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職人員招聘崗位
序號 | 崗位名稱 | 從事工作 | 招聘數量 | 來源類別 | 學歷 | 所學專業 | 其他條件 |
1 | 講師 | 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博士) |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 男性,限“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畢業生 |
2 | 講師 | 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博士)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限計算機仿真、圖像處理專業方向,有較強的溝通能力 |
3 | 助教 | 地理信息系統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地理學 | 男性,熟悉開源軟件、GIS開發 |
4 | 助教 | 測量工程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
5 | 助教 | 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 男性,本科和碩士所學專業方向一致 |
6 | 助教 | 計算機課程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7 | 助教 | 計算機仿真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限計算機仿真、圖像處理專業方向 |
8 | 助教 | 光電測控技術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光學工程 | 限光電工程或圖像處理專業方向 |
9 | 助教 | 衛星導航技術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或社會流動人才 | 研究生(碩士)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限衛星導航、衛星測控專業方向 |
10 | 講師 | 大學數學教學 | 2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博士) | 數學 | 限“985工程”院校畢業生,限代數專業方向 |
11 | 講師 | 高等數學教學 | 2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博士) | 數學,統計學 | 博士為“985工程”院校畢業,且第一學歷為全日制本科畢業 |
12 | 講師 | 大學物理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博士) | 物理學 | 限“211工程”院校畢業生 |
序號 | 崗位名稱 | 從事工作 | 招聘數量 | 來源類別 | 學歷 | 所學專業 | 其他條件 |
13 | 助教 | 大學化學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化學 | 限“211工程”院校畢業生 |
14 | 助教 | 機械基礎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以上) | 機械工程 | 限“211工程”院校畢業生 |
15 | 助教 | 大學英語教學 | 5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英語語言文學 | |
16 | 助教 | 大學德語教學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以上) | 德語語言文學 | |
17 | 助理實驗師 | 實驗教學及實驗室管理維護 | 1 | 高校畢業生或社會流動人才 | 研究生(碩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男性,限“211工程”院校畢業生,熟練掌握數據庫開發、使用、維護 |
18 | 助理實驗師 | 實驗研發 | 1 | 高校畢業生或社會流動人才 | 研究生(碩士)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子與通信工程 | |
19 | 助理實驗師 | 計算機技術保障及維護 | 2 | 高校畢業生 | 本科 | 計算機類 | 男性 |
20 | 助理實驗師 | 計算機技術保障及維護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熟悉計算機編程 |
21 | 助理館員 | 網站編程與網絡數據庫管理 | 1 | 高校畢業生 | 研究生(碩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22 | 助理館員 | 圖書采訪、分編和管理 | 1 | 高校畢業生 | 本科 | 圖書館學,檔案學 | |
23 | 助理館員 | 文獻資源建設 | 1 | 高校畢業生 | 本科 | 圖書館學,檔案學 | |
24 | 助理館員 | 圖書館網絡建設與維護 | 1 | 社會流動人才 | 本科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序號 | 崗位名稱 | 從事工作 | 招聘數量 | 來源類別 | 學歷 | 所學專業 | 其他條件 |
25 | 藥師 | 藥房相關工作 | 1 | 高校畢業生 | 本科 | 藥學類 | |
26 | 助理工程師 | 工程項目論證評審 | 1 | 社會流動人才 | 研究生(碩士)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男性,限“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畢業生,3年以上軟件開發或科研項目管理工程工作經驗 |
說明:軍隊文職人員的招聘對象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或者檔案存放在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社會流動人才。其中,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包括應屆畢業生和非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是指2016年畢業且在當年6月30日前取得相應畢業證和學位證的畢業生,非應屆畢業生是指在兩年擇業期內且未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人事關系的畢業生。
二、軍隊文職人員招聘流程
1.報名和考試
2016年度文職人員招聘報名時間為2016年10月12日-21日,有報考意向的人員登錄“軍隊專業技術人才網”(www.81rc.mil.cn)進行信息注冊及報名。軍隊統一招聘考試時間安排在11月中22日左右,12月下旬提供招聘考試成績查詢。
2.面試和體檢
筆試成績確定后,按照計劃招聘人數300%的比例,確定參加面試與體檢人員。面試和體檢由聘用單位或總部指定單位組織,時間安排在2016年2月-3月。
3.確定預選聘用對象
預選聘用對象數量,由聘用單位按照計劃招聘人數120%的比例,根據應聘人員總成績由高到低確定。總成績相同的,依次按照面試、專業科目成績由高到低確定排名。其中,面試成績低于60分的,不能作為預選聘用對象。
4.政治考核和綜合考察
聘用單位安排考察組到預選聘用對象就讀學校、住地派出所、工作單位進行政治考核和綜合考察,時間安排在2016年2月-3月。通過考核考察的列入擬聘對象,一般4月份公示首輪擬聘對象名單。
5.二次補錄
對未能按計劃招滿的崗位,聘用單位逐級申報補錄計劃。除體格檢查、政治考核、綜合考察不合格的外,具有筆試成績的其他應聘人員均可以報名應聘符合相應條件的補錄崗位。5月下旬確定二次補錄結果。
6.簽訂就業協議或聘用合同
擬聘對象確定后,經公示無異議或者反映問題不影響聘用的,聘用單位及時通知本人,簽訂就業協議或聘用合同,聘用合同自當年7月15日起算。
7.入職報到
新聘文職人員7月中旬到單位報到,辦理各項入職手續,并參加軍隊統一組織的崗前集訓和首次任職培訓。
歡迎廣大優秀畢業生報考我校文職人員崗位。我校將于10月上中旬到北京、武漢、長沙、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召開校園說明會,進一步介紹擬聘崗位相關情況,敬請關注。
通訊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62號信息工程大學政治部干部處
郵 編:450001
聯 系 人:職干事
聯系電話:0371-81630220,81630224
電子郵箱:xdwzry@126.com
三、信息工程大學簡介
( 一)學校概況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位于河南省鄭州市,隸屬于總參謀部,是全國重點理工科高等院校、全軍著名綜合大學,擔負著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培養信息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重任。
