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免费精品_亚洲视频自拍_亚洲综合国产激情另类一区_色综合咪咪久久

哈爾濱2014年度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來源:哈爾濱人事考試網 閱讀:2037 次 日期:2014-07-02 17:43:0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哈爾濱2014年度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報名條件”,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一.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考試條件

(一)參加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基礎考試,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⑵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1年。

⑶取得其他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1年。

(二)參加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應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3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4年。

⑶取得本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4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5年。

⑷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6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7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8年。

(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基礎考試,只需參加專業考試:

⑴1991年及以前,取得本專業碩士及以上學位,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及以上學位,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7年。

⑵1991年及以前,取得本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7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8年。

⑶1989年及以前,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8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9年。

⑷1987年及以前,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9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10年。

⑸1985年及以前,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12年。

⑹1982年及以前,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9年。

⑺1977年及以前,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或1972年及以前取得相近專業中專學歷,累計從事巖土工程專業工作滿10年。

(四)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⑴本專業:①勘察技術與工程;②土木工程;③水利水電工程;④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⑵相近專業:①地質勘探;②環境工程;③工程力學。

⑶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二.注冊土木工程師(港口與航道工程)資格考試條件

(一)參加注冊土木工程師(港口與航道工程)基礎考試,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⑵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⑶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二)參加注冊土木工程師(港口與航道工程)專業考試,應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

⑷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未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三)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基礎考試,只需參加專業考試: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⑷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10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12年。

⑺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15年。

⑻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25年;或相近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設計工作滿30年。

(四)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⑴本專業: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⑵相近專業:①船舶與海洋工程;②水利水電工程;③土木工程。

⑶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三.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資格考試條件

(一)參加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考試,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⑵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1年。

⑶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1年。

(二)參加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考試,應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3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4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含相近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5年。

⑷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未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6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7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8年。

(三)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基礎考試,只需參加專業考試: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6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7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7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8年。

⑷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8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9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9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10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12年。

⑺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15年。

⑻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25年;或相近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工作滿30年。

(四)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⑴本專業:①水利水電工程;②水文與水資源工程;③農業水利工程;④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⑵相近專業:①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②船舶與海洋工程;③土木工程;④工程力學;⑤交通工程;⑥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⑦機械設計制及其自動化;⑧給水排水工程;⑨熱能與動力工程;⑩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⑶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四.注冊電氣工程師資格考試條件

(一)參加注冊電氣工程師基礎考試,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⑵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⑶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二)參加注冊電氣工程師專業考試,應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

⑷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未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三)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基礎考試,只需參加專業考試: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⑷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0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2年。

⑺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5年。

⑻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2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電氣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0年。

(四)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⑴本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⑵相近專業:①自動化;②電子信息工程;③通信工程;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⑶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五.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資格考試條件

(一)參加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基礎考試,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⑵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⑶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二)參加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專業考試,應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

⑷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未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三)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基礎考試,只需參加專業考試: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⑷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0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2年。

⑺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5年。

⑻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2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0年。

(四)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暖通空調

⑴ 本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

⑵ 相近專業:①國防工程內部環境與設備;②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③環境工程;④安全工程;⑤食品科學與工程⑥熱能與動力工程

⑶ 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給水排水

⑴ 本專業:給水排水工程。

⑵ 相近專業:環境工程。

⑶ 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動力

⑴ 本專業:①熱能與動力工程;②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③化學工程與工藝;④食品科學與工程。

⑵ 相近專業:①飛行器設計與工程;②飛行器動力工程;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④油氣貯運工程。

⑶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六.注冊化工工程師資格考試條件

(一)參加注冊化工工程師基礎考試,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⑵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⑶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二)參加注冊化工工程師專業考試,應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

⑷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未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三)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基礎考試,只需參加專業考試: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⑷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10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12年。

⑺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15年。

⑻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2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化工工程設計工作滿30年。

(四)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⑴本專業:①化學工程與工藝;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③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④制藥工程;⑤輕化工程;⑥食品科學與工程;⑦生物工程。

⑵相近專業:①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②環境工程;③安全工程。

⑶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七.注冊環保工程師資格考試條件

(一)參加注冊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⑵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⑶取得其他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二)參加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考試,應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含相近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

⑷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未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⑹取得其他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三)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基礎考試,只需參加專業考試:

⑴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⑵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⑶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⑷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

⑸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0年。

⑹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2年。

⑺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5年。

⑻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2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環保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0年。

(四)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⑴本專業:①環境工程;②環境科學;③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④農業資源與環境;⑤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⑵相近專業:①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②給水排水工程;③熱能與動力工程;④土木工程;⑤水文與水資源工程;⑥化學工程與工藝;⑦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⑧安全工程;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⑶其他專業: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科專業。


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基礎考試報考條件

(一)具備下列條件的人員:

類別 專業名稱 學歷或學位 職業實踐最少時間 最遲畢業年限
本專業 結構工程 工學碩士或研究生畢業及以上學位   2013年
建筑工程 評估通過并在合格有效期內的工學學士學位   2013年
(不含巖土工程) 未通過評估的工學學士學位或本科畢業   2013年
  專科畢業 1年 2012年
相近專業 建筑工程的巖土工程 工學碩士或研究生畢業及以上學位   2013年
交通土建工程
礦井建設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海岸與海洋工程
農業建筑與環境工程
建筑學 工學學士或本科畢業   2013年
工程力學 專科畢業 1年 2012年
其它工科專業 工學學士或本科畢業及以上學位 1年 2012年

(二)1971年(含1971年)以后畢業,不具備規定學歷的人員,從事建筑工程設計工作累計15年以上,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專業負責人或主要設計人,完成建筑工程分類標準三級以上項目4項(全過程設計),其中二級以上項目不少于1項。

2、作為專業負責人或主要設計人,完成中型工業建筑工程以上項目4項(全過程設計),其中大型項目不少于1項。

九、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專業考試報考條件

(一)具備下列條件的人員:

