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院
咨詢電話:(028)87092261/87092156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1960年成立政治經濟學系,在全國財經院校中率先招收政治經濟學專業的本科生。1982年政治經濟學專業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碩士學位授予點,1984年被批準成為全國第二批、全國財經類院校第一批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授予點。1992年政治經濟學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校首批省級重點學科。1998年教育部批準在我校設立“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由經濟學院承建。2001年政治經濟學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理論經濟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以來經濟學專業相繼榮獲四川省和教育部“特色專業”,2008年被批準建設“國家級經濟學創新型人才培養試驗區”,政治經濟學課程相繼被評為四川省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政治經濟學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學院目前設有經濟學(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班)1個本科專業,設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經濟史、發展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等7個碩士專業,設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經濟史、國民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和國防經濟等8個博士專業,1個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
學院現有教職工68人,有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人,有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和后備人員、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優秀專家等學術帶頭人6人,有博士生導師20人,院外兼職博士生導師21人,教授26名。
學院積極推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莫斯科大學、臺灣淡江大學等設有合作培養學生項目,在悉尼設有學生海外實習基地。
五十多年來經濟學院累計培養本科生3000余人、碩士生800余人、博士生200余人,博士后流動站出站20余人。畢業生主要工作在經濟建設和金融等領域,已成為社會的領導者和中堅力量。
經濟學(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班 )
1998年我校入選教育部在國內重點高校擇優建立的13個“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以下簡稱“基地”),2003年被教育部評為優秀“基地”。
培養目標:經濟學基地主要培養一批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經濟學基礎理論功底寬厚,專業知識豐富,掌握并能熟練運用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熟悉中國經濟運行與改革實踐,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應用實踐能力,適應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系統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具有較強的經濟工作實踐能力,掌握經濟學科學研究的方法。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2.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練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了解部分經濟學前沿領域知識和動態。
3.能夠熟練地運用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的理論和研究工具,對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利用,能夠撰寫規范的經濟學論文。
4.熟悉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實際,能夠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對現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論證和研究。
5.熟練掌握英語、數學、計算機領域的相關知識,具有英語閱讀交流能力、數學分析能力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
6.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協調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具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創新能力。
7.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現代科學技術以及藝術等方面較好的修養,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專業特色:本專業理論與實踐并重,將專業學習與綜合素質培養有機結合,依托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經濟學創新型人才培養試驗區”,探索本科——碩士貫通培養,學校優先推薦基地優秀學生免試直升碩士研究生。2007年開始選拔一部分基地學生以本碩博連讀模式打造理論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臺。
核心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貨幣金融學、會計學、財政學、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經濟學說史、新制度經濟學、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世界經濟、邏輯與批判性思維、溝通與寫作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畢業生去向:在國內攻讀碩士學位;赴歐、美等國外高校繼續深造;在政府經濟管理部門、銀行、金融機構、公司等從事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