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學院(咨詢電話:0551-82361260)
電子商務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具備電子商務基本理論和管理、經濟、貿易、法律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具有一定的應用創新能力,能熟練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從事各種商務活動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電子商務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子商務概論、操作系統、數據結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電子商務與金融、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市場營銷學、國際金融與網上支付、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軟件開發基礎、電子商務安全、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網絡市場調研、企業資源計劃、網絡消費心理學等;
就業去向:可在 IT 行業、商業流通企業、生產企業、物流企業、外貿企業、金融服務行業從事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和企業信息化等方面的管理和技術開發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從事電子政務等方面的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從事計算機應用與維護的專門化技術人才。要求學生學習并掌握現代計算機技術所必備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及其實現手段;要具有比較熟練的計算機及網絡的操作、維護與管理的技能;要具有進行計算機實用軟件的設計、開發、維護技能;要具有較強的網頁設計、網絡管理、硬件組裝與維護的技能。
主要課程:離散數學、數字邏輯、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計算機通訊與網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絡程序設計、編譯原理、微機技術、軟件工程、計算機圖形學、網絡操作系統等。
就業去向:可在政府機關、工業、交通、商業等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軟、硬件開發、應用、維護及管理工作;還可以在計算機銷售服務、人才培訓等單位工作。
網絡工程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網絡工程所必需的扎實理論基礎,技術實踐與技術應用能力強,良好的工程師素養與發展潛質,從事網絡規劃、部署、開發、應用、管理和培訓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現代通信技術、操作系統、Internet開發基礎、計算機網絡、路由與交換、計算機網絡規劃與設計、無線與移動網技術、網絡性能測試與分析、網絡協議分析與設計、計算機網絡編程、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物聯網開發技術、無線與移動網技術、計算機網絡安全、計算機網絡規劃與設計、IP統一通信技術、通訊軟件設計基礎、網絡應用終端開發等;
就業去向:可到通信企業、網絡公司、科研部門、行政單位、大專院校、電信等單位從事計算機通信、網絡工程設計與建設、網絡和專業服務器運行維護與管理、網絡應用系統開發、網絡通信設備、網絡安全產品的研制、開發和應用。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系統工程方法,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知識和應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既有較寬厚的基礎理論、較寬廣的專業口徑,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應用創新能力,從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建設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信息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信息分析與預測、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信息檢索、Web應用開發、網站設計與開發、信息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管理系統模擬、信息需求分析、大型數據庫系統基礎、決策支持系統等。
就業去向:可在銀行業、服務業、證券業、圖書館、學校、機關等擔任計算機工程助理師;大型數據庫數據管理員,在信息管理領域內負責大型數據庫的系統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工作;在工程師的指導下,負責網站的日常維護工作;計算機高級文員等工作。
軟件工程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運用先進的軟件工程方法、技術和工具進行軟件設計、開發。設有企業級軟件開發,嵌入式軟件開發兩個專業方向。
主要課程: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Linux操作系統與程序設計,軟件工程導論,軟件需求分析,軟件測試技術、軟件開發工具等。
就業去向:可在國內外IT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政府機關等單位從事軟件工程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組織與管理工作。
物聯網工程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能夠運用計算機基本原理及物聯網的核心原理、方法與技術,具有較好的物聯網系統集成、管理與控制能力以及一定的物聯網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與分析評價能力。
主要課程: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與算法、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物聯網導論、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RFID技術原理及其應用、無線傳感器網絡、物聯網安全技術、軟件工程、ZigBee協議與應用、物聯網綜合實驗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到各類企業或者其他機構從事以下工作:設計及開發嵌入式無線通信系統;物聯網應用系統的設計、集成、測試、技術維護與服務支持工作;設計并開發面向特定領域的物聯網應用系統,如智能樓宇和家居、遠程健康醫療監護等;或繼續學習并攻讀更高層次的學位。
信息工程學院始建于1993年由安徽省教委批準我校增設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專業,先后經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等辦學階段,2015年正式更名為信息工程學院?,F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網絡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六個本科專業,在校生2096人。學院抓住不同歷史階段的機遇,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學院現有教職工4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具有中級職稱21人,博士3人(含在讀)、碩士39人。擁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實驗實訓示范中心1個(網絡工程實驗實訓中心),省級特色專業1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專業建設與改革項目1項(網絡工程),省重大教改項目1項、安徽省優秀教師1人、安徽省教學名師2人。
學院擁有基礎實驗室4個,專業實驗室9個,研究與創新實驗室3個,企業聯合實驗室1個;學院學生在全國機器人比賽中榮獲一等獎3人/次、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一等獎1人/次、安徽省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1人/次、銅獎2人/次。
學院在中軟國際、蘇州風云科技、蘇州高博、杭州四喜電子商務公司等企業建立了專業實習基地,畢業生就業率達96%。部分畢業生先后被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學院教師出版著作、教材15部(其中省“十一五規劃教材”3本、“十二五規劃教材”2本);發表論文近100余篇(其中SCI收錄4篇,EI收錄 10篇,國家級20篇);完成教育部課題1項,省級教學考試軟件1項,省級教科研項目16項;獲省教育廳獎勵等8人次,校級獎勵13人次(其中: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人次,三等獎3人次,省高校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賽二等獎2人次、三等獎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