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事業單位公基考試中毛澤東思想概論,雖然所占的分值不是最大的,但是它在政治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視的。學習好毛概對于現今的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的理解和掌握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概包含了中國歷史上重要的領導人關于政治、經濟事件的決策和理解,對于今天的中國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意義和參考價值。因此學好這門課程不僅是考試的需要,更是了解國家和世界的需要。
考情綜述:
毛澤東思想概論這部分內容,基礎理論知識是考查的重點。同時毛澤東個人的著名作品也是常考點。
備考注意事項:
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最好能形成一條以時間為軸的線索,以此帶動所有基礎知識的記憶。
重點章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重點知識舉例:
(一)總體上來把握毛概這門課程涵蓋的時間段:
宏觀時間把握:1919年五四運動→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國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戰(1937~1945)→解放戰爭(1945~1949);
2.過渡時期(1953~1956);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56~)
(二)重點記憶毛概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識點:
1.毛概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的兩次結合:
(1)與中國革命相結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建立了新中國。
(2)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相結合,提出了社會主義矛盾理論(主要是人民內部矛盾及如何解決),以及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主要是發展中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關系問題)等等探索。
2.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和主要矛盾,構成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
在近代中國,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⑴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⑵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3.近代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性: 1.從根本上說,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斗爭及其尖銳化的結果。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4.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的轉變的條件(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第一,經濟上,辛亥革命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二,政治上,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
第三,思想文化上,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第四,國際環境上,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5.毛澤東思想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產物。
(1)近代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運動的發展,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現實需要。
(2)新的生產力的增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物質基礎和階級條件。
(3)馬列主義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理論來源,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文化來源。
(4)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革命的偉大實踐,是毛澤東思想的實踐基礎。
(5)十月革命開辟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這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國際背景。
(6)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1948年毛在晉綏干部會議上提出來的):
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完成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革命直接目標是實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新民主主義革命之根本目的前提,而后者則是前者的必然結果。
反對官僚資本主義,并非因為它是資本主義,而是因為這種資本主義同外國帝國主義、本國地主階級和舊式富農密切聯系,具有買辦性、封建性、壟斷性,嚴重阻礙中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
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就是人民大眾,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和無產階級最有力的同盟軍;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具有兩面性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最基本動力:無產階級。最廣大動力:農民中的貧農。
【注】農民以外的個體勞動者即小資產階級,包括廣大知識分子、小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
毛澤東指出:決定革命性質的力量是主要的敵人和主要的革命者兩方面。
由于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因此,中國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即使在五四運動后開始的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仍然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
8.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
(1)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都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2)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階級代表先進生產力。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