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你將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主要培養的是中西醫臨床人才,以及從事中西醫科研和教育的人才。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較高的人文、科學和職業素養,系統掌握中西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進行中西醫結合診療的能力,能夠在醫學相關領域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中西醫復合型人才。
整個培養體系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注重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Q2:你將要學習哪些內容?(專業的培養體系)
主干課程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中醫骨傷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等。
Q3: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習的難點及解決方式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將中醫與西醫的優勢進行互補,取長補短。中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講究整體觀念,三因制宜;西醫借助儀器檢查、西藥及手術治療等,起效快,療程短,能較快消除病因及緩解癥狀。中、西醫各有所長,從某種程度上發揮著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可起到將兩種治療效應相疊加的作用,具有其獨到的優勢。如何將中醫與西醫很好的結合起來,是本專業學習的難點。在理論課的講授上除中醫和西醫各自優勢特征的講授外,我們更重視中西醫結合思維的闡釋,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等課程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執業中醫師與臨床執業醫師進行授課。在見習、實習過程中重視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以實現中西醫的優勢互補,增強治療效果。
Q4:你為什么要報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專業發展前景與人才需求)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在傳授傳統中醫學理論的同時,加強對西方現代醫學新成就、新技術的學習,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順應中醫藥進入世界醫療主流體系的趨勢,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該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夠掌握中西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可以從事醫藥衛生行業的醫療、科研、教學、社區保健、衛生防疫、衛生行政事業管理等工作。尤其是隨著國民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的確立,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良好,在廣闊的醫療市場中可大有作為。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報考臨床醫學各專業、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及中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可在各級各類醫院、高等醫學院校、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有關科研院所從事西醫、中西醫結合或中醫專業醫療、教學、管理、科研等工作。
Q5:你為什么選擇我校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與其他中醫藥院校相比,我校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優勢與特色
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是山東中醫藥大學設立最早的傳統優勢學院,是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高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是我校醫學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任務的主要承擔者。
學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不斷加強教學基本建設,積極推進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現有4個本科專業,有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1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試點專業1個,山東省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2個,山東省本科高校專業發展支持計劃重點建設專業1個;建有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群1個,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雙語示范課程1門,省級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特色課程9門;主編、副主編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教材32部,國家級優秀教材3部,省級優秀教材5部;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獎。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2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西醫結合2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權點,是國家中醫及中西醫結合高等人才的培養基地。
學院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為山東省乃至全國重要的中醫藥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基地。下設的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微循環實驗室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有共聚焦纖維鏡、流式細胞儀等一批先進的實驗設備。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目前,承擔“973”、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36項。
