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你將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眼視光醫學專業歸屬于臨床醫學類,主要培養具有完整的臨床醫學教育背景,同時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視光學的知識與技能,服務眼健康醫療領域的眼視光醫師。畢業生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可通過報考國家執業醫師考試獲取臨床醫師資格,成為臨床執業醫師。我們在培養中設置了通識教育課程模塊,為學生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設置了基礎醫學模塊和臨床醫學模塊,培養學生臨床診療能力;設置了眼科與視光學模塊,特色培養學生的眼科和視光學疾病診療以及視覺矯治的知識和技能;此外,我們還設置了許多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單獨設置的實驗課程,臨床技能實訓、視光學技能實訓,見習、實習以及綜合社會實踐、創新訓練等內容,不斷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整個培養體系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注重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Q2:你將要學習哪些內容?(專業的培養體系)
主干課程包括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眼視光學理論和方法、眼視光應用光學、眼科學基礎、雙眼視覺學、角膜接觸鏡學、眼科學臨床、屈光手術學、低視力學、斜視弱視學等。
以培養畢業生崗位勝任力為目標,我校的眼視光醫學專業培養體系包括以知識培養為目標的理論課程體系、以技能培養為目標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以素質培養為目標的綜合課程體系三個方面。
以知識培養為目標的理論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由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三部分組成,做到了“三個打通”與“三個不斷線”,即通識教育課與同學制專業盡量打通,學科基礎課與相關學科(臨床醫學、眼科學、視光學)盡量打通,專業課與同類專業(臨床醫學、眼視光學)盡量打通;理論教學階段德育教育不斷線,外語教學不斷線,體育教學不斷線。
以技能培養為目標的實踐課程體系,以臨床技能訓練為基礎,以眼科學和視光學技能訓練為重點,以“課程實驗、見習、實習、實訓、職業培訓”反復實踐為手段。學生在理論課程學習的同時,通過適量的實驗、課程見習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對臨床技能和視光學技能的初步體驗;在實習階段,通過臨床實習具備各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診斷和處理能力;通過專業實訓、專業實習掌握眼科特殊檢查技能,能夠開展視功能評估和康復;另外,通過職業培訓熟練視覺矯治技能。
以素質培養為目標的綜合課程體系,是人文課程、創新訓練和社團實踐“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和職業素質的培養。人文課程不僅包括教育部規定的“兩課”,還包括醫學史、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等國外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創新訓練活動包括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項目、創業教育、學科競賽訓練等,學生也可以根據興趣加入教師的科研項目進行系統的訓練。同時,我校設有學生社團組織“視光愛眼協會”,以專業服務為特色,已學生為主體,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有效途徑。學生還可以參加醫學院(附屬醫院)組織的各種“防盲治盲”公益活動,經受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術的雙重培訓。
Q3:眼視光醫學專業學習的難點(學習的難點以及解決方式)
眼視光醫學是一門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上學習眼視光學和相關檢查、治療技術等相關知識的綜合性學科;是將現代光學技術和現代眼科學相結合,運用現代光學的原理和技術解決視覺障礙的新興交叉學科。這就需要學生不僅掌握眼科臨床知識和技能,也同時掌握復雜而專業的視光知識及視光疾病的診治。因此,我們開設了《眼科學基礎》、《眼視光理論和方法》、《眼鏡學》、《雙眼視覺學》和《眼科學臨床》等課程,推進醫學基礎、眼視光學與臨床課程整合;強化臨床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基層見習,嚴格臨床實習過程管理;穿插組織學生進行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參加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項目、參加學科競賽、挑戰杯等學術或科技競賽活動,幫助學生完善眼視光知識結構,形成綜合性臨床思維。
Q4:你為什么要報眼視光醫學專業?(專業的發展前景與人才需求狀況)
社會的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對視覺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眼保健越來越重視。近年來,我國眼科的疾病譜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更多的病人同時患有眼科和視光學疾病,且患病率已居世界首位。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防盲治盲工作,開展了多種防盲治盲項目。社會的發展需要大批優秀的眼視光醫師,以保護人們的視覺健康為主要任務,不僅掌握眼科臨床知識和技能,也同時掌握復雜而專業的視光知識及視光疾病的診治,在完成眼科基本疾病的檢查診療工作同時,能通過配鏡處方、視功能訓練、光學及藥物等方法來診斷、治療和預防相關視光學疾病,全面提高人們的視覺質量。國內的眼視光醫師的極度缺乏,培養大批優秀的眼視光醫師具有巨大的社會需求。
眼視光醫學專業作為國家特設控制專業,長期以來國內僅有1所醫學院校設立,人才培養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開辦眼視光醫學專業培養眼視光醫師已成為社會和高等醫學院校的共識。自2012年該專業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版)以來,國內醫學院校紛紛爭相申報,一直未獲批準。2016年申報眼視光醫學專業的院校高達11家,教育部僅批復了4家,我校是其中之一。眼視光醫學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Q5:你為什么選擇我校眼視光醫學專業?(專業的優勢與特色)
我校是山東省率先開展眼視光學高等教育的學術機構。2005年開始設立眼視光學專業,2012年眼視光學專業成為首批山東省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專業,2013年成為山東省特色專業, 2015年設立中西醫臨床醫學(眼視光醫學方向)本科專業,同年申報眼視光醫學專業并獨立設置眼科與視光醫學院。
