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簡介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為拓展品牌,充分利用優質資源,滿足國家對應用型傳媒與藝術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與南京美亞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經教育部批準于2004年創辦的四年制、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
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美亞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蒲樹林先生為學校創始人并任南廣學院董事長。中國傳媒大學原副校長高福安教授任南廣學院校長。學校座落于國家地質公園——南京方山風景區南麓,規劃用地1660畝,一期校園規劃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是集求學研習、藝術展演、傳媒實踐為一體的現代化、園林式校園。
學校堅持“大傳播、全媒體、應用型、創新性”的辦學理念,設有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攝影學院、戲劇影視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文化管理學院、傳媒技術學院10個二級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部。開設了基本覆蓋傳媒與藝術領域的47個本科專業。其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為江蘇省“十二五”時期重點建設專業。
學校擁有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師資隊伍,重視創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面向傳媒與文化藝術領域、培養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社會責任感、全媒體視野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已超12000人。師生實踐創新活躍,成果豐碩。辦學12年來,在國內外各類專業賽事上屢創佳績,獲各類獎項1000余項,其中國際范圍150余項、國家范圍400多項。已為社會輸送了九屆兩萬多名畢業生,年均就業率達98%以上。據江蘇省教育廳委托第三方數據調查機構調研發布的《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預警和重點產業人才供應報告》顯示,我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指數”、“畢業時掌握的創新能力水平”、“就業現狀滿意度”、“職業期待吻合度”、“愿意推薦母校的比例”五項指標,居江蘇省民辦、獨立院校第一。其中,“就業競爭力指數”連續六年蟬聯第一。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國際化辦學,與30余所國外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已有近千名畢業生考入海內外高校深造。學校重視產學研協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與國內傳媒與文化藝術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面向未來,學校正朝著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傳媒類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不斷邁進。
2017年我校12個 “專轉本”專業共計劃招收學生600名。
二、2017年“專轉本”招生專業及計劃(600人)
院校代號 | 院校名稱 | 專業代號 | 專業名稱 | 招生 類別 | 專業 代碼 | 學科門類 | 學科門類名稱 | 計劃數 | 學費 | 備注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1 | 漢語言文學 | 文史類 | 050101 | 05 | 文學 | 40 | 14000 | 5105農林管理類、5602城鎮規劃與管理類、5605工程管理類、5607房地產類、6104包裝印刷類、62財經大類、6401旅游管理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媒大類、6801公安管理類、6802公安指揮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2 | 文化產業管理 | 文史類 | 120210 | 12 | 管理學 | 50 | 14000 | 5105農林管理類、5602城鎮規劃與管理類、5605工程管理類、5607房地產類、59電子信息大類、6003安全類、6104包裝印刷類、62財經大類、6305衛生管理類、64旅游大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媒大類、6801公安管理類、6802公安指揮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3 | 新聞學 | 文史類 | 050301 | 05 | 文學 | 30 | 14000 | 52交通運輸大類、53生化與藥品大類、55材料與能源大類、56土建大類、58制造大類、59電子信息大類、61輕紡食品大類、62財經大類、63醫藥衛生大類、64旅游大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播大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3 | 新聞學 | 理工類 | 050301 | 05 | 文學 | 30 | 14000 | 52交通運輸大類、53生化與藥品大類、55材料與能源大類、56土建大類、58制造大類、59電子信息大類、61輕紡食品大類、62財經大類、63醫藥衛生大類、64旅游大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播大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4 | 網絡與新媒體 | 文史類 | 050306T | 05 | 文學 | 30 | 14000 | 52交通運輸大類、53生化與藥品大類、55材料與能源大類、56土建大類、58制造大類、59電子信息大類、61輕紡食品大類、62財經大類、63醫藥衛生大類、64旅游大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播大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4 | 網絡與新媒體 | 理工類 | 050306T | 05 | 文學 | 30 | 14000 | 52交通運輸大類、53生化與藥品大類、55材料與能源大類、56土建大類、58制造大類、59電子信息大類、61輕紡食品大類、62財經大類、63醫藥衛生大類、64旅游大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播大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5 | 廣告學 | 文史類 | 050303 | 05 | 文學 | 30 | 14000 | 