學校占地面積近4500畝,總建筑面積110余萬平方米。中心校區占地面積2500余畝,座落于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交通便利,區域優勢明顯,校園環境優美,是總部命名的“園林式營院”、“文明衛生軍營”。學校教學科研設施齊備,建有國家級遙感衛星定標場、全球導航衛星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分析中心、天文臺、室內外射擊場、游泳館、體育館、田徑運動場、多媒體教室、學術報告廳等配套設施,擁有萬億次高效能計算機集群系統、數字印前系統等先進儀器設備,校園網絡終端實現全覆蓋,館藏圖書100余萬冊、數字資源總量達300TB。
目前,學校正全面推進教育轉型、綜合強校、協同創新發展戰略,使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始終保持國內同類院校領先水平,辦學條件實現集約化、信息化、現代化,努力創辦具有我軍特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軍事院校。
(二)師資隊伍
大學擁有一支素質優良、教學科研能力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擁有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高俊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教授、鄔江興教授、許其鳳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錢曾波教授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家、軍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教授。現有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中,有近600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我校現有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863計劃信息領域相關專家7人,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專家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全軍優秀教師3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求是獎和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12人,全軍科技領軍人才1人、學科拔尖人才3人,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4人、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9人,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38人。
(三)教育教學
學校學科實力雄厚,擁有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5個軍隊重點學科,10個省級重點學科,10個軍隊“2110工程” 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軍隊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示范中心),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作為核心單位參與建設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6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現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2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3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8個全日制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在全國第三次學科評估中,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全國第二,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排名全國并列第五。學校通過凝練學科方向,構建了9個學科群,以此為基礎設立信息系統工程學院、地理空間信息學院、密碼工程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理學院、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信息技術研究所,基本形成了以信息技術為紐帶、以信息主導為特色的學科專業體系和組織架構。
大學成立以來,緊貼部隊需求,緊緊圍繞人才培養中心任務,全面推動教育轉型和綜合強校發展戰略,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軍隊級教學成果獎51項;8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12門課程被評為軍隊優質課程、軍隊優秀網絡課程;11項成果獲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一等獎;公開出版教材200余部,24部教材被列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大學英語》課程改革被教育部確定為全軍唯一的教學改革示范點;我校被評為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四)科學研究
大學學術氣氛活躍,科研實力雄厚,成果豐碩,是軍事信息領域科研創新的基地。先后承擔了國家、軍隊重點科研項目300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計劃和國防重大科研項目400余項。1999年以來,大學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國家自然科學、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0項、軍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85項。目前,大學在程控交換、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核心路由器、信號分析與處理、衛星及微波通信、計算機網絡、網絡通信協議、空間定位、衛星導航、航天遙感、數字攝影測量、仿真工程、數字地圖制圖、地理信息系統等方向有很強的科研優勢和實力,有的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自主研制成功我國首臺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和我國第一部全部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IPv6路由器,并主持構建了國家高速信息示范網,是國家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技術的主導者。另外在“神舟”系列飛船研制中,成功模擬著陸場三維地形,為中國航天史寫下新的輝煌做出了貢獻。
(五)人才培養
大學積極更新教育思想觀念,緊密跟蹤信息科學技術發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速推進現代化教學,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為軍隊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四萬余名急需的信息類人才。先后40多人榮立一等功。在校學員參加國際、國內學科競賽獲得一等獎以上獎勵300余項;學員趙菁被評為“全軍十大學習成才標兵”;學員謝康敏獲首屆全國青年世紀風采大賽金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的柳建偉和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麥家均畢業于我校;畢業學員孟祥斌、在校學員武文斌先后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孟祥斌被中央軍委授予“舍己救人模范軍官”榮譽稱號,武文斌被中央軍委授予“抗震救災英雄戰士”榮譽稱號;畢業學員劉小明“視育人使命重于生命”的先進事跡被選入全軍英模教材,劉小明被評為總參踐行強軍目標年度新聞人物。
更多信息請查看北京市事業單位招聘網
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