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依據
根據《莆田市“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專項規劃》,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重大工作部署,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為出發點,確定我市緊缺急需人才引進的主導方向。是在分析我市現有人才資源數量、質量、結構、分布狀況,廣泛征集人才需求信息和征求各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我市產業機構情況提出的。
二、《目錄》的基本情況
1. 所涉領域:涉及我市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工藝美術、高端裝備、醫療健康、電子信息、制鞋、信息經濟、科研教育、文化體育、城鄉建設、現代物流、能源電力等13個主要領域。
2. 主要崗位:含醫療醫技、汽車制造、新能源開發生產、農業科研等緊缺急需人才涉及的主要崗位共66個,涵蓋了外科學、分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等256個專業。
3. 條件把握:一般要求學歷方面碩士學位以上研究生,職稱方面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能力方面有較強研發能力和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年齡方面在45周歲以下。比如醫療衛生領域要求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高的業務水平。能源電力領域要求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年齡在45周歲以下、有較強研發能力和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科研教育領域要求博士研究生45周歲以下(碩士研究生40周歲以下)、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
三、 編制原則
1、突出指導性。旨在引導人才向我市重點產業、行業項目、專業領域、學科流動。
2、體現科學性。根據產業、行業、領域和崗位不同情況,從實際要求需要出發,提出引進緊缺急需人才的原則條件要求。
3、把握差異性。因地制宜,體現對山區、欠發達地區的扶持。
4、注重實效性。立足當年,適度超前,根據需要適時調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