類別 專業名稱 學歷或學位 Ⅰ類人員 Ⅱ類人員
職業實踐最少時間 最遲畢業年限 職業實踐最少時間 最遲畢業年限
本專業 結構工程 工學碩士或研究生畢業及以上學位 4年 2010年 6年 1991年
建筑工程 評估通過并在合格有效期內的工學學士學位 4年 2010年 Ⅱ類人員中
(不含巖土工程) 無此類人員
  未通過評估的工學學士學位或本科畢業 5年 2009年 8年 1989年
  專科畢業 6年 2008年 9年 1988年
相近專業 建筑工程的巖土工程 工學碩士或研究生畢業及以上學位 5年 2009年 8年 1989年
交通土建工程
礦井建設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海岸與海洋工程
農業建筑與環境工程
建筑學 工學學士或本科畢業 6年 2008年 9年 1988年
工程力學 專科畢業 7年 2007年 10年 1987年
其它工科專業 工學學士或本科畢業及以上學位 8年 2006年 12年 1985

注:表中“Ⅰ類人員”指基礎考試已經通過,繼續報考專業考試的人員;“Ⅱ類人員”指符合免基礎考試條件只參加專業考試的人員,該類人員可一直報考專業考試,直至通過為止。

(二)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專業大學本科、專科畢業的人員。

(三)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或相近專業中專及以上學歷畢業,從事結構設計工作累計10年以上的人員。

(四)1970年(含1970年)以前參加工作,不具備規定學歷要求,從事結構設計工作累計15年以上的人員。

十、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參加考試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類別 專 業 名 稱 學 歷 職業實踐 最遲畢業年限
最少時間
本專業 工業與民用建筑 本科及以上學歷 2年 2012年
普通大專畢業 3年 2011年
成人大專畢業 4年 2010年
普通中專畢業 6年 2008年
成人中專畢業 7年 2007年
相近專業 建筑設計技術 本科及以上學歷 4年 2010年
村鎮建設
公路與橋梁
城市地下鐵道
鐵道工程
鐵道橋梁與隧道
小型土木工程 普通大專畢業 6年 2008年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 成人大專畢業 7年 2007年
水利工程 普通中專畢業 9年 2005年
港口與航道工程 成人中專畢業 10年 2004年
不具備 規定學歷 從事結構設計工作滿13年以上,且作為項目負責人或專業負責人,完成過三級(或中型工業建筑項目)不少于二項 13年  

2014年全國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動力)執業資格考試專業考試

使用的主要規范、標準

序號 名 稱 標 準 號 備 注
1 鍋爐房設計規范 GB50041-2008  
2 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 GB50049-2011  
3 城鎮供熱管網設計規范 GJJ34-2010  
4 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設計技術規定 DL/T5054-1996  
5 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TSGG0001-2012  
6 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工業管道 TSGD001-2009  
7 工業鍋爐水質 GB∕T1576-2008  
8 城鎮供熱直埋熱力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81-2013  
9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3271-2001  
10 工業用水軟化除鹽設計規范 GB/T50109-2006  
11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28-2006  
12 發生爐煤氣站設計規范 GB50195-2013  
13 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 GB6222-2005  
14 煉焦工藝設計規范 GB50432-2007  
15 焦化安全規程 GB12710-2008  
16 常壓固定床氣化用煤技術條件 GB/T9143-2008  
17 中國煤炭分類 GB/T5751-2009  
18 城鎮燃氣分類和基本特征 GB/T13611-2006  
19 人工煤氣 GB/T13612-2006  
20 氫氣站設計規范 GB50177-2005  
21 氧氣站設計規范 GB50030-91  
22 壓縮空氣站設計規范 GB50029-2003  
23 加氫站技術規范 GB50516-2010  
24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  
25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5年版  
26 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 GB50316-2000,2008年版  
27 石油庫設計規范 GB50074-2002  
28 聲環境質量標準 GB3096-2008  
29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Z1-2010  
30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1996  
31 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 GB50187-2012  
32 城鎮燃氣技術規范 GB50494-2009  
33 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程 GB50751-2012  
34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9-1996  
35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50058-1992  

參考資料:

1.《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動力專業考試復習教材》第3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年

2.《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動力專業考試標準規范匯編》2011年版,中國計劃出版社

以上資料均由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專業管理委員會秘書處組織編寫

2014年注冊電氣工程師(發輸變電)執業資格考試

專業考試規范及設計手冊

一.規程、規范: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2.《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GB50049;

3.《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

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

5.《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

6.《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

7.《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9;

8.《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

9.《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2;

10.《標準電壓》GB156;

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 ;

1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

13.《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GB50227;

14.《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

15.《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GB50260;

16.《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GB311.1;

17.《高壓架空線路和發電廠、變電所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準》 GB/T16434;

18.《同步電機勵磁系統》GB/T7409.1~7409.3;

19.《電力變壓器 第一部分 總則》GB1094.1;

20.《電力變壓器 第二部分 溫升》GB1094.2;

21.《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參數和要求》GB/T6451;

22.《電力變壓器選用導則》GBT17468;

23.《高壓交流架空送電線無線電干擾限值》GB15707;

24.《電信線路遭受強電線路危險影響的容許值》GB6830;

25.《電能質量 供電電壓允許偏差》GB/T12325

26.《電能質量 電壓波動和閃變》GB12326

27.《電能質量 公用電網諧波》GB/T14549;

28.《電能質量 三相電壓允許不平衡度》GB/T15543

29.《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285;

30.《大中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GB50660;

31.《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定》DL/T5153;

32.《水力發電廠機電設計規范》DL/T5186

33.《水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程》DL/T5164;

34.《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5044;

35.《火力發電廠和變電站照明設計技術規定》DL/T5390 ;

36.《水力發電廠照明設計規范》DL/T5140;

37.《水利水電工程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設計規范》DL5061;

38.《火力發電廠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設計規程》 DL5053;

39.《220~750kV變電站設計技術規程》DL5182;

40.《220~500kV變電所所用電設計技術規程》DL/T5155;

41.《330~75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設計技術規定》DL5014;

42.《變電所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DL/T5056。

43.《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 ;

44.《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程》DL/T5352;

45.《水利水電工程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SL311;

46.《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技術規定》DL5222;

47.《大中型水輪發電機靜止整流勵磁系統及裝置技術條件》DL/T583

48.《大型汽輪發電機勵磁系統技術條件》DL/T843;

