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現開設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4個本科專業,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現有教職工6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46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著名作家峻青任該院名譽院長。現有本科在校生1312人。
學院突出人文素質教育導向,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形成了辦學條件優良、教師梯隊合理、教學品質優秀、學風扎實、學生工作異彩紛呈的良好局面。
學院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基礎扎實,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己任,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立足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辦學理念,不斷充實專業內涵,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學生“三基”知識掌握扎實,科學研究、社會實踐的能力不斷增強,形成了良好的辦學聲譽,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高。
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熟悉漢語及中國文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中文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教師、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在文化、出版、傳媒機構以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部門從事與漢語言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含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含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文學概論、寫作;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教育實習、寫作技能訓練、畢業論文寫作、漢語言文學相關文化現象研討。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
本專業注重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內外相關學校從事漢語教學,能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以及國內外其他相關部門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英語寫作與翻譯、寫作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廣播電視學本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廣博的文化知識、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寬闊的國際視野和嫻熟的專業技能,能夠在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拍攝、編輯、主持、策劃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傳播學概論、新聞學理論、中外新聞傳播史、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報道、廣播電視寫作、電視攝像、電視節目編輯與制作、廣播電視經營管理、廣播電視節目策劃、新聞評論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校內課程實訓、媒體實習、廣播電視編輯與節目制作實訓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播音與主持藝術本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播音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能夠在廣播電視機構和其他相關單位從事播音、節目主持及新聞傳播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播音主持藝術導論、普通話語音、語言學概論、播音發聲技巧、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主持藝術、電視播音主持藝術、文藝作品演播、視聽語言、廣播電視編輯與節目制作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專業實訓、播音創作實訓、文藝作品演播實訓、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綜合實訓、主持人大賽、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及其他課程實訓;主要實驗教學環節有普通話語音及普通話水平測試實驗、播音發聲實驗、語言表達實驗、影視劇配音實驗、虛擬播音實驗、電視節目播音主持實驗、出鏡現場報道實驗、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實驗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