學習氛圍濃厚,在考研及科技創新比賽中成績斐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設計方向)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能系統掌握包括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理論和軟件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能,掌握主流軟件、主流平臺與開發工具的使用、具有系統分析、設計和編程能力,能夠熟練運用軟件工程的方法設計、開發、維護軟件系統的人才。
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軟件工程、軟件測試。
就業方向:在企業、事業和政府部門等從事計算機應用系統設計、開發、維護、管理、教學及科研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技術方向)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所必須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網絡應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規劃與設計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初步能力,較強的計算機網絡管理與維護能力的人才。
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網絡工程、網絡安全、無線與移動網絡。
就業方向:國家機關、科研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與網絡技術的研究、設計、制造、運營、開發及系統維護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通信工程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掌握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的人才。
核心課程:電路理論、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高頻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技術及應用、通信原理、移動通信。
就業方向:通信領域中從事通信設備研發、設計、維護、運營和管理等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信息領域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需要,專業基礎扎實,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核心課程:電路理論、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高頻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單片機技術及其應用、EDA技術、ARM嵌入式技術、DSP技術等。
就業方向:在電子信息類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微電子、信息技術、通信設備與系統的運行維護、設計開發、技術管理及教學與科研等方面工作。
物聯網工程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好的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傳感技術基礎,掌握物聯網的理論基礎和應用設計方法,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C/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電路與電子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嵌入式系統設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物聯網通信技術、RFID原理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傳感網原理及應用、物聯網工程與組網技術等。
就業方向:從事物聯網感知與控制、有線/無線網絡與傳輸和軟件與信息服務的設計、開發、集成和管理工作。
計算機應用技術
層次:專科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計算機網絡等應用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能力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人才。
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基礎、計算機網絡工程、網頁設計與制作、軟件工程等。
就業方向:在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計算機應用和管理等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層次:專科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信息處理、傳輸、交換、通信網絡基礎、光纖通信、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的人才。
核心課程: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通信原理、計算機通信網絡、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技術及其應用等。
就業方向:從事微電子、信息技術、通信設備與系統等方面的設計與維護管理等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