52交通運輸大類、53生化與藥品大類、55材料與能源大類、56土建大類、58制造大類、59電子信息大類、61輕紡食品大類、62財經大類、63醫藥衛生大類、64旅游大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播大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5 | 廣告學 | 理工類 | 050303 | 05 | 文學 | 30 | 14000 | 52交通運輸大類、53生化與藥品大類、55材料與能源大類、56土建大類、58制造大類、59電子信息大類、61輕紡食品大類、62財經大類、63醫藥衛生大類、64旅游大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播大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6 | 數字媒體技術 | 理工類 | 080906 | 08 | 工學 | 50 | 15000 | 5406測繪類、5601建筑設計類、5604建筑設備類、5801機械設計制造類、5901計算機類、5902電子信息類、6602教育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理工類 | 080901 | 08 | 工學 | 30 | 15000 | 5503 電力技術類、5406測繪類、5601建筑設計類、5604建筑設備類、5801機械設計制造類、5802自動化類、5901計算機類、5902電子信息類、5903通信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8 | 動畫 | 藝術類 | 130310 | 13 | 藝術學 | 50 | 18000 | 5601建筑設計類、5901計算機類(590109圖形圖像制作、590110動漫設計與制作可報、590118三維動畫設計)、6102紡織服裝類(610205紡織藝術設計、610206紡織品裝飾藝術設計可報)、6104包裝印刷類(610401包裝技術與設計可報)、6602教育類(660210美術教育可報)、6701藝術設計類、6703廣播影視類(670305影視動畫、670306影視廣告可報)。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09 | 攝影 | 藝術類 | 130404 | 13 | 藝術學 | 50 | 16500 | 5206港口運輸類、54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56土建大類、59電子信息大類、60環保、氣象與安全大類、6102紡織服裝類、6104包裝印刷類、62財經大類、64旅游大類、65公共事業大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媒大類、68公安大類、69法律大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10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類 | 130502 | 13 | 藝術學 | 70 | 16500 | 5601建筑設計類(560105環境藝術設計可報)、5901計算機類(590109圖形圖像制作、590110動漫設計與制作可報)、6602教育類(660210美術教育可報)、6701藝術設計類、6703廣播影視類(670305影視動畫、670306影視廣告可報)。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11 | 產品設計 | 藝術類 | 130504 | 13 | 藝術學 | 30 | 16500 | 5601建筑設計類(560105環境藝術設計可報)、5901計算機類(590109圖形圖像制作、590110動漫設計與制作可報)、6602教育類(660210美術教育可報)、6701藝術設計類。 |
1925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12 | 廣播電視編導 (電視編導) | 藝術類 | 130305 | 13 | 藝術學 | 50 | 18000 | 5105農林管理類、5601建筑設計類、5602 城鎮規劃與管理類、5901計算機類、62財經大類、64旅游大類、6501公共事業類、6502公共管理類、66文化教育大類、67藝術設計傳媒大類、6801公安管理類、6901法律實務類。 |
三、報名考試方式
1.選拔對象為列入國家普通招生計劃,經江蘇省教育考試院按規定程序正式錄取的,在本省各類普通高校的??迫昙壴诩畬W生。
2.報名時間在2017年1月上旬。申報“專轉本”的學生報名資格審核、報名信息采集、填報志愿等工作,由考生所在推薦學校按省教育廳、省教育考試院有關文件規定和要求組織實施,我校為接收學校,不受理上述報名相關事宜。
3.“專轉本”報名、考試、錄取工作均由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統一監督。
4. 考試時間為2017年3月18日。
四、錄取原則
1.省教育考試院根據“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投檔原則按考生平行志愿投檔,我校根據省考試院公布的計劃和考生志愿,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
2.對??扑鶎W專業要求、專業基礎課不符合我校招生要求的考生,不予錄取。
3.“專轉本”新生錄取名單由省教育考試院通過適當形式向社會公布。
4.“專轉本”擬錄取名單由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審核備案后形成錄取考生名單,加蓋省教育考試院錄取專用章,以此作為考生被正式錄取的依據。
五、培養方式
1.“專轉本”新生需憑專科畢業證書和錄取通知書等材料到校辦理入學手續,未取得??飘厴I證書的“專轉本”學生,我校不辦理入學手續。
2.“專轉本”學生統一轉入我校本科三年級學習,學習時間為兩年。
3.“專轉本”各專業均獨立辦班學習。
4.“專轉本”學生入學后,單獨設置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計劃。
六、學籍管理與就業
1.“專轉本”學生不得轉專業或轉學。
2.“專轉本”學生除國家和江蘇省有明確規定的,享受與我校本科生同等待遇。學生畢業后,畢業證書內容按照國家規定填寫。頒發國家承認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畢業證書;按照教育部《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規定,對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士學位。
3.“專轉本”學生畢業時,按國家有關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政策執行。
七、專業介紹
● 漢語言文學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傳媒與文化藝術領域,培養在各級企事業單位從事公文寫作、宣傳組織、協調溝通、公關策劃等工作,具有良好人文素養、語言文字功底與溝通表達能力,熟悉秘書行業相關政策與法規,了解傳媒行業特征,同時具有傳播學、管理學知識與業務基礎,具有復合知識結構、較強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及高級文秘方向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漢語語言文化、秘書實務、社交禮儀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在傳媒領域、企事業單位進行文秘、策劃、企宣等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1.擁有扎實廣博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知識,掌握自然科學基本知識;掌握語言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理論;
