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概況
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家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國。我國也提出了由目前的旅游大國向旅游強國轉變的宏偉目標,這對我國的入境與出境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涉外旅游市場迅速發展,很多旅游企事業單位對涉外旅游人才更加重視了,具有較好旅游管理基礎和外語能力的人,正成為旅游界爭相聘任的對象,懂外語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成了旅游界的寵兒。
北京城市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專科)創辦于1985年,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開始招收本科生。先后開辦了旅游管理(涉外旅游、涉外飯店、項目策劃與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旅游)、旅游管理(西班牙語、俄語、法語、德語)等方向,辦學層次涵蓋了專科、專接本及本科層次。經過29年的努力,我校旅游管理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師資力量的儲備、教學改革的探索、實踐教學的建設、國際合作的開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國家特別是北京地區旅游事業的發展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應用型旅游人才。2009年我校旅游管理專業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二、專業特色及優勢
“培養目標有特色、培養模式有特色、課程設置有特色、實踐教學有特色、第二課堂有特色”是我專業改革的目標。
流利的英語+扎實的旅游知識+熟練的崗位技能=現代旅游業精英人才,是本專業方向的培養特色。具體表現在:
強化外語教學
為彰顯本專業方向涉外的教學特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教學計劃中加大了英語課程的開設比重。除公共英語外,還增加了英語口語、旅游英語、北京導游英語等課程,使英語教學始終貫穿于本科四年的教學計劃中;同時堅持外教上課,使學生掌握地道的英語語言。除英語外,學部還利用外語專業,為學生開設第二外語,讓有興趣且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在掌握好英語的基礎上,有機會選學小語種,主要是日常聽說為主。
實行“雙證書”制度
旅游管理是應用型很強的學科,特別是本專業方向應用性、實踐性更加突出,在專業建設上,應該與職業技能和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因此本專業方向在課程設置上、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上,緊緊結合職業認證,強化職業技能。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考取中英文導游證、旅游操作師證等。畢業時,學生可實現“雙證書”,縮短與職業崗位之間的差距。
突出實踐教學
旅游管理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在旅游人才的培養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國外,旅游教育非常注重“雇傭”、“職業機會”和“操作技能”等實踐操作性的應用性課程。為了更加突出專業的培養特色,與國際旅游教育接軌,在2010年修訂教學計劃中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除原有的每年小學期的實踐教學外,又增加四年級第一學期(從9月初——12月底)為崗位技能綜合實習,使實踐環節占總學時的比重增加為37.93%。
本專業與北京旅游企業聯手協作,與中國國際旅游總社、中國康輝國旅總社、北京眾信國際旅行社、大潮國際旅行社等40多個旅游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為專業實踐實習奠定了基礎。
加強國際合作
國際化是本專業方向重點建設的項目。為了體現專業特點,使學生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掌握國際旅游的行業標準,本方向充分利用國際教育市場,積極同國際旅游組織、協會、學校等聯系與溝通,為學生國外實習或深造創造機會,以此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涉外旅游人才。現已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高校和旅游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注重優秀生的培養
根據“因材施教”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本專業方向在保證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選拔部分優秀生,實施優秀生重點培養方案,使拔尖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專業積極鼓勵優秀生參加科研實踐工作、各類學科競賽,并為優秀生定期安排專家講座、配備優秀導師等。在2010年4月,本專業就組織了四名優秀生參加全國旅游院校導游大賽,并分獲英語導游組一等獎、二等獎,中文導游組二等獎、三等獎。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個人修養,具備一定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既掌握涉外旅游基礎知識與理論,又具有較強的專業操作技能的涉外旅游咨詢、涉外導游服務、出境領隊服務、涉外旅行社業務操作以及涉外旅行社經營管理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四、核心課程
北京導游基礎、全國導游基礎、導游業務、出境領隊實務、旅游客源地及目的地概況、跨文化交流、旅游英語、旅行社業務操作實務、旅游產品設計、旅游市場營銷、旅游經濟學、旅游電子商務、旅行社經營管理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