49.《35-110kV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規范》DL/T5103;

50.《火力發電廠、變電站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DL/T5136;

51.《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 GB/T50063;

52.《220-500kV變電所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5149;

53.《電能量計量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5202

54.《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0;

55.《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

56.《高壓直流輸電大地返回運行系統設計技術規定》DL/T5224

57.《水力發電廠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設計技術導則》DL/T5090;

58.《水力發電廠接地設計技術導則》DL/T5091;

59.《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092;

60.《220~500kV 緊湊型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定》DL/T5217;

61.《高壓直流架空送電線路技術導則》DL/T436;

62.《光纖復合架空地線》DL/T832;

63.《輸電線路對電信線路危險和干擾影響防護設計規程》DL5033;

64.《高壓架空電線無線電干擾計算方法》DL/T691;

65.《電力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5429;

66.《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DL/T5003;

67.《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DL/T5002;

68.《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設計技術規定》DL/T5147;

69.《電力系統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導則》SD325;

70.《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技術導則》DL/T723;

71.《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DL/T755;

72.《35-220kV城市地下變電站設計規定》DL/T5216;

73.《隱極同步電機技術要求》GB/T7064;

74.《大中型水輪發電機基本技術條件》SL321。

75. 《火力發電廠廠內通信設計技術規定》DL/T5041;

76. 《風力發電場設計技術規范》DL/T 5383;

77. 《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GB/T19963;

78. 《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GB50797;

79. 《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GB19964;

80. 《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規范》GB T29321;

注:以上所有規程、規范以考試年度1月1日以前實施的最新版本為準。

二.設計手冊:

1.西北電力設計院編《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一次部分),中國電力出版社,1989年;

2.西北電力設計院編《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二次部分),水利電力出版社,1991年;

3.電力工業部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編《電力系統設計手冊》,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年;

4.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建設總局編《水電廠機電設計手冊》(電氣一次分冊) ,水利電力出版社,1982年;

5.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建設總局編《水電廠機電設計手冊》(電氣二次分冊) ,水利電力出版社,1983年;

6.東北電力設計院編《電力工程高壓送電線路設計手冊》第二版,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年。

注:設計手冊的內容與規程、規范不一致之處,以規程、規范為準。(注1)

2014年度注冊土木工程師(港口與航道工程)

執業資格專業考試主要工程技術標準及文件清單

(規范名稱是黑體字加粗者,為新規范)

工程技術標準類

1. 《海港總平面設計規范》(JTJ 211—99)

2. 《海港總平面設計規范》(JTJ 211—99)2002年局部修訂(航道邊坡坡度和設計船型尺度部分)(不含附錄A)

3. 《海港總平面設計規范》(JTJ 211—99)2007年局部修訂(設計船型尺度部分)

4. 《海港集裝箱碼頭設計船型標準》(JTS 165—2—2009)

5. 《河港工程總體設計規范》(JTJ 212—2006)

6. 《渠化工程樞紐總體設計規范》(JTS 182—1—2009)

7. 《海港水文規范》(JTS 145—2—2013)

8. 《內河航運工程水文規范》(JTS 145—1—2011)

9. 《港口工程荷載規范》(JTS 144—1—2010)

10.《水運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S 146—2012)

11.《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S 147—1—2010)

12.《港口工程樁基規范》(JTS 167—4—2012)

13.《港口工程嵌巖樁設計與施工規程》(JTJ 285—2000)

14.《港口工程灌注樁設計與施工規程》(JTJ 248—2001)

15.《港口工程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大管樁設計與施工規程》(JTS 167—6—2011)

16.《水運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JTS 151—2011)

17.《水運工程鋼結構設計規范》(JTS 152—2012)

18.《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JTS 167—2—2009)

19.《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JTS 167—1—2010)

20.《板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JTS 167—3—2009)

21.《斜坡碼頭及浮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JTJ 294—98)

22.《開敞式碼頭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JTJ 295—2000)

23.《港口工程地下連續墻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TJ 303—2003)

24.《石油化工碼頭裝卸工藝設計規范》(JTS 165—8—2007)

25.《滾裝碼頭設計規范》(JTS 165—6—2008)

26.《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范》(JTS 154—1—2011)

27.《港口及航道護岸工程設計與施工規范》(JTJ 300—2000)

28.《海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JTJ 275—2000)

29.《海港工程鋼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JTS 153—3—2007)

30.《通航海輪橋梁通航標準》(JTJ 311—97)

31.《內河通航標準》(GB 50139—2004)

32.《碼頭附屬設施技術規范》(JTJ 297—2001)

33.《疏浚與吹填工程設計規范》(JTS 181—5—2012)

34.《航道整治工程技術規范》(JTJ 312—2003)

35. 《船閘總體設計規范》(JTJ 305—2001)

36. 《船閘水工建筑物設計規范》(JTJ 307—2001)

37. 《船閘輸水系統設計規范》(JTJ 306—2001)

38. 《船閘閘閥門設計規范》(JTJ 308—2003)

39. 《干船塢設計規范》

總則

第一篇 工藝設計(JTJ 251—87)

第二篇 水工結構(JTJ 252—87)

第三篇 塢門及灌水排水系統(JTJ 253—87)

40. 《港口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JTS 149—1—2007)

41. 《裝卸油品碼頭防火設計規范》(JTJ 237—99)

42. 《水運工程節能設計規范》(JTS 150—2007)

43. 《液化天然氣碼頭設計規范》(JTS 165—5—2009)

44. 《波浪模型試驗規程》(JTJ 234—2001)

45. 《內河航道與港口水流泥沙模擬技術規程》(JTJ 232—98)

46. 《海岸與河口潮流泥沙模擬技術規程》(JTS/T 231—2—2010)

47. 《通航建筑物水力學模擬技術規程》(JTJ 235—2003)

48. 《港口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規定》(JTS 110—4—2008)

49. 《航道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規定》(JTS 110—5—2008)

50. 《海港集裝箱碼頭設計規范》(JTS 165—4—2011)

51. 《水運工程設計通則》(JTS 141—2011)

52. 《運河通航標準》(JTS 180—2—2011)

53. 《海港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防腐蝕技術規范》(JTS 153—2—2012)

