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學院】數理信息學院
【專業建設概況】電子信息工程是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目前,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涵蓋了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及人們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我院從2000年開始招收電子信息工程本科生,每屆招生兩個教學班80人。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擁有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1個設施完善的專業實驗室,設備固定資產達2000余萬元,實驗用房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并和中國電信紹興有限公司、美國南加州大學多媒體通信長三角研究所、紹興古越龍山電子有限公司等十余個單位建立了校外實習、就業定向培養基地。
【主干課程】
專業平臺課:
C語言、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低頻電子線路、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通信原理、物聯網基礎、面向對象編程
專業分三個培養方向,模塊課程為:
信息與通信技術方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數字圖像處理、RFID技術及應用
嵌入式技術方向:數據結構與嵌入式軟件設計、嵌入式原理與系統、智能終端及其開發平臺
智能測控技術方向:DSP原理及應用、電子測量、PLC原理及應用
【師資力量】該專業已形成一支年齡結構合理、知識層次較高、富有朝氣的穩定師資隊伍,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現有專任教師45名,其中教授7名,副高職稱13名,博士17名。擁有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2名、第三層次2名,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紹興市領軍人才培育對象2人,紹興市專業拔尖人才、學術帶頭人2人。近三年來,教師在《Phys.Rev.》系列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共82篇,其中被SCI/EI收錄60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
【專業學習要求】
1.知識要求:掌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必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礎知識,包括:工程制圖、電路理論、電磁場、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網絡與通信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自動控制原理等專業基礎,要求掌握其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
2.能力要求:掌握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相關的系統與設備的分析、實驗、科技開發與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對電子信息工程相關系統與設備進行分析、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3.工程要求:受到電路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與網絡的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了解國家對于電子信息工程相關領域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進入通信、電子、物聯網、金融、電商、輕工、醫療、機械、交通等領域的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技術應用與開發;通信設備運營、網絡設備管理、使用與維護;電子信息產品設計、制造、銷售和技術支持;也可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學科、交叉學科的研究生繼續深造。
【畢業生初次就業率】2011年97.26%,2012年97.30%,2013年95.29%
【地方產業(行業)背景】紹興市的科技綜合實力一直位居浙江省三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涌現了京東方、古越龍山電子等知名企業,也形成了紹興紡織類電子裝備產業基地、上虞照明電子產業基地等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紹興市科學技術“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將加大科技投入,在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產業領域實現新的突破,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產業背景和政府規劃為電子信息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機會。
【學生成才個案】
個案一:王同學,男,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12屆畢業生。現為某電子公司技術骨干,已獨立研發某型新產品,產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他2008年9月考入本專業,學習勤奮,專業知識鞏固,十分注重實踐努力的培養。2009年獲得大學生數學建模省二等獎,2011年成功申報省大學生科研項目,2011年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榮獲國家二等獎。4年來一直追求卓越,付出數倍于他人的精力,堅信沒有過硬的技術本領,就沒有擇業的主動權。就業時收到數家大型電子類企業拋來的薪酬不菲的“繡球”,期待他的加盟。
個案二:王同學,男,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12屆畢業生。考取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碩士研究生,從事物聯網、云計算等前沿科學的研究。
就讀山東兗州一中的他于2008年9月考入本專業,進校來一直秉持刻苦勤奮的學習作風,成績優秀,專業基礎扎實,順利通過VB語言、網絡技術、數據庫、單片機、嵌入式系統及應用等各類技術證書。主持2010年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課題、多次獲校綜合一等獎學金、獲“紹興市優秀畢業生”、“校優秀畢業生”、“校優秀團員”等榮譽。最終,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扎實的學術功底為他繼續深造學習奠定了基礎。
個案三:陸同學,女,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14屆畢業生,考取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信息處理。
自10年考入本專業,自始至終把學習放在首位,保持著高中時期的學習熱情,不同的是,她知道學習更應該靠自己,自覺自律。比起成績,她更注重自己學習能力的提升,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電子設計競賽、高數競賽、力學競賽、服務外包競賽等等,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四年的大學生活,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圖書館度過,為其自身的發展奠定基礎,多次榮獲綜合一二等獎學金,獲得“紹興市優秀畢業生”、“優秀團員”、“優秀寢室長”等光榮稱號。
【專業特色介紹】
1.夯實基礎,鼓勵創新
專業秉承“夯實基礎,鼓勵創新”的培養理念。引導學生打好數理基礎、為學生進修考研、技術提升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加大實踐教學環節比重,提供實踐機會,強化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在校學生多次在全國、省大學生電子競賽中獲得佳績,近三年來獲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2項、省一等獎10項,完成省級學生科研項目7項。
2.重視實訓,就業樂觀
加強校外的實訓基地建設,通過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建立并穩固一批與專業實踐教學相符合的校外實習、畢業生定向培養基地,讓學生全面了解專業崗位要求的同時,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本專業就業形勢樂觀,畢業生深受企事業單位的親瞇,華為、NEC、阿里巴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行業知名企業均有畢業生的身影,他們的能力得到企業充分認可。
3.緊跟行業,特色顯著
面向蓬勃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結合專業實際與地方經濟發展,確定以物聯網的三大分支信息與通信技術、嵌入式技術、智能測控技術為本專業的三個培養方向。專業培養特色定義為“以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為發展方向,培養應用型人才”。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