2.系統掌握高級文秘方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信息獲取、分析和創造性整合能力;具有對文秘職業有關政策的理解和執行能力;熟練掌握文秘職業基本技能以及計算機和網絡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強;
3.具備較強的與文秘職業相關的法律知識,較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擁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4.英語四級以上,在聽、說、讀、寫方面具有較高水平,能夠承擔文秘職業相關的對外交流工作;
5.具有相應的社會調查研究和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初步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三)核心課程
中外文學精品導讀、秘書學概論、公文寫作與處理、檔案管理、管理學原理、秘書綜合實訓、交際與口才。
● 文化產業管理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傳媒與文化藝術領域,培養具有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理論知識和和人文社科基礎,熟悉會展活動組織和會展經營管理理論、方法與技能,具備較強社會調研、創意策劃、溝通表達、資源整合和創業創新能力,能在會展及相關行業從事組織、策劃、管理、營銷等工作,具有復合知識結構、較強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掌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兼有管理類和文化產業類學科交叉優勢;
2.掌握從事文化產業管理領域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夠在國際和國內的會議、展覽、節慶、賽事等大型活動中從事策劃和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
3.具有對文化產業政策的理解與執行能力,掌握國家對會展及相關行業的政策與法規;
4.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及表達能力,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5.具備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和初步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三)核心課程
文化產業概論、文化市場營銷學、文化資源學、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關系學、媒體策劃與營銷、會展理論與實務、會展經營與管理。
● 新聞學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強烈的新聞敏感和社會責任感、科學的思維方法、寬廣的人文社科基礎、系統的新聞理論和熟練的傳播技能,能夠在各類媒體從事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新聞實務以及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宣傳的應用型、創新型新聞傳播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聞傳播學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新聞采、寫、編、評、攝方面的全面訓練,具有在各類媒體和各種機構從事新聞傳播工作的專業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基本理論,能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獨立地觀察、分析各種社會現象;了解新聞傳播發展歷史、現狀和規律;具有對新聞傳播行業政策的理解與執行能力,了解國家新聞傳播行業有關政策與法規;
2.具備寬厚的人文社科理論基礎,以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學科基礎知識;
3.熟練掌握新聞采寫編評業務技能,具備全媒體應用能力和媒介融合素養;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具有較強的信息獲取、分析和創造性整合能力;具備市場競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新聞職業道德,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5.具有從事新聞傳播學專業實際工作和學術研究的基本能力;
6.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讀寫能力,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三)核心課程
新聞傳播理論、傳媒倫理與法規、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網絡編輯、網絡專題策劃。
● 網絡與新媒體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各類網絡公司、傳統媒體的新媒體部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網絡宣傳部門,培養具有扎實的新聞傳播理論基礎、現代傳媒人職業素養、嫻熟的網絡傳播技能和新媒體編輯技巧,能夠從事新媒體內容創意策劃、新媒體營銷傳播和網絡輿情監測分析工作的應用型、創新型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聞傳播學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新媒體和網絡傳播的基本規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意、策劃、設計和制作技能。
1.了解新聞傳播理論前沿及新媒體發展動態,熟悉黨和政府關于新聞宣傳、互聯網傳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2.掌握寬厚的人文社科理論基礎,兼有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學科基礎知識;
3.掌握信息的采集、寫作、編輯、推廣等全方位技能,擁有新聞采寫編評的基本業務能力。認識新聞媒體和網站運作的基本現狀,掌握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熟練的計算機應用技術;
4.具有良好的新媒體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擁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5.具有從事新媒體領域實際工作和學術研究的基本能力;
6.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讀寫能力。
(三)核心課程
新媒體導論、新聞采訪寫作、網絡編輯與策劃、新媒體創意實務、輿情概論與案例分析、網站經營與管理、全媒體新聞實訓。
