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孔子,大成至圣先師,世界著名教育家。最近有網友發帖稱,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第一高級中學,學校不僅要求學生向孔子像下跪磕頭,還規定在校學生冬天每天凌晨5點必須起床誦讀《道德經》和《孝經》。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滋養著炎黃子孫,造就了中華民族不斷向前的生命力。孔子是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中華兒女更是以不同的方式祭奠孔子,以弘揚傳統文化。
尊敬孔子的目的是宣揚傳統文化,無可厚非。但是尊敬可以在心里,而跪拜太過形式主義。如此宣揚傳統文化,未免過猶不及,也許還會激起學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傳統文化宣傳。
此外,高中生跪拜孔子是一種封建迷信。跪拜是封建盲目奴化的象征,并不是追求公平正義價值觀的現代文明社會所需要的。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恐怕跪拜這種形式主義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體現教育的應有之義,更有封建迷信的嫌疑。如若將弘揚傳統文化與跪拜相結合,是對傳統文化的誤解,更是教育的“跑偏”。
學習古典文化是好事,但盲目迷信就是大錯特錯,而且在學校大興迷信之風就更不應該。學校是學習之所,不能鼓動非理性行為。在非理性情緒的渲染下,即便沒有表面上的強迫,但學生也都受到了集體規范的隱形壓迫,被迫卷入到非理性行為中。
提高傳統文化在當下教育體系的地位非常有必要。但是,弘揚傳統文化,絕不是要選擇復古的形式主義,將儒學傳統文化等同于宗教一樣的文化,而且強迫學生三叩九拜,顯然不合時宜。
學校應該打破封建禮教這一套,科學對待傳統文化,需要有鑒別地對待,有揚棄地繼承。創新實踐方式,用更加科學、人性化的方法傳播和教育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