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一、考試科目名稱: 管理經濟學
二、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
基本內容:
一、考試的學科范圍
應考范圍包括:需求-供給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需求彈性理論、生產決策分析、成本理論、市場結構分析、定價策略及市場失效理論。
二、評價標準
管理經濟學考試的目標在于考察對經濟學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管理決策的能力。考生應達到如下要求:熟悉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以及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夠從定性與定量方面運用經濟學原理與方法分析實際管理決策問題;
三、考查要點
1.需求—供給分析
要求能夠熟練運用需求—供給分析方法分析各種因素的變化對市場均衡狀態所產生的影響;
2.消費者行為理論
掌握效用的概念及邊際效用遞減原理,能夠運用效用函數、無差異曲線等工具分析消費者選擇;
3.需求彈性分析
能夠熟練運用需求價格彈性、需求收入彈性及需求交叉彈性等概念來分析相關因素的變化對產量、價格及收入的影響;
4.生產決策理論
能夠運用生產函數、等產量曲線等概念以及邊際報酬遞減原理分析生產要素的投入,并能進行生產要素投入最優化的定量分析;
5.成本理論
熟悉各種成本的概念及成本曲線,并能正確運用成本函數分析有關產量、規模及利潤的決策;
6.市場結構分析
熟悉四種典型市場結構的特征。對于完全競爭、壟斷性競爭和完全壟斷市場結構,要求能夠運用邊際分析方法來分析產量、價格方面的決策;對于寡頭壟斷市場結構,要求掌握常用的分析模型和博弈分析方法;
7.定價實踐
掌握成本加成、增量分析、價格歧視、多產品定價等價格策略;
8.市場失效理論
了解壟斷、外部效應、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對資源配置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相應的糾正市場失效的途徑。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平狄克、魯賓費爾德著:《微觀經濟學》(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三、考試科目名稱: 技術經濟學
四、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技術經濟及管理
基本內容:
第一章 導論,介紹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及學科內涵;
第二章 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關系,介紹技術與經濟的關系,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第三章 衡量技術進步作用的理論和模型,介紹生產函數理論與方法,測算技術進步的數學模型,參數估計方法;
第四章 技術進步指標及相關經濟量的計算,介紹技術進步評價指標,相關經濟量的計算;
第五章 技術創新及其相關概念,介紹技術創新的定義,與技術創新相關的概念,技術創新的分類;
第六章 技術創新過程,介紹希克斯的誘導創新論,羅森堡的瓶頸誘導論,技術創新的技術推動與市場拉動,技術創新的A—U模型;
第七章 企業和技術創新,介紹企業的R&D活動,企業的垂直一體化和技術創新,企業組織和技術創新,企業技術創新源的獲取;
第八章 企業技術發展戰略,介紹企業技術戰略的必要性,企業技術基礎,技術---市場矩陣,企業技術戰略集合,企業技術發展戰略選擇。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仲長榮,技術經濟學,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2.史清琪等,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5年
3.柳卸林,技術創新經濟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
4.傅家驥等,技術經濟學前沿問題,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
5.陳國宏,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的技術發展戰略,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
五、考試科目名稱: 技術創新與管理
六、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技術經濟及管理
基本內容:
1.R&D的概念與現狀
2.R&D的過程及其管理
3.技術創新的概念、類型及其特點
4.技術創新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5.技術創新的障礙與政策工具
6.技術創新戰略
7.集成創新與區域創新體系
8.技術預測、評價和選擇
9.產品創新
10.過程創新
11.組織創新
12.文化創新
13.一體化管理
14.知識管理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吳貴生.技術創新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
2.玖·笛德,約翰·本珊特,凱思·帕維特.創新管理(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3.朱祖平.變革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3月
朱祖平.創新新視野——企業、產業、區域系統的量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七、考試科目名稱: 系統工程
八、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系統工程
基本內容:
一、課程性質與要求
系統工程是一門管理學門類的學科基礎課。系統工程是基于系統觀點建立、運行和維護各類復雜系統(尤其是社會經濟和管理系統)的組織管理技術或集成創新技術。通過系統工程的學習,需要掌握系統工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論,并能運用系統工程常用的模型方法,對實際中的系統問題進行分析處理。
二、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系統工程基本知識
系統概念,系統分類,系統特征,系統思想與系統思維,系統工程概念,系統工程特點
第二部分:系統工程方法方法論
霍爾方法論,切克蘭德方法論,綜合集成方法論,WSR方法論
第三部分系統建模理論
系統建模理論與建模技術
第四部分:系統分析
