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深入推進的重要戰略時期。對于邢臺這一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來講,能否如期交賬、全面建成小康,能否補齊短板、展現后發優勢,能否彎道超車、實現趕超跨越,今后五年至關重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展望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深刻認識到,邢臺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協同發展、轉型升級、改革創新、改善民生四大原則,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邢臺特點的跨越發展新路子。
堅持以協同發展為主線。戰略機遇對一個地區的發展、崛起至關重要。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這正是邢臺最應該珍惜、抓住和用好的重大戰略機遇,是謀劃發展首先要把握的主旋律和大格局。我們要按照省委八屆十二次全會確定的把邢臺“努力建成國家新能源基地、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冀中南物流樞紐城市”這一戰略定位,進一步放大優勢,主動融入京津、服務京津、借力京津,把協同發展這一機遇抓緊抓實,力爭最大成果。
要積極打造承接平臺,尤其是把邢東新區作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最大的發展平臺,千方百計推進實施。注重精準對接,圍繞邢臺功能定位,堅持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積極與京津開展對接,爭取更多的京津產業轉移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高層次人才落戶邢臺,吸引更多京津優質外溢要素在邢臺聚集,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實現邢臺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以轉型升級為重點。“十三五”時期是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時期,必須扎扎實實把調結構這篇文章做好。一方面突出轉型,敢于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把主要力量放在培育壯大先進裝備制造、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4+2”新興主導產業上,使其盡快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抓好傳統產業提升,持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促進工業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引進大企業,爭上大項目,促進大融合,千方百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產業水平整體提升,邁向中高端水平。
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改革將是貫穿整個“十三五”時期的一條主線。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拿出改革勇氣,加大改革力度,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成果最終落到全面深化改革上。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我市萬人市場主體數量盡快達到并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推動金融領域改革創新,放開搞活金融市場,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加快推進涵蓋城建、交通、農業、教育、衛生等多領域、全方位的融資平臺建設。推進威縣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突出金融服務、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重點改革任務,力爭在實現政府職能轉變上創造更多經驗。
堅持以改善民生為目的。共享發展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大力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加大民生投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民生支出逐年穩步增長。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使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竭盡全力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實施一批民生工程、推出一批便民措施,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醫療、社保等熱點難點問題,切實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立足黑龍港、太行山區兩大主戰場,以“四個一批”為抓手,以市場機制為動力,以產業扶貧為主線,大力推進扶貧開發,確保到2017年底,10個扶貧重點縣全部脫貧出列,55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到2020年基本消除貧困人口,貧困地區與全市共同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讓一戶困難群眾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