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
在金秋送爽,碩果飄香,舉國上下歡慶第20個教師節的喜慶之際,通遼職業學院隆重舉行掛牌慶典。我謹代表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向光臨慶典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和感謝!向全院師生員工致以節日的祝賀!
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國家部備案,原通遼學院、內蒙古電視大學通遼分校和通遼衛生學校合并組建為通遼職業學院。這是我市第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也是我市改革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對我市深入貫徹全國職教工作會議精神,優化配置資源和布局結構,加快發展高等職業,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進而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合并前的三所院校均有幾十年的辦學歷史。原通遼學院是2000年和原有的師范學校合并而成,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教師的搖籃”,尤其是1951年建校的哲盟師范學校,曾獲得過“全國優秀師范學校”的殊榮;原通遼電大具有優質的現代遠程開放資源,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多媒體手段的同時,構筑了衛星電視網絡、計算機網絡和支持網絡相結合的立體型的現代遠程系統;通遼衛校近幾年異軍突起,跨越發展,招生總量連居自治區同類院校前列,建有30多所區外就業實習基地, 2000級護理專業的佟艷梅同學在抗擊“非典”中,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優秀護士”稱號。三校五十多年的辦學歷史,幾代工作者的辛勤耕耘,走過了艱苦創業的歷程,也創造了驕人的業績,先后為國家培養了五萬多名中小學教師、衛生醫務人員和各類人才,并成為相關戰線上的骨干力量。
通遼職業學院的建立并掛牌,標志著我們將邁向新的歷史階段,時代賦予我們一個高等職業的發展平臺,堅持高水平、高起點、創辦人民群眾滿意的高職院校,是我們全院教職工的共同心聲。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內政字(2004)129號文件精神,新組建的通遼職業學院以實施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為主,保留原中等職業和電大職能,兼顧本、專科層次的遠程開放、成人函授及初中教師繼續和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是一所蒙漢授并存、高職與繼續并舉、學歷和非學歷并行、傳統與現代遠程并重的綜合性高等職業學院。
目盡青天懷古今,面對高等職業的全新挑戰,我們將與時俱進、團結拼搏、貫徹國家部《關于深化高等職業改革的若干意見》,根據《通遼職業學院發展建設規劃》目標,在未來的辦學中,堅持科學定位,緊緊圍繞為通遼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基礎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和高技能人才;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地調整和設置專業,認真開展市場調研,準確把握市場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并確定學院重點專業、創辦特色專業、打造品牌專業;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改革,運用現代理念,改革方法,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重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積極開展訂單式培養,圍繞我市支柱產業發展需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辦學的途徑和方式;大力推廣“雙證書”制度,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按自治區要求、經市政府批準,為確保三年達標,如期通過國家驗收,我院已在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征地800畝,分段實施異地重建工程。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起一座高標準、現代化、設施設備先進、實習實訓基地齊全、具有地區特點和民族特點的新的職業學院。到2010年,我院全日制在校生要達到7000人,各類在籍生6000人,短期培訓與技能年5000人次。使我院成為辦學條件優質、師資力量雄厚、畢業生就業率較高、辦學特色突出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力爭跨入全國同類院校先進行列。
同志們、朋友們,回眸過去,我們曾經書寫過光輝的篇章;面對現實,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高等職業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任重而道遠;展望未來,面對學院今后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更感到責任重大。我們要在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以三校組建掛牌為契機,遵循“五統一”原則,抓好班子建設,搞好機構、人員和資源的整合,確保快速平穩過渡,在完成實質性合并工作的同時,統籌規劃,加快發展,再創輝煌。我們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社會各方面的鼎立支持,有全院教職員工的團結奮斗,通遼職業學院一定會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為通遼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歷史性的貢獻!
謝謝大家!
更多信息請查看節日.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