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注:
交流群加入:全國各省區高考招生信息交流QQ群
2015全國各大院校招生信息本網站陸續更新中,請廣大網友點擊查看。
若省份中沒有看到您想查詢的學校可以通過“站內搜索”學校名字查詢信息。
若有疑問可咨詢本網站,或者自行登錄學校官網查看相關招生信息。
一、培養目標
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和健康體魄,掌握護理學以及婦幼保健的基本理論和助產專業技能,富有人文精神和創新精神,能適應臨床各級醫療機構、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助產護理工作,能夠從事臨床助產、婦產科護理、母嬰保健及計劃生育指導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與要求
以各級醫院、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一線工作崗位需求為目標,通過三年的學習,畢業生具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所必備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畢業時獲得助產專業專科畢業證書、英語達到普通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A級水平,計算機達到湖南省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考試二級水平,及時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具體培養要求:
1、知識結構
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2)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和必備的臨床助產、母嬰保健、婦產科護理的基礎理論知識。
3)具有開展圍產期保健、婦幼衛生保健、衛生宣教和指導育齡夫婦計劃生育的專業知識。
4)具備英語和計算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5)熟悉國家衛生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助產學科的前沿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動態。
2、能力結構
1)具有規范地進行產前檢查、產程觀察、正常接生、產后處理和新生兒處理的操作能力。
2)具有對孕產婦常見病的正確識別、初步處理和護理的能力。
3)具有對難產及產科危重病人的識別、應急處理能力和配合搶救能力。
4)具有對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觀察、護理、預防和初步處理能力。
5)具有熟練規范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6)具有開展母嬰保健、營養與膳食指導、優生優育指導和計劃生育指導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8)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繼續教育能力和和社會適應能力。
9)具有較強的溝通交流、團隊合作和創新創業能力,一定的評判思維能力和醫療安全意識。
3、素質結構
1)思想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2)職業素質: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行為規范,職業態度端正;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嚴謹務實。
3)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心理素質。
4)身體素質:具有強健的體魄。
三、招生對象、學制與總學時
1、招生對象:高中應往屆畢業生,中職畢業參加對口招生考試考生。
2、學制:3年。
3、學習方式:全日制
4、總學時:理論學時1323學時,實驗實訓及實習1676學時,總計2999學時。
四、課程設置
設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綜合實訓、畢業實習。
五、課程介紹
【公共課】
1、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主要包含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樹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知識,提高自我修養能力。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主要包含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自我意 識、大學生健全人格與塑造、大學生良好情緒情感及培養、大學生學習心理及促進、大學生人際調適的基本原則、大學生性心理的健康維護、大學生挫折心理與正確對待、大學生常見心理疾病及防治等內容。本課程旨在幫助大學生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形成恰當的成就動機,具備人際交往的技能,確立健康的愛情觀,自覺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訓練與優化,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自身的完善與發展,實現與環境、社會的積極適應。
3、形勢與政策:在教學形式上采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主要包含馬克思主義的形式觀,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國家改革與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時代背景,黨的基本路線、重大方針和政策,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等方面內容。通過本課程學習,要求學生及時掌握我國當前所處的國際國內大環境,了解黨和國家針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所提出的新舉措,增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同時更加關注我國的發展。
4、體育:主要包含體育與健康概論、人體運動健康的科學理論、健康原理方法論、人體健康的測量與評價,田徑、球類、健美、武術、體育舞蹈等常見運動技術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自覺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和正確進行自我鍛煉、增強體質的基本能力,使學生達到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具有健康的體魄。
5、英語:主要包含聽力、口語、詞匯與閱讀、翻譯、寫作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應用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日常的交際活動和業務活動中能讀懂并且會寫各種題材的應用文與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
6、計算機應用基礎:主要包含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微機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和演示文稿軟件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操作,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一方面能使學生具備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現代辦公中的文字處理、表格設計、演示文稿、網上瀏覽、電子郵件通訊等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有關知識,利用計算機進行相關的信息處理等方面打下基礎。
