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學校”發來的短信,稱點擊鏈接就可查詢孩子高考模仿考試成果,市民陳女士隨手一點,成果沒查到不說,銀行卡內的五萬多元竟也不脛而走了。間隔2016年高考僅有十來天時間,各種應用高考中止詐騙的不法行為又有所抬頭。據佛山禪城警方引見,應用高考施行的詐騙由于時間階段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特性和類型,高考前主要為提供答案、加分類詐騙,而高考終了后則以誘騙落榜考生可補錄、特招為由頭中止詐騙。
點個鏈接沒了五萬
陳女士的兒子在佛山某高中讀高三,近段時間,學校各種模仿考試也多了起來。一天,陳女士手機收到一條“學校”發來的信息,稱下載軟件可查到孩子最近一次模仿考試的成果。陳女士并未多想,隨手點擊了短信附帶的鏈接。很快,手機上呈現了一個空白頁面,但無任何可下載的內容。陳女士以為信號不好下載失敗,便沒有再去理睬。幾天后,陳女士在用綁定這部手機的銀行卡購物時發現余額缺乏,心生疑竇的陳女士馬上查詢,發現卡內的五萬多元居然不脛而走了!
無獨有偶,佛山市民鄧先華誕前也收到一條手機短信,上面寫道:“鄧某某家長您好,為了您能實時控制孩子在校表現,綜合評價表已上傳,請您及時查閱。”在這幾句的后面,還附有一個網址鏈接。“我兒子還沒上幼兒園,怎樣可能有在校表現評價?”王先生果斷報警。警方表示,該網址其實包含一個木馬病毒的下載頁面,點擊后將自動裝置到手機上,這個病毒可以自動把手機收到的短信轉發到指定號碼,而最關鍵的相關考證碼會被泄顯露去,騙子可借此完成轉賬、消費等操作。
“不法分子將木馬程序捆綁在‘校訊通’等裝置程序中,然后經過‘偽基站’或‘釣魚’短信等方式發送進來,受害者一旦點擊裝置后手機便會中毒。不法分子很容易就能獲取被害者手機中短信、通訊錄、手機號碼等信息,從中乘機竊取銀行卡賬號、密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再經過木馬攔截銀行考證碼,盜取賬戶資金。”禪城警方一名反詐騙民警引見說。
冒充名校招生詐騙
26日,警方向羊城晚報記者引見了一同私刻公章假借央級院校名義中止招生詐騙的案件。去年高考放榜后,小陳由于成果不理想,想找個出路,于是在網上尋覓相關招生信息。很快,她在網上查到一中央級大學秋季開放教育招生,覺得比擬稱心,就在網上與招生接線人員對話,并按接線員提示,到禪城祖廟路某寫字樓一家培訓機構報讀了該大學會計大專專業。當時該培訓機構預先收取了她800元報名費,同時開具了一張收款收據,收據印章為“××大學佛山工作站”。但小陳隨后向該大學咨詢所報專業開課時間時,被告知并沒能找到她的報名信息。小陳隨后報警。
警方隨后對該培訓機構中止突擊搜索,據兩名嫌疑人交代,他們先在高檔寫字檔租用場所,虛設所謂“師大”教育培訓機構,然后打著“中央××大學”幌子,仿制樹立看似合法的高校招生網站,出資中止網絡置頂推行招徠生源,最后私刻“廣東××大學佛山工作站”、“佛山市×教育科技培訓中心”等業務公章開出收據向報名學生收取學費。
應用高考施行的五類詐騙
26日,間隔今年高考只剩十來天的時間,禪城警方對外發布了五類應用高考施行詐騙的立功類型,提示考生及家長留意。
1、販賣“高考答案”詐騙
騙子們抓住考生急于經過考試的心理,經過各類途徑向考生、家長兜售考題答案,通常全套價錢在幾千到幾萬元不等,騙取錢財后即失去聯絡。
2、以“專長生加分優惠”誘騙
騙子們稱能辦理藝術、體育、小語種等各類“專長生”加分,還會若無其事地央求考生提供“專長生”資歷證書,以此騙取錢財。致使還會冒充高校招生辦工作人員,租用辦公地點、考試場地,設立小語種、藝術類提早招生考試現場,私自組織考試,騙取考試費和錄取費。
3、打“軍校”招生幌子詐騙
詐騙者謊稱控制有軍事院校或國防生“內部招生指標”,偽造部隊招生文書、印章,向考生家長詐取錢財。
4、“特殊招生類型”詐騙
騙子們應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委培生”、“學院獨立招生”等政策,誤導家長們能夠降分錄取,致使不用高考成果自主選拔學生,從而騙取幾萬致使幾十萬元錢財。
5、以高考為由頭的“木馬”詐騙
詐騙者向考生和家長發送帶有木馬鏈接的短信,或是在網站上設置一個誘騙性的木馬鏈接,只需點進去之后,木馬程序便植動手機,獲取關聯銀行卡等信息,經過攔截獲取支付考證碼,經網購消費變現或經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紅包轉賬提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