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種生活境界,是一種人生目標,更是 “中國夢”的核心內容之一。然而,個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總會有不幸福的遭遇。無法與親人團聚、無法給愛人溫暖的家、給孩子良好的教育、給生病的親人更好的醫療救治、無法生活在一個潔凈安全的環境等等。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國家為個人幸福保駕護航,需要實現安居夢、健康夢、團圓夢。
居有所樂,實現安居夢。安居才能樂業,而現今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群眾仍然住在棚戶區和簡易房,無法享受“家”該有的舒適與溫馨。針對此種情況,應加大政府補助力度,拓寬資金籌措渠道,著力推進棚戶區改造。鼓勵房地產公司等民間資本參與保障性住房工程和棚戶區改造建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多渠道籌集房源,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由郊區向中心城區推進,逐步形成以廉租住房、棚戶區改造、農村危舊房改造并舉的多層次、寬領域住房保障體系,以切實保障群眾居有所樂,住有所安。
病有所醫,實現健康夢。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嚴峻,重大疾病困擾著許多家庭,國家的醫療體系還不夠完善,因病返貧時有發生。因此,一方面,加大對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財政投入,加強醫療基本建設和設備配套,建設和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從源頭、生產、流通、銷售各環節控制食品污染,加大對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責任企業和責任人的懲罰和打擊力度。
老有所依,實現團圓夢。現今受到就業、求學等諸多現實因素影響,親人團圓、常回家看看成了一種奢望,親人之間只能短暫相聚又別離。因此,必須加強法律配套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法律效力,明確細則要求,建立合理的投訴制度,對企業進行強制性約束,落實探親假制度,不再讓“常回家看看”成為奢望。
夢想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中國夢是百姓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現實需求,是無數個人夢的匯集,同時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偉大目標。要以個人幸福為基,才能共筑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