7、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主要包含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含義、形成發展過程、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基本內容以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幫助學生確立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8、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設計:主要包含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質能力測評、就業觀念教育、就業心理引導、擇業方法技巧訓練、創新創業教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激發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認識職業發展的階段特點,了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政策、就業形勢,把握就業信息,理性規劃自身未來發展,提高就業技能和職業生涯管理能力。
【專業基礎課】
1、人體解剖學:主要包含正常人體的構成、形態結構特征、位置及毗鄰關系。通過理論學習、圖像和實物觀察、活體觸摸等方法,進行分析綜合、歸納總結,達到全面而準確地認識人體的目的。
2、組織胚胎學: 主要內容包括細胞學、組織學和胚胎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或了解人體各種組織和器官光鏡下的微細結構、主要細胞和組織的超微結構及其與功能的關系;了解人體胚胎早期發生、胎膜胎盤等有關知識。
3、生理學:生理學以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從細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統水平、整體水平研究人體各系統、器官生命活動的現象、過程、發生機制、意義以及機體內、外環境對它的影響,從而正確地認識和掌握生命活動的規律。為防治疾病、增進健康、延長壽命而提供科學的理論根據。
4、生物化學: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蛋白質、核酸、酶),物質代謝及其調節(糖、脂、氨基酸、核苷酸代謝、生物氧化、水無機鹽代謝);基因信息的傳遞(DNA 復制、 RNA 轉錄、蛋白質生物合成)等內容。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具備從事臨床護理所必需的生物化學基本知識和技能。
5、醫學遺傳學:主要內容包括疾病發生、發展的遺傳基礎及遺傳性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醫學遺傳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遺傳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等的基本原則,了解該領域研究的新進展,并具備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能切實解決醫學實踐中的遺傳學問題。
6、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主要內容包括常見病原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實驗室檢查法以及防治原則;免疫系統的組成及功能,免疫應答發生和發展的規律,與免疫有關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免疫診斷和疾病的特異性防治等。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認識人體與病原生物、感染與免疫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學習有關醫學基礎課、臨床醫學及預防醫學課程打下基礎。
7、病理學:主要內容為疾病的一些共同病理變化、常見疾病和主要臟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患病機體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所發生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的變化,從而闡明疾病的本質,為防治疾病提供科學依據。
8、護理藥理學:主要內容為臨床常用藥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應和用藥注意事項,使學生具備藥物應用的基本知識和護理技能。
9、健康評估:主要內容為健康評估方法、常見癥狀評估、體檢評估、功能性健康形態評估、心電圖、實驗室檢查、護理診斷、護理病歷書寫。通過理論授課、操作練習、臨床見習、實驗實訓、觀看錄象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健康評估的原理和方法,能夠學會收集、綜合、分析資料、概括診斷依據,提出護理診斷。為進一步學習各臨床護理專業課程奠定基礎。
10、預防醫學:主要內容包括環境與健康、醫學統計基本原理與方法、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預防保健策略與措施等。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樹立預防為主的觀點,獲得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初步學會并運用預防醫學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今后的臨床醫療實踐中開展各種衛生保健工作。
【專業課】
1、護理學基礎(含護理學導論):本課程包括護理學導論和護理基本技能操作學兩大部分,主要內容為護士素質與角色、護理學的基本概念、護理相關理論、護理程序、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危重病人的搶救與護理,以及基本的護理技術操作等。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護理學基礎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初步形成應用護理學基礎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和科學的工作態度,為學生的專科護理學習及今后的護理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2、內科護理學: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及造血系統、內分泌代謝疾病、結締組織風濕性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通過學習,學生能較為全面和系統地獲得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和護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對內科病人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以及對內科常見急危重癥的配合搶救能力。
3、外科護理學: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外科常見病的基本理論與技能,以護理程序的方法對外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熟練地進行外科護理操作和外科急救技術,促進病人康復。
4、高級助產學:本課程主要講授妊娠生理、正常分娩,產褥期、妊娠病理和異常分娩的護理及治療。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能根據婦女在妊娠期、分娩期、產褥期、以及胎兒、新生兒的生理、心理、社會特點,運用現代護理觀和產科基本知識,按護理程序對孕婦、產婦、新生兒進行整體護理,并能實施母嬰保健、產前監護、臨床助產等方面的工作。