系統的分析概念與思想、系統分析過程與系統分析內容等。
第五部分:系統評價
系統評價原理和主要的評價方法
第六部分:系統決策
主要的決策類型和決策方法。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王應洛主編.系統工程理論、方法于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2年。
2.王眾托編著.系統工程引論.電子工業出版社,第三版,2006年。
3.白思俊等編著.系統工程.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年。
九、考試科目名稱: 金融工程
十、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金融工程
基本內容:
1.熟悉和了解金融工程學的基本概念、內容和理論;
2.重點掌握“四期”的設計背景、定價方法、交易方法和基本功能;
3.掌握運用金融工具避險、投機的基本技巧。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唐旭譯Lawrece Galitz《金融工程學》經濟科學出版社
2.宋逢明.《金融工程原理:無套利均衡分析》,清華大學出版社
3.宋逢明譯John Marshall《金融工程》,清華大學出版社
十一、考試科目名稱: 應用統計學
十二、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
基本內容:
1.概率論基礎知識
2.樣本數據特征的初步分析
3.總體分布
4.樣本分布與參數估計
5.參數假設檢驗
6.方差分析
7.相關分析
8.線性回歸分析
9.多元正態分布(包括多元正態分布的性質、極大似然估計及估計量的性質等)
10.多元正態總體的統計推斷(包括單個總體均值的推斷、兩個總體均值的比較推斷和多個總體均值的比較檢驗等)
11.判別分析
12.聚類分析
13.主成分分析
14.因子分析和典型相關分析。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馬慶國.應用統計學:數理統計方法、數據獲取與SPSS應用.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2.王學民.應用多元分析.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十三、考試科目名稱: 會計學專業綜合
十四、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學
基本內容:
1.現代會計的演進
2.財務會計的理論(規范會計理論與實證會計理論)
3.會計研究方法
4.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5.會計準則
6.會計計量理論
7.資產計價
8.負債/權益的確認與計量
9.收益概念與收益決定
10.財務會計核算
11.財務報告與分析
12.信息披露與會計信息監管
13.企業內部控制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第三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版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會計(CPA考試用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考試當年的新版本)
3.潘琰:內部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十五、考試科目名稱: 企業管理專業綜合
十六、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
基本內容:
1.現代企業制度
2.管理、管理者、管理學
3.管理思想演變與理論的發展
4.組織文化、組織環境、社會責任
5.計劃與戰略管理
6.組織行為
7.激勵理論
8.企業文化
9.企業一體化管理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王關義等編著,現代企業管理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美)邁克爾•波特著(陳小悅 譯),競爭戰略,華夏大學出版社,2007年.
3.《管理學》(第九版)斯蒂芬•羅賓斯(Stephen P. Robbins)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美)斯蒂芬•P•羅賓斯著,組織行為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5.朱祖平.變革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3月
十七、考試科目名稱: 旅游管理綜合
十八、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旅游管理
基本內容:
1.旅游的產生與發展
2.旅游的概念、性質和特點
3.旅游者
4.旅游資源
5.旅游業
6.旅游組織
7.旅游市場
8.旅游的影響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旅游學概論(第五版),李天元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2.旅游學,(美)格德納,里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3.旅游學,(英)庫珀(Cooper,C.) 等編著,張俐俐 等編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十九、考試科目名稱: 產業經濟學
二十、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與產業系統管理
基本內容:
1.產業發展篇
主要內容:產業發展歷程;產業生命周期;產業擴張;產業轉移
2.產業結構篇
主要內容:產業群與產業體系;三次產業結構分析;制造業結構演變規律;服務業結構分析;產業結構的規劃
3.產業關聯篇
主要內容:產業關聯的經濟學基礎;投入產出原理;產業聯系分析;產業波及效果分析;產業區域布局原理與效果評價
4.產業組織篇
主要內容:產業組織理論發展;博弈論與競爭戰略;市場結構與壟斷力量;企業戰略相互作用行為(價格競爭行為、產品差異化、縱向一體化與橫向一體化、研究開發與新技術采用);市場績效
5.產業政策篇
主要內容:市場失靈與政府管制;產業政策原理;產業發展造成;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芮明杰主編,《產業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藏旭恒等主編,《產業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3.泰勒爾著,《產業組織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二十一、考試科目名稱: 金融與財務管理綜合