眼科與視光醫學院與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眼科研究所實行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學院教學條件優越,是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單位、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常委單位,也是山東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分會、山東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單位,以及山東省防盲辦公室、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掛靠單位,擁有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特聘教授崗位、國家級首批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級視覺三級實驗室,以及山東省重點學科、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校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預防、培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眼科基地。
眼視光醫學專業擁有知識結構高、解決臨床疑難復雜問題能力強、科研水平突出、在國內眼科界具有較高影響的“雙師型”專兼職教師團隊。現有專業教師64人,副高以上21人,博(碩)士研究生導師7人,全部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學科帶頭人在國內眼內外眼科與視光學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0余項,其中國家科技部重大科研項目、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子項目、國家衛生部行業科研重大專項等國家級項目12項,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省級科研項目18項,在SCI收錄期刊及國家級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60多篇,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局級科技成果獎勵26項次。
本專業還設有“視光之星”優秀新生獎學金,用以獎勵有志于眼視光事業的優秀新生。
Q6:暢所欲言議專業——名教授心中的眼視光醫學專業
名教授心中的眼視光醫學專業——
目前,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眼健康問題十分嚴峻。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達50%-80%,全國近視眼人數已近4億,居世界首位,可以說近視已成為我國的“國病”。國人的視覺健康,一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和民生工程,WHO把未矯正屈光不正納入2014-2019眼健康行動計劃,我國也將其列入“十二五”、“十三五”(草案)防盲規劃。
再看山東省的狀況。根據2013年開展的青少年視力低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省小學生近視患病率近40%,初中近70%,高中生已逾85%。視力低下不僅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和擇業,甚至可能因嚴重并發癥而導致失明。近年來,我省的眼視光事業發展迅速,在國內外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經過多年的有力嘗試和不斷探索,建立了綜合性防治體系,使全省青少年近視率首次出現下降8%—10%。實現了“治假、防真、控加深”的防治目標,視力低下防治工作進入規范化、系統化的階段,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山東模式”。
青少年近視防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各界以及眼科、眼視光、眼鏡等行業的齊心協力,最終實現降低青少年視力低下患病率,改善青少年視覺健康的整體水平,功在當代,造福千秋。
目前,我國眼視光行業依然存在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相對薄弱、行業機構門檻不高、服務能力欠缺不能滿足國人的視覺健康需求等現狀。因此,培養專業人才變得迫在眉睫。社會迫切需要大量的眼視光醫生做眼科疾病篩查、眼科特檢、驗光配鏡、視覺矯治和康復治療工作,而這些工作中首先要進行眼病篩查,在檢查和隨后的治療中也需要采取必要的醫療手段,因此需要具有醫學資質。
將眼科學和視光學融合而成的眼視光醫學是我國眼視光學界的創新模式,最早在溫州醫科大學開始實踐,經過10多年發展至今才首次開放包括我院在內的4所醫科類專業院校主辦國家特設控制專業五年制眼視光醫學專業。
新的眼視光醫學專業的建立將極大彌補我國眼視光人才結構中高級人才不足的短板,使眼視光醫師與中專、大專、本科教育培養的各級專業人員共同構建更加合理的眼視光人才梯隊,滿足我國社會各種層次的眼保健服務的需求。
——畢宏生教授,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眼科與視光醫學院院長、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眼科研究所所長、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主任。從事眼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白內障、屈光及中西醫結合眼病的臨床及研究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任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客座教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眼科分會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常委及白內障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常委、山東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和山東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視力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眼視光與眼鏡協會會長。先后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首屆中國眼科醫師獎、中華眼科學會獎、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衛生系統杰出學科帶頭人、感動山東十佳健康衛士、山東省十佳醫師、山東省十大慈善之星、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并榮立山東省二等功、三等功各兩次。兼任《國際眼科雜志》、《中華眼科雜志》、《中華眼視光與視覺科學雜志》、《中國實用眼科雜志》、《眼科》等雜志常務編委、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