54. 《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JTS 257—2—2012)

55. 《水運工程測量規范》(JTS 131—2012)

56. 《碼頭船舶岸電設施建設技術規范》(JTS 155—2012)

57. 《海港總平面設計規范》(JTJ 211—99)中(大型集裝箱設計船型尺度修改內容)

58. 《水運工程施工圖文件編制規定》(JTS 110—7—2013)

59.《水運工程先張法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設計與施工規程》(JTS 167­—8—2013)

文件類

1. 《沿海港口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規定》 (交水發[2004]247號發布)

2. 《內河航運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規定》 (交基發[1998]112號發布)

3. 《疏浚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規定》 (交基發[1997]246號發布)

4. 《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的通知》(發改投資[2006]1325號)

附件一 關于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工作的若干規定

附件二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

附件三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

5. 《港口建設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交規劃發〔2009〕712號發布)

6. 《航道建設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交規劃發〔2009〕712號發布)

2014年全國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執業資格考試

專業考試使用的規范、標準

序號 名 稱 標 準 號 備 注
1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GB 50013-2006  
2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4—2006(2011年版)  
3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2003(2009年版)  
4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20016—2006  
5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6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 50084—2001(2005年版)  
7 建筑中水設計規范 GB 50336—2002  
8 游泳池和水上游樂池給水排水設計規程 CJJ 122—2008  
9 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 GB 50555—2010  
10 泵站設計規范 GB 50265—2010  
11 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 GB/T 50102—2003  
12 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 GB 50050—2007  
13 工業用水軟化除鹽設計規范 GB/T 50109—2006  
14 水噴霧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 50219—95  
15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67—97  
16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GB 50140—2005  
17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 50370—2005  
18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 50193—93(2010年版)  
19 住宅設計規范 GB 50096—1999(2011年版)  
20 住宅建筑規范 GB 50368—2005  
21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61—2005  
22 管道直飲水系統技術規程 CJJ 110—2006  
23 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 CJ 3020—93  
24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 5749—2006  
25 飲用凈水水質標準 CJ 94—2005  
26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 3838—2002  
27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 8978—1996  
2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 CJ 3082—1999  
2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類 GB/T 18919—2002  
3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 GB/T 18920—2002  
3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 GB/T 18921—2002  
3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35—2002  
33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8918—2002  
34 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 GB 50400-2006  
35 給水排水工程基本術語標準 GB∕T 50125-2010  
36 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 GB 50788-2012  

參考資料:

1.《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專業考試復習教材》第3版共分4冊,2013年7月第6次印刷,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專業考試標準規范匯編》2011年版, 中國計劃出版社

以上資料均由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專業管理委員會秘書處組織編寫

2014年注冊電氣工程師(供配電)執業資格考試

專業考試規范及設計手冊

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

4.《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

5.《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

6.《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

7.《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

8.《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

9.《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

10.《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

11.《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9;

12.《3kV~110kV高壓配電裝置》GB50060;

13.《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2;

14.《電力裝置的電氣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GB/T50063;

1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

16.《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098;

17.《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242-2011;

1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

19.《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

20.《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

21.《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200;

2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

23.《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GB50227;

24.《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

25.《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GB50260-2013;

26.《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50293;

2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11;

28.《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

29.《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

30.《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GB311.1;

31.《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0;

32.《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

33.《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技術規定》DL5222;

34.《戶外嚴酷條件下的電氣設施第1部分: 范圍和定義》GB9089.1、35.《戶外嚴酷條件下的電氣設施 第2部分: 一般防護要求》GB9089.2;

35.《電能質量供電電壓偏差》GB/T12325;

36.《電能質量電壓波動和閃變》GB/T12326;

37.《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GB/T14549;

38.《電能質量三相電壓不平衡》GB/T15543;

39.《電擊防護裝置和設備的通用部分》GB/T17045;

40.《用電安全導則》GB/T13869;

41.《電流通過人體的效應》GB/T13870.1 (第一部分:常用部分) ;

42.《電流通過人體的效應》GB/T13870.2 (第二部分:特殊情況) ;

43.《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GB14050;

44.《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GB12158;

45.《建筑物電氣裝置》GB16895.21(第4-41部分:安全防護-電擊防護);

46.《建筑物電氣裝置》GB16895.2(第4-42部分:安全防護-熱效應保護);

47.《建筑物電氣裝置》GB16895.3(第5-54部分:電氣設備的選擇和安裝—接地配置、保護導體和保護聯結導體);

48.《建筑物電氣裝置》GB16895.4 (第5部分:電氣設備的選擇和安裝 第53章: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49.《建筑物的電氣裝置》GB16895.5(第4部分:安全防護第43章:過電流保護);

50.《建筑物電氣裝置》GB16895.6(第5部分:電氣設備的選擇和安裝 第52章:布線系統);

51.《建筑物電氣裝置》GB16895.8(第7部分:特殊裝置或場所的要求 第706 節:活動受限制的可導電場所);

52.《建筑物電氣裝置》GB/T16895.9(第7部分:特殊裝置或場所的要求 第707節:數據處理設備用電氣裝置的接地要求);

53.《低壓電氣裝置第4-44部分:安全防護電壓騷擾和電磁騷擾防護》GB/T16895.10;

54.《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定》DL/T5044;

55.《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GB50061;

56.《工業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115;

57.《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

58.《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GB50348;

59.《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50371;

60.《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4;

6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GB50395;

62.《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6;

63.《視頻顯示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464;

64.《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524;

65.《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526;

66.《會議電視會場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635;

67.《電子會議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799。

注:以上所有規程、規范以考試年度1月1日以前實施的最新版本為準。

設計手冊的內容與規程、規范不一致之處,以規程、規范為準。(注)

2014 年度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

所使用的標準和法律法規

一、標準

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2.《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

3.《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50218-94)

4.《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2013)

5.《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

6.《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487-2008)

7.《港口巖土工程勘察規范》(JTS133-1-2010)

8.《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

9.《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10012-2007 J124-2007)

10.《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307-2012)

11.《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2008)

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1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14.《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S147-1-2010)

15.《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16.《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17.《鐵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TB10002.5-2005)

