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問題矛盾多發,競爭壓力加大,工作節奏加速,使得部分國民心理疾患,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凸顯。英國有位時間管理專家說:“我們正處于一個把健康賣給時間和壓力的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因此,轉變社會心態,提高人民幸福指數,是實現中國夢的迫切需要。(評語:行文在指出社會轉型問題的基礎上,聯系了中國夢的時代主題,突出了文章主題的重要性。同時提出轉變社會形態,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的論點,使開篇起到總結問題和引出文章議題的作用。建議各位小伙伴參考學習這樣的開篇論述方式,以使申論寫作更能取得高分。)
轉變社會心態,要堅持科學政策導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人民在資源占有、機會獲取、成果享用等方面出現不公平,心理失衡現象嚴重,引發社會矛盾。因此,要堅持決策公開的原則,在政府政策制定過程中,以人為本,充分考慮政策科學性、連續性與前瞻性,減少因政策的不連續性等因素導致民眾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提高政策信服力度;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群眾心理動態,適時調整政策動向,讓政策真正實現服務為民。
轉變社會心態,要完善壓力舒緩機制。當今社會,競爭白熱化,高速度、快節奏奔波勞碌成為城市工作的重心。一方面,建設社會人文機制,鼓勵與引導企業開展人文活動,保障群眾心身健康,為工薪階層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加大公共文化建設力度,加大社會文化與農村基層文化場所的建設,倡導低碳生活,提高人民身體素質。(評語:在該段的措施論證中,考生把政策動向的宏觀層面知識與文化場所建設這一微觀動態有效結合,以此為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的這一中心論點服務,呈現了較為嚴謹的模擬行政思維方式。)
轉變社會心態,要強化教育宣傳引導?!案L熱”的盛行,更多程度上是因為輿論建設中,未能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一方面,加強對各地方電視臺節目播出審核機制建設,尤其是在電視節目輸入與引進方面,充分考慮到人民需求;加強輿論引導機制建設,關卡前移,強化新聞發布制度,消除社會負面情緒。另一方面,探討多元輿論引導方式,不斷提高媒體教育宣傳質量,為人民提供積極的輿論信息,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評語:考生對于材料處理非常得當,無論是第一段中對于英國某時間管理專家話語的引用,還是分析問題即本段中中所呈現的“跟風熱”,都能夠看出行文者對于申論材料分析的深入把握。其打破了簡單呈現材料的布局,將材料用新、用活,這一點值得學習。)
慢生活的提出,是對國人生活質量和生存狀態的一種反思,放慢生活節奏是一種技巧,同時也是健康、積極、自信的生活態度。我們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慢下來”去傾聽群眾心聲,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社會心態,提高群眾幸福指數,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簡評:本文寫作圍繞政策、機制以及宣傳的角度提出對策,行文結構完整,表述嚴謹,非常不錯。但不足之處在于措施論證中,對于措施的論證如果能夠適當例舉事例,體現措施的可操作性,以使得行文論證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