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與趕集網聯合發布了《90后畢業生飯碗報告》。這份基于35萬余份有效問卷的報告顯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中,三成以上畢業生仍“啃老”,近四成過著“月光”生活。
此次調查顯示,今年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其中北京地區平均起薪僅為3019元。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要靠這些收入在北上廣等城市立足,確實是個不小的難題,在“揭不開鍋”的時候求助父母,也是人之常情。
事實上,這種現象幾乎每年都在上演,成為并不新鮮的“畢業生之痛”。2009年年底,一項針對當年應屆畢業生的調查顯示:有22%的大學畢業生月收入與支出之差在-250元至250元之間,成為月月吃光喝光的“月光族”,8%的畢業生月收入與支出之差小于或等于-250元,成為“負翁”,很多畢業生還需要父母的資助。在就業、創業初期,父母這種行為應該算是一種中性的“接濟”,而非孩子在惡意地“啃老”。
曾經,我們擔心8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現在看來,他們并非如此“扶不上墻”,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窩在家里“啃老”,而是努力在各自崗位上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當下,高素質人才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一個接一個的“最難就業季”里,應屆畢業生們只能采取“先就業再擇業”的務實態度。即使他們暫時不能自立,需要父母接濟,也無需動輒貼個“啃老”這樣的不道德標簽。
【面試預測題】
日前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與趕集網聯合發布了《90后畢業生飯碗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中,近三成仍在啃老,近四成過著“月光族”生活,“啃老”、“月光”、“底薪低”被作為應屆畢業生的標簽。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專家解析】
對于出現上述狀況,我認為該理性看待,我認為“啃老族”、“月光族”占大多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任何層次,大學或者中等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初入社會工資偏低是正常的。市場經濟講究效率和個人能力,應屆畢業生各方面還不夠優秀,各項技能都需要精進,人身閱歷也不夠豐富,收入不高是正常的。
第二,物價偏高,貨幣投放總量較多,進而房價、地價過高,推升了所有行業的成本。應屆畢業生的收入用于租房和生活,導致“月光”、“啃老”很正常。
第三,現代社會的上升渠道匱乏,階層固化,一些行業和體系,內部循環、繁殖,沒有關系的大學生只能進相對更差的企業和單位,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
第四,我國太注重文憑和學歷,導致大學盲目擴招,大學畢業生過剩,供大于需,這必然導致大學生市場越來越廉價、
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改善這個問題:
第一,我國大學畢業生過多,但是相對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為了市場平衡,國家應該鼓勵家長將孩子去學習專業技術。
第二,應屆畢業生應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在校學習期間應多參與社會實踐,學校、家長也要給予適當的引導,企業也要多多提供這樣的機會。
第三,社會也要給剛畢業的大學生應有的寬容與理解,不能只是批評,應有更多的鼓勵,以讓大學生更快的適應到社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