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現有教師5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講師17人、實驗教師6人、行政管理人員4人,聘請劉光鼎院士擔任學院院長,楊文采院士和長江學者沈旸教授為學術帶頭人。1960年后出生的專業教師博士化率達100%。學院有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88人、碩士研究生283人,工程碩士61人、本科生831人。
擁有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國家重點學科,固體地球物理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博士后流動站和博士點,地球物理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碩士點,地球物理學、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專業。建有《地下信息探測技術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組成部分,具有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地球物理甲級資質,地球物理工程檢測和輻射與環境13個項目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
“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重大專項項目2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5項,863重點項目3項,863探索課題2項,863、973、國家科技支持等重大項目子課題1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6項、國土資源部地調和危機礦山項目14項、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企業委托橫向課題50多項,完成科研經費12735.16萬,其中,縱向經費占88%。
近年來在職教師發表國際SCI論文18篇、國內SCI論文52篇、EI論文41篇、核心刊物論文154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和摘要25篇,出版專著/教材7本。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發明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12項。作為第二署名單位獲省部級三等獎1項,作為參加人員獲省部級二等獎4項,目前,學院組織申報的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和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正在受理中。
目前,學院建有重磁實驗室、電法實驗室、地震勘探實驗室、天然地震實驗室、測井實驗室、放射性實驗室、測控實驗室、電子實驗室和電子電工實驗室8個教學、科研實驗室,有針對本課生專業實習的計算機機房和針對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計算中心,另有資料閱覽室。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