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年的事考的題目,不難發現貫徹執行在未來考試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重。同時,這一題型的考察形式相對靈活,會測查考生對于不同文種的把握。但在實際考試之中,很多考生對于作答貫徹執行題一直不得要領,中公教育專家將針對考生在備考貫徹執行題目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析,助力考生一舉成功。
一、全面了解,做好日常積累
申論備考過程中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原則,那就是答案來自于給定材料之中。貫徹執行題亦然。但是貫徹執行題也存在一些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不同的貫徹執行的文種會涉及不同的格式,而這部分內容是無法從材料中獲取的。所以,在備考貫徹執行題的時候,可以多多關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文種及其格式。比如,在以往的考試中經常會出現對“講話稿”的考察,那考生就可以回憶與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過的涉及“講話稿”的內容,不至于在面對考試時完全不知道該從何入手。
二、準確審題,做好材料提煉
雖然貫徹執行題可能會涉及一些文種格式與內容的積累,但是總體作答內容仍然是圍繞材料內容展開。所以,在作答過程中,考生仍要忠于題干與材料內容。比如,在以往考試中出現過“編者按”這一文種。很多考生并不清楚什么是“編者按”,在作答過程中不知所從。但是,在題干與小字要求中已經明確指明要體現“先進人物的精神實質”,所以在作答過程中,考生只需根據先進人物事跡提煉其中體現的精神實質即可。
三、關注細節,做好全面把握
貫徹執行題除了會在題干中給出一定的內容要點的提示,同時也會在題干中給出一定的細節性的要求。比如,部分題目會在題干中明確要求“格式規范”,這種情況下,考生就必須思考既定文種的格式要求是什么;部分題目中會在小字要求中明確要求“語言規范、有感染力”,這種情況下,考生就必須注意語言與詞語的選擇,盡量選擇一些諸如比喻、排比的表達方式。諸多細節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考生整體的答題分數,所以眾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多關注細節要點,從而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