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地處四川省東南部、沱江中游,東連重慶,西接成都,南轉云貴,北通陜甘,幅員面積5386平方公里,轄市中區、東興區、威遠縣、資中縣、隆昌縣、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總人口430萬,建成城區面積超過7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超過70萬。曾以盛產蔗糖、蜜餞著稱于世,雅稱“甜城”。
內江歷史文化悠久。內江東漢設縣,史稱漢安、中江,隋文帝時改稱內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孔子之師萇弘、國畫大師張大千、當代畫仙晏濟元、民國大將軍喻培倫的故里,素有“書畫之鄉”、“文化之鄉”的美譽。
內江交通區位優越。內江處于成都、重慶兩個特大城市的黃金中點,是交通運輸部規劃的179個國家公路運輸主樞紐站之一,是川東南乃至西南各省陸路交通的重要交會點和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是成渝經濟區中除成都、重慶外最大的西部重要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素有“川中樞紐”“川南咽喉”之稱。境內已建成通車5條鐵路、5條高速公路,還有3條鐵路、3條高速公路在建。隨著成渝客運專線的建成通車,內江將同時融入成都、重慶“半小時經濟圈”,同時,隨著川南城際鐵路的建設,川南的內江、自貢、宜賓、瀘州四市很快將實現半小時互通。以內江為樞紐,將形成長江上游具有超大城市功能的城市群,成為繼上海、南京、武漢、重慶之后的長江流域“第五個特大城市”。
內江市場容量巨大。內江自古以來就是商賈云集之地,目前已初步形成城鄉并重,內外并舉的商貿體系,成為成渝經濟區的交通與物流中心之一,是四川省規劃特大城市。在2小時高速公路車程范圍內,不僅覆蓋川渝地區最密集的城市經濟帶,還覆蓋四川、重慶、云南、貴州、陜西等廣大區域,其中,有特大、中等城市12座,總人口達3.5億以上,聯動著龐大的需求潛力。
內江產業基礎雄厚。內江是四川老的工業基地,擁有四川唯一的“中國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國首批、西部第一的中國“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中國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中國循環流化床電站節能環保示范基地、中國西部信息產業配套基地和成渝經濟區綠色食品基地。全市共有460戶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760.95億元。目前,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食品飲料、機械汽配、醫藥化工、電力能源等傳統產業為支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為補充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
內江生產要素匯集。內江現有各類園區9個,其中國家級開發區1個、國家級農業園區1個、省級高新區1個、省級開發區2個、總體規劃面積200多平方公里。各類園區基礎設施完善,有“七通一平”的存量土地近2000畝,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內江擁有亞洲最大的循環流化床機組,近期還將啟動1×60和2×10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機組建設,電力供應充沛。內江是西部礦產資源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現有煤炭保儲量1億噸,資威煤田已探獲煤炭資源4.38億噸。全市頁巖氣儲量不低于5000億立方米,目前正在建設全國首個頁巖氣開發實驗區。內江金融業生態良好,僅銀行業金融機構就有10家,各項存款余額超過1000億元。
內江發展機遇匯聚。一是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通過財政、稅收、土地等政策杠桿,進一步加強對西部地區投資力度,為廣大企業家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市場保障。二是“一帶一路”上升為國家戰略。內江正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腹心地帶,連接中國西部和中亞、歐洲的鐵路大動脈——蓉歐快鐵于2013年4月26日,正式開通,每周六始發于成都青白江的編號為81412的蓉歐快鐵都會準時出發。開通運行以來,其新“亞歐大陸橋”的價值正日益凸顯。“蓉歐快鐵已成為中國西部到歐洲最快捷的一條陸上國際貨運通道?!倍鴥冉局苯优c“蓉歐快鐵”相連,距離成都站僅170公里,內江也是從重慶始發的“歐亞鐵路”通道上的主要站點。三是成渝經濟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將內江列為區域性樞紐城市,必將迎來國家在項目、產業、融資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四是內江被納入“十二五”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將享受國家相關的支持政策。五是省委省政府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推進川南經濟區一體化、優先發展川南城市群等,將為內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六是內江海關成功獲批,有助于內江進一步融入成渝經濟區開放合作大局,尤其對內江進出口企業來說,以后辦理進出口貿易將更加便利,內江海關的設立將使內江經濟從此步入對外開放發展的快車道。七是內江正處于城鎮化、工業化加速期,是全省優先啟動建設的特大城市,在四川規劃的5條萬億產業帶中,內江的支柱產業占有四席,必將催生一大批重大項目布局內江,必將帶來更多的土地、融資、稅收等政策扶持,經濟發展的動能空前凝聚。八是隨著成都重慶城際高速鐵路建成后,內江將與成渝兩地構建“半小時經濟圈”,必將帶來更加密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此大環境下,內江產業升級恰逢其時,產業發展潛力倍增,發展前景不可限量。九是內江正大力實施“兩化”互動城鄉統籌、創新驅動、改革開放“三大發展戰略”,建設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幸福美麗內江。特別是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推動我市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以現代服務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突出抓好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業這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號工程”,推動電子商務園區建設,打造“四川電子商務第二城”、建設成渝經濟區商貿物流中心。
內江勞動力資源豐富。內江常年勞動力達100萬以上,熟練產業工人超過20萬,其中中高級職稱近5萬人;擁有各類職業技術學院(校)近30所,在校學生3萬余人,每年培育萬余名專業職業技術人才,并初步探索出了“職業學校+用人單位”、“用工企業+專業基地”、“中介機構+基地”等勞務輸出模式,形成由高級技師、技師、技術工人構成的完整勞動力體系。
內江人居環境幽美。內江是傍水而生、依山而建的山水之城。蜿蜒秀麗的沱江穿城而過,形成了“九曲十一灣”的婀娜風姿。內江現有旅游景區30余處,景點180多個,全年城區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和好于國家二級以上的天數314天。內江是四川規劃建設的100萬人口、1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正在建設的內江新城,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核心區21平方公里,環境幽美、功能完善,配套建有謝家河濕地公園,五星水庫濕地公園、長江森林公園、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和會展中心。萬達廣場、紅星美凱龍、北京華聯購物廣場、等知名商業品牌紛紛落戶內江。
當前,我市正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定力,搶抓國家西部大開發、內江海關獲批設立等機遇,深入實施“兩化”互動城鄉統籌、創新驅動、改革開放“三大發展戰略”,突出抓好內江高新區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個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一號工程”,突出抓好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業這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號工程”,加快建設國家級經開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加快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統籌抓好百萬人口大城市建設、開放合作等工作,確保經濟較快增長、轉方式調結構取得實質性進展,努力建設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幸福美麗內江。
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突出內江高新區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個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一號工程”,大力引進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頁巖氣綜合開發、信息安全技術、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
現代服務業方面:突出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業這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號工程”,以打造“四川電子商務第二城”和成渝經濟區新興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大力引進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業、現代旅游和會展業、現代金融業、健康養老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加快培育建設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服務業主體功能區,努力形成服務業發展的新增長極。
科技人才方面:突出“人才+項目”雙輪驅動,引進大企業大集團,鼓勵大企業大集團到內江設立研發中心、總部基地,引進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領軍人才和研發團隊,做到“引資”和“引智”相結合。
現代農業方面: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載體,大力引進現代種養殖業、有機農業、休閑觀光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立體農業訂單農業等方面的龍頭企業和行業巨頭,加快推進農業向規?;?、高端化和品牌化轉型升級。
內江,這片干事創業的熱土,歡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