5、精神科護理學: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常見心理過程障礙、人格障礙、心理應激與危機干預、心理評估、心理治療與精神疾病的護理等。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常見精神障礙的病因、典型癥狀、治療的基本原則以及護理評估和護理要點,在臨床各科、社區和社會中,能對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并指導防治與康復,維護精神疾病患者的尊嚴與權益。
6、護理美學: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美學基礎、護理形體、護理禮儀、護理美的臨床應用等。要求學生掌握護理美學基礎知識、方法與應用,使護理人員有著形象美、語言美、心靈美的素質,展現護理的美感。
7、中醫護理學: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中醫基礎理論、針灸、情志護理、飲食療法、常見病的中成藥應用、預防與護理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中醫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拓展視野,開闊思路,使學生在學習西醫的基礎上對中醫核心理論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為今后臨床上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為病人服務打下良好基礎。
8、婦科護理學: 本課程主要講授婦科疾病的護理和治療,婦女保健和計劃生育指導和措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根據婦女的生理、心理、社會特點,運用現代護理觀和婦科基本知識,按護理程序對婦科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并能實施婦女保健和計劃生育工作等方面的工作。
9、兒科護理學: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及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衛生保健措施,兒童基礎護理以及兒童常見疾病的護理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能運用護理程序對患兒進行整體護理,能對個體、家庭及社區進行保健指導與衛生宣教,幫助與促進小兒身心健康成長。
10、傳染病護理學: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傳染病基本知識、常見傳染病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常見傳染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學會運用護理程序對傳染病患者進行護理。
11、五官科護理學: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常見五官科疾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處理原則、護理診斷與護理措施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常見五官科疾病患者的護理特點。
12、急救護理學: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院外急救、心跳驟停、中毒、創傷、休克、昏迷、多器官衰竭的護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常見的急救知識,能對急危重患者實施正確護理。
【選修課】
1、醫學文獻檢索
2、醫護心理學
3、醫用化學
4、衛生法律法規與醫學倫理學
5、醫學論文撰寫
6、人際溝通
7、護士形體訓練、
8、禮儀學、
9、音樂鑒賞
10、普通話訓練
六、助產綜合實訓
助產基本技能綜合實訓
主要項目有:
1、急性農藥中毒患者的護理搶救技術,包括生命體征、神志、瞳孔的觀察與護理,氧氣吸入技術、洗胃技術、靜脈輸液。
2、危重患者的搶救與護理技術,包括鋪麻醉床、病情觀察、吸痰、氧氣吸入、心肺復蘇、標本采集、靜脈輸液、導尿等。
3、損傷患者的護理技術,包括評估、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氧氣吸入、靜脈輸液、心肺復蘇、標本采集、術前準備、術后護理等。
4、產前檢查的內容、方法及整個分娩機轉過程。
七、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為40周(其間完成畢業論文撰寫)。
學生完成在校2年的學習后,所有學生均安排在湖南、廣東、廣西、海南、上海等省內外二級以上醫院的專業環境中進行畢業實習。
八、知識、能力、素質分解
(一)知識
(1)了解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基本原理和法律基本常識,具有較高層次的人文基礎知識。
(2)初步掌握本專業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婦產科常見病和多發病診斷、治療的基本知識。
(3)掌握產前檢查、正常接生、產后處理、新生兒處理、計劃生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急、難、重癥助產護理的基本原則和操作技能。
(4)具有開展圍產期保健、社區婦幼衛生保健、衛生宣教及指導育齡夫婦計劃生育的專業知識。
(5)具備英語和計算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二)能力
1、基本能力:是指對勞動者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必不可少的跨職業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繼續學習能力;
(2)應用基本技術能力;
(3)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
(4)工作適應能力。
2、護理能力:是指完成護理任務的專業能力,主要指護理知識應用能力、護理技術操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具體的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具備規范的護理基本技術操作能力;
(2)具備對護理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3)具備對常見病、多發病病情和用藥反應的觀察能力;
(4)具備對急危重癥病人進行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的能力;
(5)健康教育能力;
(6)創新創業能力。
3、臨床助產、母嬰保健及計劃生育能力。
4、擴展能力:是指除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強健的身體素質外,還包括:
(1)表達交流能力;
(2)團體協作能力;
(3)初步的管理能力;
(4)教學和科研的初步能力。
(三)素質
1、思想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2、職業素質: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行為規范,職業態度端正;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嚴謹務實。
3、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心理素質。
4、身體素質:具有強健的體魄。
九、考核
1.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均應參加考核,考核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態度三方面。
2.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各門課程的考核必須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跨學期課程按學期分別計算,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畢業實習應進行出科考試。
3.護理學基礎、外科護理、急救護理、婦、產、兒科護理等實踐性強的課程應進行技能考試,成績單列。
4.畢業考試按國家護士執業執照考試方式進行。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