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曾強調,要重點發展旅游服務,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2014年7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旅游業改革發展,對于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意義重大。
2014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部署進一步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提出到2020年,境內旅游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2014年“十一”長假已過,今年“黃金周”給人們最深的印象和往年沒有變化——擁堵。過去7天,在全國各處接待紀錄“創歷史新高”的景區,游客們分享著“黃金粥”的無奈:北京故宮17.5萬人“齊聚一堂”;爬長城的游客不用費力就被擠著前進;杭州西湖只見人不見橋……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習近 平
要著力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使旅游開發向集約節約和環境友好轉型,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旅游服務向優質高效提升。
——李克 強
[旅游業健康發展的意義]
第一,實現旅游業健康發展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擴大社會就業總量的有效舉措。
旅游業具有聯動性廣、經濟性強的特點,可以對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旅游業就業具有門檻低、覆蓋面廣、勞動密集的特點,可以有效帶動其他行業就業。
第二,實現旅游業健康發展是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巨大助力。
加快發展旅游業,可以實現依靠資源消耗促進經濟增長的傳統模式向低耗能、高收益的新模式轉變,達到自然文化資源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統一。同時,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引領和帶動相關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轉變以能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為主的貿易出口模式,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社會。
第三,實現旅游業健康發展是擴大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積極接待入境旅游,打開國門,歡迎各國朋友,通過旅游讓其充分了解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逐漸消除他們的一些錯誤認識和偏見;另一方面,大力組織民眾出境旅游,走出國門,通過宣傳中華文明來提升華夏文化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塑造開放、自由、民主、富強的國家形象。
[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一是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速連年放緩。旅游開發缺乏新意,增長點不足,現有的旅游產品和經營模式難以適應市場新的需要,“重團隊”、“輕散客”的模式難以為繼,個性化旅游、深度體驗旅游模式尚有很大挖掘空間。在外資旅游企業和合資旅游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下,使得旅游產業的競爭更加激烈。
二是旅游產業國際競爭力較弱。全球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對世界旅游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信息化的今天,我國傳統的旅游經營模式在旅游要素配置上顯得極不合理,已經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國際環境和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旅游產業人員素質與生產效率普遍較低,旅游產業對信息技術的利用與創新變革存在嚴重不足。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升級旅游產業,提升我國旅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刻不容緩。
三是旅游企業人才缺乏。人才缺乏是旅游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旅游企業管理水平低,經營方式粗放。現階段旅游供需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旅游產品與旅游服務質量難以滿足顧客多樣化需求的現狀。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一些旅行社、景區景點等旅游企業的管理者或者導游人員違規違法經營,任意削價無序競爭,出現了“零團費”、“負團費”現象,欺客宰客,傷害了旅游者的權益,嚴重影響到旅游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旅游經濟升級的對策建議]
第一,轉變旅游業發展方式,實現產業融合。轉變旅游業發展方式,要著重將簡單粗放的發展模式向規模化、效益化進行轉變,不僅要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還要優化服務和提高環境質量,實現旅游業與其他產業間的融合發展。在景點建設開發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對當地居民生活可能造成的影響。堅持保護為主的原則,適度、科學地開發生態旅游資源。
第二,根治黃金周擁堵頑疾,需要標本兼治。所謂治標,就是各級旅游、交通等服務部門應未雨綢繆,在具體操作層面,依靠更細化的服務舉措進行科學疏導和服務。例如,針對一些熱門景區和熱門路線,在移動互聯終端實時發布信息,提前引導人流、車流,同時根據景區的負荷情況及時控制流量,避免游客盲目扎堆前往。所謂治本,就是要利用政府之手,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科學規劃帶薪休假等制度的落實,讓旅游市場的需求和供給能夠實現均衡匹配。
第三,強化公民自身文明素養教育。不光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文明出游習慣,家長和老師更應該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以自身行為去影響下一代。同時,對不文明行為,更需要相互提醒,把自律與他律相結合,把維護文明秩序當成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約束,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智慧引領旅游業轉型升級正當其時
[開頭示例]
旅游產業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正成為21世紀經濟的強動牽引力,日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現階段我國要把旅游業列為支柱產業來加以培育和發展,使旅游產業的產業地位愈來愈突出,在發展旅游產業的觀念上擴大思維半徑,統籌思考,創新思維,謀劃全局,實現旅游也與文化、環境保護、電子商務技術的緊密結合,才能實現旅游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結尾示例]
倡導文明旅游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必須盡快補上的一課。法規制度的跟進既可成為不文明旅游行為的“緊箍咒”,也可成為文明旅游的助推劑。盡管這道“緊箍咒”會給部分游客帶來階段性的不適感,但在它的推動下,一個文明、清新的旅游環境值得期待。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