1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

19.《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DL/T5395-2007)

20.《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

21.《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2005)

22.《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50290-98)

23.《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 J302-2004)

24.《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規范》(TB10025-2006,2009年局部

修訂)

25.《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26.《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27.《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10003-2005)

28.《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

29.《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

30.《膨脹土地區建筑技術規范》(GB50112-2013)

31.《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程》(TB10027-2012)

32.《鐵路工程特殊巖土勘察規程》(TB10038-2012)

33.《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國土資發[2004]69號

34.《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

3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36.《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2000)

37.《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 B02-2013)

38.《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

39.《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

40.《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 8-2007)

二、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主席令第四十六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主席令第十五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主席令第二十一號)

4.《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 613 號)

5.《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令第 3 號)

6.《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投標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 2 號)

7.《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 30 號)

8.《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第 70 號)

9.《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393 號)

10.《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279 號)

11.《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293 號)

12.《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 394 號)

13.《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 141 號)

14.《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督規定》(建設部令第 81 號)

15.《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 137 號)

16.《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執業及管理工作暫行規定》(建設

部建市[2009]105 號)

17.《工程勘察資質標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市[2013]9 號))

18.《工程勘察收費標準》(國家計委、建設部計價格[2002]10 號)

2014年度全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

所使用的規范、標準、規程

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2001

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

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

7.《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02

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9.《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

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2010

年版)

12.《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JGJ 149-2006

13.《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JGJ 138-2001

1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15.《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 50018-2002

16.《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JGJ 99-98

17.《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

18.《鋼結構焊接規范》GB 50661-2011

19.《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技術規程》JGJ 82-2011

20.《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2001

2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

22.《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3-2011

23.《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2003

24.《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6-2012

25.《煙囪設計規范》GB 50051-2013

26.《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

27.《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

28.《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

29.《城市橋梁設計規范》CJJ 11-2011

30.《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

31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

32.《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3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

2014年度全國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

所使用的規范、標準、規程

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2001

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

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

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8.《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

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1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2010

年版)

11.《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JGJ 149-2006

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13.《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2001

14.《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

15.《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3-2011

16.《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2003

17.《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6-2012

18.《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

19.《煙囪設計規范》GB 50051-2013

全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大綱

一、總則

1.1 了解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結構極限狀態設計方法的基本概念。

1.2 熟悉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和高聳結構的技術經濟。

1.3 掌握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和高聳結構的荷載分類和組合及常用結構的靜力計算方法。

1.4 熟悉鋼、木、混凝土及砌體等結構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材料的質量要求和基本檢查、實驗方法;掌握材料的選用和設計指標取值。

1.5 了解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及高聳結構的施工技術。

1.6 熟悉防火、防腐蝕和防蟲的基本要求。

1.7 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質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施工質量標準。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

2.1 掌握各種常用結構體系的布置原則和設計方法。

2.2 掌握基本受力構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壓及受沖切承載力的計算;了解疲勞強度的驗算;掌握構件裂縫和撓度的驗算。

2.3 掌握基本構件截面型式、尺寸的選定原則及構造規定。

2.4 掌握現澆和裝配構件的連接構造及節點配筋形式。

2.5 掌握預應力構件設計的基本方法;了解預應力構件施工的基本知識。

2.6 掌握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計算要點及構造措施。

2.7 了解對預制構件的制作、檢驗、運輸和安裝等方面的要求。

三、鋼結構

3.1 掌握鋼結構體系的布置原則和主要構造。

3.2 掌握受彎構件的強度及其整體和局部穩定計算;掌握軸心受力構件和拉彎、壓彎構件的計算。

3.3 掌握構件的連接計算、構造要求及其連接材料的選用。

3.4 熟悉鋼與混凝土組合梁、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的特點及其設計原理。

3.5 掌握鋼結構的疲勞計算及其構造要求。

3.6 熟悉塑性設計的適用范圍和計算方法。

3.7 熟悉鋼結構的防銹、隔熱和防火措施。

3.8 了解對鋼結構的制作、焊接、運輸和安裝方面的要求。

四、砌體結構與木結構

4.1 掌握無筋砌體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4.2 掌握墻梁、挑梁及過梁的設計方法。

4.3 掌握配筋磚砌體的設計方法。

4.4 掌握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方法。

4.5 掌握底層框架磚房的設計方法。

4.6 掌握砌體結構的構造要求和抗震構造措施。

4.7 熟悉常用木結構的構件、連接計算和構造要求。

4.8 了解木結構設計對施工的質量要求。

五、地基與基礎

5.1 了解工程地質勘察的基本方法。

5.2 熟悉地基土(巖)的物理性質和工程分類。

5.3 熟悉地基和基礎的設計原則和要求。

5.4 掌握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地基的變形特征和計算方法。

5.5 掌握軟弱地基的加固處理技術和設計方法。

5.6 掌握建筑淺基礎及深基礎的設計選型、計算方法和構造要求。

5.7 掌握土坡穩定分析及擋土墻的設計方法。

5.8 熟悉地基抗液化的設計方法及技術措施。

5.9 了解各類軟土地基加固處理和樁基的一般施工方法和要求。

六、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及橫向作用

6.1 了解豎向荷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對高層建筑結構和高聳結構的影響;掌握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取值標準和計算方法;掌握荷載效應的組合方法。

6.2 掌握常用高層建筑結構(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和筒體等)的受力性能及適用范圍。

6.3 熟悉概念設計的內容及原則,并能運用于高層建筑結構的體系選擇、結構布置和抗風、抗震設計,掌握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基本方法。

6.4 熟悉高層建筑結構的內力與位移的計算原理;掌握常用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截面設計方法和構造措施;熟悉鋼結構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方法。

6.5 熟悉高聳結構的選型要求、荷載計算、設計原理和主要構造。

6.6 掌握結構抗連續倒塌基本要求。

七、橋梁結構

7.1 熟悉常用橋梁結構總體布置原則,并能根據工程條件,合理比選橋梁結構及其基礎型式。

7.2 掌握常用橋梁結構體系的設計方法。

7.3 熟悉橋梁結構抗震設計方法及其抗震構造措施。

7.4 熟悉各種橋梁基礎的受力特點。

7.5 掌握橋梁基本受力構件的設計方法。

7.6 掌握常用橋梁的構造特點和設計要求。

7.7 了解橋梁常用的施工方法。

提示:全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以考試所用的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為依據,試題不會超出所列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的范圍。考生應注意大綱的基本要求,同時要注意對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規定的全面完整的理解與應用。