二十二、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財務管理與金融創新
基本內容:
《金融市場學》考試基本內容
重點考察了國內外金融市場的產品、機制以及相關理論,主要內容包括:金融市場的主要類型,(如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等);金融市場的主要產品,(如債券、股票、遠期、期貨、期權、抵押性資產等);金融市場的主要理論,(如投資組合理論、CAPM理論等);金融市場理論的發展內在邏輯機制等。
財務管理綜合基本內容:
1.價值:公司理財基本概念與理論,財務報表和現金流量,財務報表分析與財務模型
2.估值與資本預算:折現現金流量估價,投資評價方法,投資決策,風險分析、 實物期權和資本預算,債券估值,股票估值
3.風險:收益和風險,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風險、 資本成本和資本預算
4.資本結構與股利政策:有效資本市場和行為理論,長期融資,資本結構,估價與資本預算,股利政策和其他支付政策
5.長期融資:公眾股的發行,租賃
6.期權、期貨與公司理財:期權,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債券,衍生品和套期保值風險
7.短期財務:短期財務與計劃,現金管理,信用和庫存管理
8.理財:收購、 兼并與剝離,財務困境,跨國公司財務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張亦春、鄭振龍,林海《金融市場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2.(美)羅斯,(美)威斯特菲爾德,(美)杰富 著,吳世農 等譯《公司理財(原書第9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二十三、考試科目名稱: 技術創新管理
二十四、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科技與教育管理
基本內容:
1、研究、發展與技術創新過程
主要包括:研究與發展的性質、類型、內容與演變;技術創新;創造過程。
2、技術創新戰略與實施
主要包括:技術創新的戰略框;定位及競爭環境;技術路徑與技術軌道;技術預測與技術計劃;資源分配與項目選擇。
3、技術能力與創新能力
主要包括:技術能力與核心能力;自主創新與自主創新能力。
4、結構與組織實施
主要包括:技術信息流和創新源;研究、發展與技術創新的組織結構和團隊管理;技術創新系統。
5、創新管理范式演進——組合與全面創新管理
主要包括:組合創新范式、全面創新管理。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研究、發展與技術創新管理(第二版)》,許慶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二十五、考試科目名稱: 技術經濟學
二十六、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科技與教育管理
基本內容:
第一章 導論,介紹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及學科內涵;
第二章 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關系,介紹技術與經濟的關系,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第三章 衡量技術進步作用的理論和模型,介紹生產函數理論與方法,測算技術進步的數學模型,參數估計方法;
第四章 技術進步指標及相關經濟量的計算,介紹技術進步評價指標,相關經濟量的計算;
第五章 技術創新及其相關概念,介紹技術創新的定義,與技術創新相關的概念,技術創新的分類;
第六章 技術創新過程,介紹希克斯的誘導創新論,羅森堡的瓶頸誘導論,技術創新的技術推動與市場拉動,技術創新的A—U模型;
第七章 企業和技術創新,介紹企業的R&D活動,企業的垂直一體化和技術創新,企業組織和技術創新,企業技術創新源的獲取;
第八章 企業技術發展戰略,介紹企業技術戰略的必要性,企業技術基礎,技術---市場矩陣,企業技術戰略集合,企業技術發展戰略選擇。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仲長榮,技術經濟學,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2.史清琪等,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5年
3.柳卸林,技術創新經濟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
4.傅家驥等,技術經濟學前沿問題,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
5.陳國宏,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的技術發展戰略,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
二十七、考試科目名稱: 管理系統與組織行為
二十八、招生學院和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系統工程
基本內容:
本課程考試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系統理論。
內容包括:
1、系統科學哲學,包括:系統科學辯證法、系統科學方法論、系統科學認識論、系統科學史等。
2、系統基礎科學,包括:系統的一般理論、動態系統理論、線性系統理論、非線性系統理論、隨機系統理論、自組織系統理論、他組織系統理論、混沌系統理論、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理論等。
3、系統技術科學,包括:信息學、控制學、運籌學、事理學、模糊學等。
4、系統工程技術。
第二部分:組織行為學。
內容包括:
1、個體行為管理,包括:個性特征理論、行為過程理論、激勵理論等。
2、群體行為管理,包括: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理論、群體與團隊理論、決策理論、領導理論、群體沖突理論、溝通理論等。
3、組織行為管理。包括:組織理論與設計、制度化管理、組織文化建設、組織變革理論等。
參考書目 (包括作者、書目、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
1.斯蒂芬.P.羅賓斯(Stephen P. Robbins)著、孫健敏 李原譯.組織行為學(第10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4版。
2.苗東升著. 系統科學精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版。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