Q6:暢所欲言議專業——大家心中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名教授心中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作為具有30多年教齡的一線教師,我一直從事自己心儀的教學及科研工作,工作著并且快樂著!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是我校的優勢專業和重點專業,從第一批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跨入我校大門以來,我目睹該專業的成長、參與該專業的建設,師生們辛勤的耕耘,共同的努力,換來今日令人欣慰的碩果。借此由感而發,談談自己對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認識:
首先,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將中醫與西醫的優勢進行互補,取長補短。中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講究整體觀念,個體差異,因人施治,通過望、聞、問、切進行辯證施治;西醫借助儀器檢查、西藥及手術治療等,起效快,療程短,能較快消除病因及緩解癥狀。中、西醫各有所長,從某種程度上發揮著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醫結合可起到將兩種治療效應相疊加的作用,具有其獨到的優勢。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關鍵在于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將兩者結合,以發揮更大的優勢。通過中西醫結合互相取長補短,使中醫藥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走向世界,與世界接軌。
其次,培養中西醫臨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刻不容緩。中西醫結合工作無現成的道路可走,只有結合實際運用創新性思維模式來研究之。老一輩中西醫結合專家陳可冀院士、吳咸中院士等在中西醫結合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他們的探索為今后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思路。例如:利用人類基因組學為手段從更深入的生物學層面闡明中醫理論,將現代藥學的先進研究手段和傳統中醫對中藥應用理論指導密切結合,闡明中醫藥作用的原理。繼續完善相關探索性工作,需要后繼有人,需要培養大量合格的中西醫結合創新型人才。挖掘年輕人的聰明才智和工作熱情,培養年輕人的執著和創新性思維的工作態度,使之積極投入到科學研究中,使之成為中西醫結合科研和創新的生力軍。
實踐證明,中西醫臨床療效顯著。當今許多醫家從中西兩種醫學的特點出發,探索、總結中西醫結合的臨床運用模式及相關理論。如張錫純主張“中西藥不相抵觸,應相濟為用,中藥治本,西藥治標”,而肖龍友、施今墨等則在治療西醫已明確診斷的疾病過程中逐漸確立了“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模式。來自臨床的實踐證明,病證結合的中西醫結合模式有非常好的臨床療效,其中,陳可冀院士的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吳咸中院士的通腑攻下法治療急腹癥研究以及陳竺院士的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等均為典范之作。
我校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始于1993年,至今已有23年的歷史,培養了大量的中西醫結合人才。而我校的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和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在中西醫結合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我國的中西醫臨床專業需要大批的有識之士, 我國的中西醫臨床專業需要大批的專業人才,我國的中西醫臨床專業發展需要你們。歡迎報考山東中醫藥大學中西醫臨床專業!期待著我們成為師生!中華民族的未來是屬于你們的!
——劉黎青教授,研究生導師,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術帶頭人,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我國“十一五”、“十二五” 全國行業規劃教材主編,我國衛計委“十三五”規劃教材主編,主編、副主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全國統編教材20余部,獲全國多媒體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山東中醫藥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在校生心中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之我見——
面向新世紀,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在傳授傳統中醫學理論的同時,加強了對西方現代醫學新成就、新技術的學習,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順應中醫藥進入世界醫療主流體系的趨勢,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我越發覺得自己要學的東西很多,要消化吸收的東西很多,這個專業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們要成為有貢獻的人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汗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的我已經是大四的學生了,馬上就要走上實習的道路,我必須熱愛祖國醫學事業,有為人民醫藥衛生事業而獻身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遵紀守法,遵守醫德規范;工作勤奮,積極進步,努力在實習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2012級 趙蕓蕓(省政府獎學金獲得者)
中西醫臨床醫學最吸引我的——
在臨床實踐中,如何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如何有機的結合中西醫療法的優勢,是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臨床上很多疾病采取中醫四診和西醫檢查結合、中西藥并用、西醫治療輔助針灸推拿等方法。中藥注射劑、中成藥與西藥并用也有很好的療效。不同疾病側重點不同,不同患者需求不同,治療時應該綜合各方面因素,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作為中西醫臨床專業的醫學生,更要努力提高對中醫理論知識的理解運用,對西醫知識的積累革新,總結反思中、西醫治療中存在的優勢和問題。多學習、多觀察、多實踐,通過實習等方式增加臨床經驗的積累,切實加強中西醫結合應用的意識,提高治病救人的能力,為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醫學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抓住機遇,克服困難,使中西醫臨床醫學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2級 代倩蘭(2014年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
中西醫結合是大勢所趨,但是這個結合不單單是指針對一個疾病用中醫和西醫兩種方法,這個結合還可以指中醫和西醫醫生之間的同心協作,不同醫療方法的配合,中藥與西藥的選擇搭配。中醫與西醫兩大不同學術思想的融合,都會顯示出“結合”的極大優勢。并且對于一個患者來說,中醫和西醫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病人不管誰的歷史更悠久,誰的理論更科學,誰治好病,他們就信誰。所以對于我們來講,不要太糾結于形式上的東西,踏踏實實學習,盡全力掌握好所學知識并學著在臨床上運用它。
——2013級 劉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