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直接面向市場和生產第一線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以“立足地方、服務行業、扎根基層、適應發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的素質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為一體,使學生構建完善合理的知識、能力結構。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和化學基礎知識,掌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環境監測與質量評價、污染與防治、規劃與管理、生態等專業知識。具有本專業科研、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培養可在與環境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從事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學導論、環境化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物理性污染控制、環境監測、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生態學、基礎化學實驗、環境監測實驗等。
就業方向:在規劃部門、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職業技術學院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環境規劃、環境評價和環境監測等方面的工作。
化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化學、生物學、食品工程、食品安全與營養、食品分析與檢測等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領域內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工程設計及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控制、監督、執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課程設置: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儀器分析、食品微生物學、食品添加劑、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學、食品工藝學、食品分析與檢驗、專業外語、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高新技術、食品工廠設計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從事各類食品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質量控制、新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食品的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工作;食品質量監督、海關、商檢、衛生防疫、進出口等部門的產品分析、檢測工作;相關的國家機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工作等。
化學與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專業
礦物加工工程專業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稀有金屬、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物加工、工程設計、工程管理和礦物材料等領域的基本理論與專門知識,能在政府部門、規劃設計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科研機構、廠礦企業、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礦物加工、規劃設計、研究開發、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管理及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高等數學、無機化學、無機化學實驗、工程制圖、物理學、物理學實驗、分析化學、分析實驗、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實驗、電工電子技術、電工電子實驗、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有機化學、礦石及礦物學、礦石及礦物學、碎礦與磨礦、磁電選礦、浮選、重力選礦、礦物加工研究方法、礦物加工設計、浮選藥劑、礦物加工英語、燒結球團原理、礦物加工過程檢查與控制、礦業環境保護等。
就業方向:研究院所、大專院校、生產廠礦企業或政府機關等單位工作,主要從事礦物加工生產工藝設計、礦石可選性研究、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管理及教育等方面工作。
化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專業
化學專業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學素質,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掌握化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勝任化學及相關領域科研、教學及其他工作的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化工基礎、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化學教學論及實驗、學科論文寫作、天然產物化學等。
就業方向:化學專業通過“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的課程設置,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依托重點學科,通過學科之間相互滲透交叉,建立和發展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應用化學等與當地經濟建設聯系密切的應用性專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化學學科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及化學領域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工作。
化學與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專業
安全工程專業
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掌握危險化學品管理、礦山、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技術與管理、安全評價、防火防爆等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安全管理領域從事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技術管理、事故分析和災害預防與控制、安全教育與培訓等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安全工程技術人才。
課程設置:高等數學、無機化學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安全人機工程學、安全系統工程學、燃燒與爆炸理論、壓力容器安全技術、化工廠系統安全工程、工程熱力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物理實驗、電子電工實驗、礦山安全實驗、職業危害測試實驗室等。
就業方向:在工礦企業、國家機關、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技術管理、事故分析和災害預防與控制、安全教育與培訓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