全國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大綱

一、總則

1.1 了解結構極限狀態設計原理。

1.2 了解建筑結構的經濟比選知識。

1.3 掌握建筑結構及一般高聳結構的荷載分類和組合及常用結構的靜力計算方法。

1.4 了解鋼、木、混凝土及砌體等結構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重要材料的質量要求和基本檢查、實驗方法;掌握材料的選用和設計指標取值。

1.5 了解建筑結構的基本施工知識。

1.6 了解建筑防火、防腐蝕和防蟲的基本知識。

1.7 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質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施工質量標準。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

2.1 掌握各種常用建筑結構體系的布置原則和設計方法。

2.2 掌握基本受力構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壓及受沖切承載力的計算;了解構件的裂縫、撓度和疲勞強度的驗算。

2.3 掌握基本構件截面型式、尺寸的選定原則及構造規定。

2.4 掌握現澆和裝配構件的連接構造及節點配筋形式。

2.5 了解預應力構件設計的基本方法及其施工的基本知識。

2.6 掌握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計算要點及構造措施。

2.7 了解對預制構件的制作、檢驗、運輸和安裝等方面的要求。

三、鋼結構

3.1 熟悉鋼結構布置原則、構件選型和主要構造。

3.2 掌握受彎構件的強度及其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計算。

3.3 熟悉軸心受力和拉彎、壓彎構件的計算。

3.4 掌握構件的連接計算及其構造要求。

3.5 了解鋼結構的制作、運輸和安裝方面的要求。

3.6 了解鋼結構的防銹、隔熱和防火措施。

四、砌體結構與木結構

4.1 掌握無筋砌體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4.2 掌握墻梁、挑梁及過梁的設計方法。

4.3 掌握配筋磚砌體的設計方法。

4.4 掌握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方法。

4.5 掌握底層框架磚房的設計方法。

4.6 掌握砌體結構的構造要求和抗震構造措施。

4.7 熟悉常用木結構的構件、連接計算和構造要求。

4.8 了解木結構設計對施工的質量要求。

五、地基與基礎

5.1 了解工程地質勘察的基本方法。

5.2 熟悉地基土(巖)的物理性質和工程分類。

5.3 熟悉地基、基礎的設計原則和要求。

5.4 掌握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地基的變形特征和計算方法。

5.5 掌握軟弱地基土的加固處理技術和設計方法。

5.6 掌握建筑淺基礎及樁基礎的計算方法和構造要求。

5.7 了解邊坡穩定分析及擋土墻的設計方法。

5.8 了解地基抗液化的技術措施;了解各類軟弱地基加固處理及樁基礎的一般施工方法和要求。

六、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及橫向作用

6.1 了解豎向荷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對高層建筑結構和高聳結構的影響;掌握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取值標準計算方法;掌握荷載效應的組合方法。

6.2 掌握常用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框架、剪力墻和框架—剪力墻)的受力性能及適用范圍。

6.3 了解概念設計的內容及原則,并能運用于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了解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基本方法,了解結構抗連續倒塌基本要求。

6.4 了解高層建筑結構的內力與位移的計算原理;掌握常用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截面設計方法與構造措施。

6.5 了解水塔、煙囪等一般高聳結構的選型要求、荷載計算、設計原理和主要構造。

提示:全國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以考試所用的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為依據,試題不會超出所列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的范圍。考生應注意大綱的基本要求,同時要注意對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規定的全面完整的理解與應用。

注冊化工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主要參考資料

一、規范和標準

標 準 名 稱 標準編號    
1 安全閥的一般要求 GB/T12241 國家標準
2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 GB/T2589 國家標準
3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16297 國家標準
4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50058 國家標準
5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 GB50160 國家標準
6 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35 國家標準
7 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 GB50316 國家標準
8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GB5044 國家標準
9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28 國家標準
10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石化工業COD標準值修改單) GB8978 國家標準
11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 國家標準
12 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 GBJ87 國家標準
13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Z 1 國家標準
14 壓力容器中化學介質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險程度分類 HG20660 行業標準
15 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 HG/T20667 行業標準
16 石油化工企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SH3024 行業標準
17 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許可規則 TSGR1001
18 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 勞部發(1996)140號文
19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99版) 質技監局鍋發[1999]154號文
20 潔凈廠房設計規范 GB50073 國家標準
21 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范 GB50328 國家標準

說明:1、 標準、規范采用有效版本

2、 由于注冊化工工程師涉及的執業范圍較廣,本清單只包括了涉及安全、環保、防火和通用的主要標準。

二、設計手冊和參考資料

1、時鈞 等編《化學工程手冊》(第二版)化學工業出版社,1996年

2、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公司編

《化工工藝設計手冊》(第三版)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年

3、王松漢 主編《石油化工工藝設計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4、化工部工程建設標準編輯中心《化工裝置工藝系統工程設計規定》(二)

HG/T20570-95

5、《消防設計專篇》、《環境保護專篇》、《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勞動安全衛生》編制要求:

《建筑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1996年公安部30號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87)國環字第002號文

《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AQ/T3033-2010

《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5號(2012)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49號(2006),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1996年勞動部第3號令

說明:1、 標準、規范采用有效版本

2、 由于注冊化工工程師涉及的執業范圍較廣,本清單只包括了涉及安全、環保、防火和通用的主要標準。

三、設計手冊和參考資料

1、時鈞 等編《化學工程手冊》(第二版)化學工業出版社,1996年

2、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公司編

《化工工藝設計手冊》(第三版)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年

3、王松漢 主編《石油化工工藝設計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4、化工部工程建設標準編輯中心《化工裝置工藝系統工程設計規定》(二)

HG/T20570-95

5、《消防設計專篇》、《環境保護專篇》、《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勞動安全衛生》編制要求:

《建筑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1996年公安部30號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87)國環字第002號文

