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水產養殖學》
一、考查目標
水產養殖學是水產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生物學和水域環境學的基本理論以及水產增養殖、漁業經濟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涉及有關生物學和化學實驗教學、水產增養殖實踐性環節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水產經濟動、植物增養殖技術、營養與飼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具體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1.掌握現代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
2.掌握水產經濟動植物的增養殖技術、營養與飼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主要養殖魚類、甲殼類、藻類的人工育苗、育種和成體的集約化養殖等生產環節的技術關鍵;
4.具備內陸水域、淺海、灘涂的漁業資源和環境調查與規劃的基本方法,了解現代化養殖工程的基本知識;
5.熟悉有關水產資源保護、環境保護、水產養殖、捕撈和漁政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二、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30分(共5題,每題6分);簡答題60分(共4題,每題15分);論述題60分(共2題,每題30分)。共計150分。
2)內容結構
緒論(5%)、總論(15%)、魚類人工繁殖技術(15%)、魚苗魚種培育(15%)、池塘養魚(15%)、天然水域魚類養殖(10%)、工業化養魚(10%)、特種水產品養殖(15%)。
三、考試內容
緒 論
綜合養魚、生態養殖的概念;我國魚類增養殖的特色。
第一篇、總 論
物種、品種的概念;主要養殖魚類的食性、生活習性和繁殖習性;養殖水域的生態環境與控制;生物修復的概念;生產上常用的生物修復方法。
第二篇、各 論
(一)魚類人工繁殖技術
魚類人工催產的基本原理;生長成熟、生理成熟、排卵、產卵的概念;催產率、受精率、出苗率的計算方法;防止親魚種質退化的方法。
(二)魚苗魚種培育
夏花、秋花、冬花、春花、過池魚種的概念;家魚魚苗階段的生物學特點;魚苗清水下塘、肥水下塘和輪蟲高峰期限下塘的優劣。
(三)池塘養魚
養殖周期的概念,如何縮短養殖周期;混養、套養的方法;“四定”投餌原則;魚類浮頭的原因,如何預測、防止和解救浮頭。
(四)天然水域魚類養殖
天然水域的養殖方式及優缺點;小體積網箱高產的原理。
(五)工業化養魚
設施漁業的概念,發展設施漁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篇、特種水產品養殖
主要特種水產品的生物學;主要養殖對象的生活史(例如鰻鱺、河蟹等)。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