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概況
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成立于1985年,始終秉持“科學嚴謹,公正自律,團結自強,民主和諧”的系訓,在國內法醫學專業領域內享有極高的聲譽。下設法醫病理、法醫物證與毒物分析、法醫臨床與精神病教研室,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4人;擔任國家級學會主任1人、副任委員2人;省級學會副會長2人、專業委員會主任4人、副主任5人;國家規劃教材《法醫毒理學》所有版次的主編單位,國家規劃教材《臨床法醫學》第三版主編單位,國家規劃教材《法醫病理學》第三版副主編單位,國家規劃教材《法醫物證學》第二版副主編單位。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5項。2013年加入國家創新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司法文明鑒定人培訓基地。法醫學系與海內外建立了密切聯系,“華人神探”美國紐黑文大學教授李昌鈺受聘華中科技大學名譽博士,美國兩家最大法醫局紐約法醫局和馬里蘭法醫局Dr. Gosselin、Monica Smiddy、David R.Fowler、李玲、張翔等受聘法醫學系客座教授,每年一批海內外知名學者走進課堂。法醫學系畢業校友2000余名,在全國公安系統、檢察院、法院、高校及鑒定機構擔任關鍵技術崗位。
法醫學系在死亡時間推斷、心血管疾病猝死以及顱腦損傷等研究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科研成果已成為同類醫學院校標桿。對有毒動植物進行長期的實驗病理學系列研究,包括粗制棉籽油、雷公藤、蒼耳子、黃藥子、斑蟊、魚膽等。多項研究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其研究成果除應用于法醫學領域外,也被廣泛用于中醫學、藥學、毒理學、職業病學等研究領域。開展DNA遺傳標記的群體遺傳學及其在法醫學個體識別與親權鑒定中的應用研究;應用誘發電位儀對損傷性視覺、聽覺、性功能障礙進行相關基礎研究,男子性功能障礙的診斷方法、視覺誘發電位測定客觀視力(VEP視力)、腦損傷后智力變化等方面的研究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院系特色
1、朝陽專業:作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培養各層次法醫學專業人才,輸出“白衣法官”遍及全國。
2、行業支持:“最高人民法院”法醫人才培訓基地;湖北省醫療糾紛制定鑒定單位;武漢市公安交管局交通事故傷殘程度評定指定鑒定單位;每年受理各類鑒定約4000例。
3、就業指導:全國各省廳、市局,權威鑒定機構等建有20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兼職教師140余人,在實習期間實地進行就業規劃指導。
4、繼續深造:法醫學系擁有法醫學專業博士點及碩士點,可招收法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可選擇繼續攻讀法醫學專業研究生或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培養醫學基本理論和系統的法醫學知識及基本技能,在公安、政法機關、司法鑒定機構和保險公司從事法醫學檢案鑒定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課程設置: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及法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醫學及法醫學的基本技能訓練,具有法醫學檢案鑒定的基本能力。課程包括: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法醫病理學、法醫毒理學、法醫物證學、臨床法醫學、法醫精神病學、法醫毒物分析、刑事技術、法醫法學。
法醫學基本技術和案例分析思維;法醫學檢案、鑒定的初步能力;熟悉與法醫學相關法律及法醫工作相關政策、規程;法醫學發展動態及應用前景;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和實踐工作能力。
畢業去向:法醫學系作為醫科“公務員的搖籃”,輸送學生在全國各級公安部門、檢察院、司法機關、鑒定機構、醫院、高等院校及保險公司等從事法醫學鑒定、醫療服務、法醫學及醫學科研、教學、保險服務等工作。
伴隨著國家法制化建設進程的推進和對司法鑒定技術工作的日益重視,全國范圍內對法醫學專業畢業生需求量旺盛,社會缺口較大,其中,公安系統需求以男生為主。
聯系方式
電話:027-83692642
傳真:027-83692638
E-mail:fayixuexi@hust.edu.cn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