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衛生部的統計,中國衛生總費用2010年為19600億元,2005年衛生總費用僅為8000多億元。過去5年間年均增長13.6%,遠遠超過GDP的增長速度。簡單計算,分擔給每個人的衛生費用是1500多元,同期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
關于社會醫療費用增長,多數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醫療技術進步以及居民收入的增長,其他因素則包括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改變、醫療保險等等。但在中國,醫療費用上漲的原因中除了以上的國際共性因素外,“過度醫療”成為不合理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過度醫療導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浪費和流失。中國醫療保險中的“六非”行為(非合理用藥、非合理檢查、非合理收費、非合理醫藥定價、非參保對象享受醫保待遇、非離退休人員享受離退休待遇)一直較為嚴重,據估算,醫療機構濫開藥、濫檢查等現象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在20%至30%,如再加上藥品回扣、藥品虛高定價、亂收費等現象,醫保基金浪費和流失比例不低于50%。
為什么過度診療的現象一直得不到解決?表面上看,好象是醫生和患者利益熏心,但深層次原因則必須檢討醫療價格管制和醫療保險制度的漏洞。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微觀經濟研究室主任朱恒鵬的研究發現,政府為控制醫療費用,降低患者醫療負擔實施的一系列的管制措施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如果由醫院及醫生自由定價,若非診療必須,醫生既不會用藥也不會使用設備檢查,因為非診療必須的藥品和設備檢查均會降低醫院醫生收益,當然更不會過度用藥和過度檢查。
針對過度醫療問題,具體的解決措施:
首先,遏制過度醫療,需要推進建立保障公益性醫療的新制度。要防止各種“過度”現象,就必須有相應的制度來規范,完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醫療制度。
其次,國家重視增加醫療資金投入,改善醫生的福利待遇,讓醫生全身心投入到救死扶傷上面。
第三,國家制定更加完善、細致的醫療法律法規,對醫療隊伍中違法亂紀行為予以嚴厲打擊。
第四,要加強對醫務人員診療水平的培訓,糾正醫務人員防衛過度,過分依賴輔助檢查來保證不出問題。國家要盡快健全各種疾病的診療指南,建立醫療服務質量控制、評估的指標和管理體系。
第五,要改革醫療行業中的分配制度,重新劃分分配標準,結合各自實際的制定的行之有效的分配政策,進行合理的績效管理。制定規范科學的治療療程,提高檢查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