《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AQ/T3033-2010

《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5號(2012)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49號(2006),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1996年勞動部第3號令

注冊環保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主要參考資料

環境質量標準

GB 3095-2012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6-2008 聲環境質量標準

GB 383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 8702-1988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

GB 10070-1988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

GB 15618-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GB/T 14848-1993 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 18883-2002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7-1997 海水水質標準

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GB 3544-2008 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4287-2012 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4915-2013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5084-2005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 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 9078-1996 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2337-2008 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 12348-2008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 12525-1990 鐵路邊界噪聲限值及其測量方法 (環境保護部公告 2008年 第38號 修改單)

GB 15707-1995 高壓交流架空送電線無線電干擾限值

GB 13223-2011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271-2001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456-2012 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457-1992 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458-2013 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4470.1-2002 兵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火炸藥

GB 14470.2-2002 兵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火工藥劑

GB 14470.3-2011 彈藥裝藥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4554-1993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5580-2011 磷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5581-1995 燒堿、聚氯乙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6171-2012 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6297-1996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

GB 18466-2005 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8484-2001 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GB 18485-2001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GB 18486-2001 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準

GB 18596-2001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8597-2001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36號 修改單)

GB 18598-2001 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36號 修改單)

GB 18599-2001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36號 修改單)

GB 18918-2002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9430-2013 檸檬酸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9431-2004 味精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9821-2005 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0425-2006 皂素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0426-2006 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0922-200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

GB 21523-2008 雜環類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0-2008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1-2008 羽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2-2008 合成革與人造革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3-2008 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4-2008 化學合成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5-2008 提取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6-2008 中藥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7-2008 生物工程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8-2008 混裝制劑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1909-2008 制糖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5461-2010 淀粉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5462-2010 酵母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5463-2010 油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5464-2010 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5465-2010 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79號 修改單)

GB 25466-2010 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79號 修改單)

GB 25467-2010 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79號 修改單)

GB 25468-2010 鎂、鈦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79號 修改單)

GB 26131-2010 硝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6132-2010 硫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6451-2011 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79號 修改單)

GB 26452-2011 釩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 第79號 修改單)

GB 26453-2011 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7631-2011 發酵酒精和白酒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7632-2011 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936-2012 繅絲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937-2012 毛紡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938-2012 麻紡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661-2012 鐵礦采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662-2012 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663-2012 煉鐵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664-2012 煉鋼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665-2012 軋鋼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666-2012 鐵合金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936-2012 繅絲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937-2012 毛紡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8938-2012 麻紡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9495-2013 電子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29620-2013 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30484-2013 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30485-2013 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

GB 30486-2013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T 18919-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類

GB/T 18920-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

GB/T 18921-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

GB/T 19923-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業用水水質

GB/T 23484-2009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分類

GB/T 23485-2009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混合填埋用泥質

GB/T 23486-2009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園林綠化用泥質

GB/T 24600-2009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土地改良用泥質

GB/T 24602-2009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單獨焚燒用泥質

GB/T 25031-2010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制磚用泥質

CJ 343-2010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

CJ 3025-1993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排放標準

環境工程相關技術(設計)規范

GB 10071-1988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測量方法

GB 50014-2011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 50335-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GB 50634-2010 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物設計規范

GB 50678-2011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工程設計規范

GB 50757-2012 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工程設計規范

GB 50788-2012 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

GB 50821-2012 煤炭工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

GB 50463-2008 隔振設計規范

GB/T 8485-2008 建筑門窗空氣聲隔聲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

GB/T 50121-2005 建筑隔聲評價標準

GB/T 18772-2008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要求

GBJ 87-85 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

HJ 25.1-2014 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

HJ 25.2-2014 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

HJ 25.3-2014 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HJ 25.4-2014 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

HJ 434-2008 水泥工業除塵工程技術規范

HJ 435-2008 鋼鐵工業除塵工程技術規范

HJ 462-2009 工業鍋爐及爐窯濕法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

HJ 471-2009 紡織染整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497-2009 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515-2009 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設施運行監督管理技術規范(試行)

HJ 516-2009 醫療廢物集中焚燒處置設施運行監督管理技術規范(試行)

HJ 519-2009 廢鉛酸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HJ 527-2010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HJ 562-2010 火電廠煙氣脫硝工程技術規范 選擇性催化還原法

HJ 563-2010 火電廠煙氣脫硝工程技術規范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技術規范(試行)

HJ 574-2010 農村生活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HJ 575-2010 釀造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576-2010 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577-2010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578-2010 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579-2010 膜分離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580-2010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651-2013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

HJ 662-2013 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技術規范

HJ 682-2014 污染場地術語

HJ 2000-2010 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

HJ 2001-2010 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 氨法

HJ 2002-2010 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03-2010 制革及毛皮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04-2010 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05-2010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06-2010 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07-2010 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08-2010 污水過濾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09-2011 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0-2011 膜生物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1-2012 制漿造紙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2-2012 垃圾焚燒袋式除塵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3-2012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4-2012 生物濾池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5-2012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

HJ 2016-2012 環境工程 名詞術語

HJ 2017-2012 鉻渣干法解毒處理處置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8-2012 制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9-2012 鋼鐵工業廢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術規范

HJ 2020-2012 袋式除塵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HJ 2021-2012 內循環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22-2012 焦化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23-2012 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反應器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24-2012 完全混合式厭氧反應池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25-2012 危險廢物收集 貯存 運輸技術規范

HJ 2026-2013 吸附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27-2013 催化燃燒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28-2013 電除塵工程通用技術規范

HJ 2029-2013 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30-2013 味精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33-2013 鋁電解廢氣氟化物和粉塵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34-2013 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

HJ 2035-2013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技術導則

HJ 2036-2013 染料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37-2013 含多氯聯苯廢物焚燒處置工程技術規范

HJ/T 24-1998 500KV 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

HJ/T 90-2004 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范

HJ/T 176-2005 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規范 (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2年 第33號 修改方案)

HJ/T 177-2005 醫療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規范

HJ/T 178-2005 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煙氣循環流化床法

HJ/T 179-2005 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HJ/T 228-2006 醫療廢物化學消毒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范(試行)

HJ/T 229-2006 醫療廢物微波消毒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范(試行)