● 廣告學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各類媒體、廣告公司及企業與組織機構的相關職位,培養具備扎實的人文社科理論知識、開闊的現代傳媒職業素養、嫻熟的媒介營銷傳播技能,能夠從事市場分析、廣告策劃、文案寫作、創意制作與媒體營銷等工作的應用型、創新型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廣告學、市場營銷學以及傳播學等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廣告策劃、創意、設計及制作的扎實訓練,具有在各類媒體、廣告公司及企業與組織機構等從事廣告工作的專業能力。
1.掌握新聞傳播學科和廣告學的基本理論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礎知識;熟悉國家關于廣告、新聞傳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熟悉中外廣告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規律及發展前沿;
2.掌握心理學、社會學、營銷學基礎理論知識;系統掌握媒介運營理論、廣告運作原理與基本知識;了解廣告創意、設計、制作和企業公關、宣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練掌握現代廣告媒體策劃、全媒體策劃營銷的專業技能;
3.擁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廣告職業道德,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5.英語聽、說、讀、寫四項能力能夠滿足廣告及傳媒業對英語交流的初步要求;
6.身心健康,積極向上,能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壓力應對自如。
(三)核心課程
廣告理論基礎、廣告創意與表現、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寫作、影視廣告實務、媒介策劃與營銷、大型活動策劃與組織、廣告綜合實訓
● 數字媒體技術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從技術探究和藝術表現的兩重角度研究新媒體,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培養基礎扎實、能適應新媒體和融媒體發展需要,在影視傳媒、數字媒體、虛擬現實(VR)等領域從事技術開發、軟件設計及應用、影視及游戲制作以及其他新媒體相關工作,具備影視特技、三維動畫、移動互聯網、虛擬現實(VR)、游戲編程等知識與技能,又兼具藝術創意能力的應用型、創新型復合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理、計算機、新媒體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數字媒體專業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在數字媒體、虛擬現實(VR)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1.掌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兼有計算機技術、廣播電視技術和數字媒體藝術的交叉優勢;
2.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數字視音頻處理和互動媒體軟件應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能夠進行應用程序開發、移動互聯網系統設計、虛擬現實和游戲編程等互動媒體、移動媒體軟件設計,以及動畫和電視節目制作,在新媒體領域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
3.具有對新媒體技術行業政策與法規的理解與執行能力,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4.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和英語讀寫能力,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藝術素質;
5.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核心課程
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媒體資產管理系統、虛擬現實技術、動畫設計與制作技術、數字影視合成技術、非線性編輯技術等。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在計算機技術、移動互聯網、廣電傳媒等相關領域從事計算機軟硬件、計算機網絡、移動互聯網等有關的設計、應用、開發、測試和維護工作,具有較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具備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網絡技術、新媒體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軟硬件、計算機網絡、新媒體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技能訓練,具有在信息技術產業和廣電傳媒行業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1.掌握計算機學科方面的基本理論,兼有移動互聯網和數字媒體技術的交叉優勢;
2.熟練掌握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綜合應用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系統設計和開發能力;了解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在傳媒行業的應用需求;了解計算機科學技術及新媒體技術的前沿與發展動態;
3.具有對計算機行業政策與法規的理解與執行能力,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4.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和英語讀寫能力,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科學素質;
5.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核心課程
計算機組成、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技術、JAVA語言程序設計、寬帶流媒體技術、動畫制作技術、游戲設計原理、媒體管理信息系統、Android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等。
● 動畫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方向面向二維、三維動畫設計制作公司、廣告公司、電視臺及通訊公司、網站、出版社等單位,培養具有扎實美術基礎,能夠從事動畫場景設計、原畫設計、分鏡頭臺本設計、動畫制作、三維造型基礎、三維角色動畫、三維燈光渲染及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下設一個專業方向—動畫設計與制作方向。
(二)培養要求
