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碼、名稱:625 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
專業類別:■學術型 □專業學位
適用專業:科學技術哲學
一、基本內容
1.緒 論
哲學及其對象和性質;哲學的思維特點;哲學的社會功能;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黨性;哲學中的基本派別及其歷史形態;哲學史上兩個對子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科技革命;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
2.世界的物質性
哲學物質觀的形成與發展;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物質范疇在現代科學中的深化;運動、時間和空間;辯證唯物主義有關運動形式的理論;辯證唯物主義的時空觀;物質形態的結構與層次;人和自然的統一;在世界統一性問題上各種哲學觀點的分歧;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
3.人類意識
意識形成過程中的三個決定性環節;勞動在意識形成過程中的決定作用;人類意識的神經生理基礎;意識的本質;意識的基本結構;人工智能和人類意識活動;人工智能產生和發展的哲學意義;人類意識的社會實踐性質;意識的基本特點;意識的能動作用
4.世界的普遍聯系和發展
普遍聯系原理及其實踐意義;聯系的條件性;聯系的系統性;唯物辨證發展觀及其主要內容;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現實世界發展的方向性;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性;唯物辯證法的決定論原則;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5.聯系與發展的基本規律
質、量、度;度的辨證原理;量變質變規律及其復雜性;矛盾及其對立和同一的關系;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分析法與系統分析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辨證的否定觀;否定之否定規律
6.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因果聯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證關系及其意義;現實和可能及其辨證關系及其意義;可能向現實轉化的過程與條件;內容和形式的辨證關系及其意義;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7.實 踐
實踐的本質;科學實踐觀的建立及其意義;實踐是人類存在的根本方式;實踐的主要特征、基本形式和運行機制;實踐活動的系統結構;實踐主體與實踐客體的相互作用
8.認 識
認識的本質;認識和實踐的關系;認識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關系;認識過程的反復循環和無限發展原理及其意義
9.辨證思維的形式和方法
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的一致;辨證思維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斷、推理);假說和理論的區別與聯系;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邏輯和歷史的統一;辨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思維方法
10.真理與價值
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問題上實踐標準的辯證法;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特征;價值評價;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及其辨證統一
二、考試要求(包括考試時間、總分、考試方式、題型、分數比例等)
1. 考試時間:180分鐘
2. 總分:150分
3. 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4. 題型結構:名詞解釋、簡述或判斷分析、問答或材料分析
三、主要參考書目
蕭前、李秀林、汪永祥:《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第3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