HJ/T 276-2006 醫療廢物高溫蒸汽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范(試行)

HJ/T 301-2007 鉻渣污染治理環境保護技術規范(暫行)

HJ/T 393-2007 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技術規范

CJJ 17-2004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

CJJ 47-2006 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

CJJ 60-2011 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

CJJ 90-2009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CJJ 112-2007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程

CJJ 128-2009 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維護與安全技術規程

CJJ 131-2009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規程

CJJ 133-2009 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氣體收集處理及利用工程技術規范

CJJ 134-2009 建筑垃圾處理技術規范

CJJ 150-2010 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技術規范

CJJ 175-2012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氣體收集處理及利用工程運行維護技術規程

CJJ 179-2012 生活垃圾收集站技術規程

CJT 313-2009 生活垃圾采樣和分析方法

CJJ/T 52-93 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靜態堆肥處理技術規程

CJJ/T 156-2010 生活垃圾運站評價標準

建標117-2009 生活垃圾轉運站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建標124-2009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建標141-2010 生活垃圾堆肥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建標142-2010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DL/T 1121-2009 燃煤電廠鍋爐煙氣袋式除塵工程技術規范

RISN-TG005-2008 生活垃圾應急處置技術導則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新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4年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年)

國務院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

國務院 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2003)

國務院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年)

建設部 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管理規定(2005年)

國家環保總局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2001年)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1997年)

國家計委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1987年)

國務院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2013年)

技術政策

建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部 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2000年)

草漿造紙工業廢水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1999]273號)

印染行業廢水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1]118號)

湖庫富營養化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4]59號)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成[2000]120號)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2]26號)

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1]199號)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術政策(建科[2006]100號)

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20號)

地面交通噪聲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7號)

火電廠氮氧化物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10號)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建城[2009]23號)

制革、毛皮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6]38號)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境保護部公告2012年第18號)

鉛鋅冶煉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境保護部公告2012年第18號)

電解錳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150號)

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151號)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5]109號)

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政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第59號)

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第31號)

危險廢物安全填埋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要求(環發〔2004〕75號)

2014年全國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執業資格考試專業考試使用的主要規范、標準

<td rowSpan=2 18430.2-2008 ">GB/T 18430.2-2008
序號 名 稱 標 準 號 備 注
1.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 50736-2012  
2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 50019-2003  
3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16-2006  
4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
5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67-97  
6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098-2009  
7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50038-2005  
8 住宅設計規范 GB 50096-2011  
9 住宅建筑規范 GB 50368-2005  
10 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JGJ 26-2010  
11 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JGJ 134-2010  
12 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JGJ 75-2012  
13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 50189-2005  
14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 GB 50176-93  
15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 JGJ 142-2012  
16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JGJ 173-2009  
17 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264-1997  
18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標準 JGJ 129-2000  
19 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范 JGJ 176-2009  
20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5-2012  
21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5-1996  
22 聲環境質量標準 GB 3096-2008  
23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 12348-2008  
24 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 GBJ 87-85  
25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 16297-1996  
26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Z 1-2010  
2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一部分 化學有害因素 GBZ 2.1-2007  
28 GBZ 2.2-2007  
29 潔凈廠房設計規范 GB 50073-2013  
30 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66-2005 (2009年版)
31 燃氣冷熱電三聯供技術規程 CJJ 145-2010  
32 蓄冷空調工程技術規程 JGJ 158-2008  
33 多聯機空調系統工程技術規程 JGJ 174-2010  
34 冷庫設計規范 GB 50072-2010  
35 鍋爐房設計規范 GB 50041-2008  
36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271-2001  
37 城鎮供熱管網設計規范 CJJ 34-2010  
38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 50028-2006  
39 城鎮燃氣技術規范 GB 50494-2009  
40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2003 (2009年版)
41 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42-2002  
42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規范 GB50738-2011  
43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43-2002  
44 制冷設備、空氣分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74-2010  
45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411-2007  
46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GB/T 50378-2006  
47 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范 JGJ/T 229-2010  
48 空氣調節系統經濟運行  GB/T 17981-2007  
49 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 GB 19577-2004  
50 單元式空氣調節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 GB 19576-2004  
51 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 GB 12021.3-2010  
52 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 GB 21454-2008  
53 蒸氣壓縮循環冷水(熱泵)機組 戶用和類似用途的冷水(熱泵)機組  
55 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安全要求 GB 18361-2001  
56 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 GB/T 18362-2008  
57 蒸汽和熱水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 GB/T 18431-2001  
58 水源熱泵機組 GB/T 19409-2003  
59 熱泵熱水機 GB/T 21362-2003  
60 組合式空調機組 GB/T 14294-2008  
61 柜式風機盤管機組 JB/T 9066-1999  
62 風機盤管 GB/T 19232-2003  
63 通風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GB/T 19761-2009  
64 清水離心泵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 GB/T 19762-2007  
65 離心式除塵器 JB/T 9054-2000  
66 回轉反吹類袋式除塵器 JB/T 8533-2010  
67 脈沖噴吹類袋式除塵器 JB/T 8532-2008  
68 內濾分室反吹類袋式除塵器 JB/T 8534-2010  
69 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 GB 15930-2007  
70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 50038-2005  

參考資料:

1.《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專業考試復習教材》第3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4年

2.《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專業考試標準規范匯編》2013年版,中國計劃出版社

以上資料均由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專業管理委員會秘書處組織編寫

3.《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暖通空調·動力 2009》

4.《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節能專篇 暖通空調·動力 2007》

更多信息請查看職業資格考試網

更多信息請查看其他職業資格考試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吕梁市| 平湖市| 新乡县| 遵化市| 香河县| 房产| 彝良县| 内江市| 大田县| 青龙| 晋中市| 上虞市| 蓝山县| 民乐县| 扶余县| 平罗县| 屯留县| 莲花县| 新邵县| 呈贡县| 剑阁县| 广元市| 通海县| 尉氏县| 山阳县| 双峰县| 英山县| 金乡县| 桃江县| 峡江县| 固安县| 博客| 那曲县| 鄢陵县| 沙雅县| 吕梁市| 宕昌县| 馆陶县| 大丰市|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