1.培養具有較好藝術修養、扎實美術基礎、了解動畫制作流程、掌握動畫制作技能,能夠從事影視動畫制作、動漫游戲設計、廣告制作及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2.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動畫素養;
3.培養學生有具有較好的英語水平,能進行英語信息的檢索、收集和分析;
4.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寫作能力。
(三)核心課程
動畫基礎、原畫設計、場景設計與制作、分鏡頭臺本設計、二維數字動畫、動畫制片管理、動畫短片創作。另開設定格動畫、動畫劇作、動畫精品研究等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近25門以及專家講座。
● 攝影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傳媒與文化藝術領域、各級電視臺與影視機構、平面媒體與出版單位、網絡媒體單位,培養具有攝影藝術的知識與技能,具備較強圖片攝影的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且符合時代發展與市場需求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具有扎實的文學、藝術功底,掌握應有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與科學常識;
2.具有較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能夠在專業領域的工作中靈活運用;
3.掌握美術相關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創作思維能力;
4.掌握攝影技術的基本原理,精通各種攝影技巧,熟練使用各種類型的圖片攝影相關設備;
5.熟悉各類型攝影的前期創作、后期制作、沖印流程,能夠獨立完成各種情況下的攝影任務。
(三)核心課程
攝影技術、攝影構圖、攝影用光、商業攝影、新聞攝影、藝術攝影、數碼暗房技術、攝影流派與發展、圖片市場運營等。
● 視覺傳達設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影視傳媒機構、報刊雜志社、廣告公司、設計公司等單位,培養能夠從事視覺傳達和廣告創意的策劃、設計、制作等工作,并具有一定藝術素養,熟悉設計原理和視覺傳播特點,掌握視覺傳達設計表現和實踐技巧,熟練使用計算機輔助手段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藝術設計方面的知識和理論,通過對設計思維、視覺設計方法和技能的訓練,培養具備廣告策劃、視覺設計、新媒體制作等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系統掌握視覺設計與廣告設計創作的專業技能和方法;
3.具有獨立完成設計調研、廣告策劃、視覺設計、新媒體設計、和多媒體制作能力,并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
4.了解國內外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動態;
5.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6.掌握一門外語;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核心課程
招貼設計、書籍設計、包裝設計、VI與品牌設計、信息與導向設計、多媒體互動設計等。
● 產品設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設計公司、產品制造企業、外貿進出口公司、文化傳播公司等相關單位,培養具有扎實的產品設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較強實踐能力,掌握創新設計與改良設計方法,熟練使用手繪表現、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夠在相關單位從事產品造型設計、交互設計、體驗設計等工作的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產品設計方面的知識和理論,通過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產品設計方法和技能訓練,培養品牌策劃、產品設計、交互設計、市場推廣和流程管控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掌握產品設計與創作的專業技能和方法;
3.具有獨立完成設計調研、品牌策劃、產品設計、交互設計、市場推廣和流程管控的能力,并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
4.了解國內外產品設計的發展動態;
5.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6.掌握一門外語;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核心課程
人機工程學、設計調研方法、初(高)級建模渲染、產品系統設計、創新性產品設計、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等。
● 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導)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在傳媒與文化藝術領域,具有新聞傳播學與藝術學的復合知識結構、掌握影視傳播的基本理論與影視節目制作的專業技能,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從事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節目策劃、編導與制作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影視節目制作基本訓練,具有在廣播電視新媒體、傳媒機構等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1.掌握藝術學科和文學專業基本理論,兼有藝術學和新聞傳播學的交叉優勢;
2.熟練掌握廣播電視新媒體節目策劃與制作的基本技能,能夠運用影像敘事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節目策劃、采訪、寫作、編導,具有在影視編導工作中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強;
3.具有對傳媒行業政策的理解與執行能力,掌握國家傳媒行業有關政策與法規;
4.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和英語讀寫能力,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良好的身體素質;
5.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學術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核心課程
新聞理論、電視新聞、導演藝術基礎、新聞采訪、紀實寫作、非線性編輯、畫面編輯、節目創意與策劃、影視紀實作品創作。
八、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南京市江寧區科學園弘景大道3666號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招生辦
郵 編:211172
聯系電話:025-86179886、86179887、86179888(傳真)。
網 址:www.cuc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