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首批應用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
●湖北省最早舉辦的公辦獨立學院之一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先進單位
●湖北省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
學院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諶家磯大道興盛路特1號
郵編: 430011
QQ服務:4000052197
咨詢電話:027-59008057
59008058 59008059 59008957 59008958 59008959
辦公電話:027-82300410 (兼傳真)82307069
學院網址:http://www.hudazx.cn
學院招生網:http://zsb.hudazx.cn
乘車路線:
乘地鐵、輕軌到堤角站,轉乘211路至終點站 (興盛路湖大知行學院)下。
在漢口火車站乘509路到解放大道游湖站,轉乘211路至終點站下。
在武昌火車站乘577路到解放大道新榮村站,轉乘211路至終點站下。
在武漢火車站乘634路到諶家磯大道興盛路口站,右轉至學院正門。
學院概況
辦學性質: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創辦于2000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湖北大學舉辦的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湖北省首批應用轉型發展試點高校。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0000人。
辦學定位: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提高辦學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為主線,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開放辦學,全面實施綜合改革,將學院建設成為規模結構合理,優勢特色鮮明,創新創業能力突出,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貢獻的應用技術型高校。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發展,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學院較好地實現了辦學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知行合一”的辦學特色日益彰顯。
育人理念:學院秉承“厚德載物,認知踐行”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呼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能力素質的訴求,突出能力本位,注重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以培養“專業有潛力、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發展有后勁,服務于生產、管理一線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精心營造“讀書在知行”的校園文化氛圍。十年來,我院培養的學生以綜合素質好、實踐能力強,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系部設置:學院設有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機電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糧食與食品工程系、人文與社會科學系、生物與化學工程系、外國語系、藝術與設計系、思政與體育課部共十個教學系部及繼續教育學院。開設有60個本、??茖I,其中生物工程專業被湖北省教育廳列為全省重點培育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被列為省級戰略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和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師資隊伍: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優質師資隊伍和穩定的教育管理團隊。學院現有教師428人,中高級職稱達76%,碩士以上學位達64%。學院聘請有國內知名專家擔任客座教授,湖北大學長期委派高水平教師來學院承擔教學與管理工作,為學院教育教學及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師資保障。
校園建設:學院建有學術交流中心、大型藝體中心、各類專業實驗教學大樓、標準化學生公寓、現代化圖書館、先進的網絡信息化平臺等完備的教學和生活設施。所有教室全都安裝了多媒體;學生公寓安裝了冷暖雙制空調、熱水洗澡系統、寬帶網絡和通訊電話;學院建成了集教務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學籍管理系統、OA辦公系統、校園卡系統、醫藥管理系統、學生收費系統和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等十余個應用系統于一體的校園網絡信息化平臺;學院現代化圖書館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82萬冊,并實現了與湖北大學本部的圖書、信息、管理資源的共享。幽雅的校園生活環境、先進完備的教學設施,為學院教育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
畢業文憑:學院對符合學籍管理規定、成績合格的畢業生頒發湖北大學知行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學士學位。
升學就業: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積極開拓就業市場,畢業生就業率連年達到90%以上。我院畢業生考取研究生、公務員比例一直居于同類院校前列,每年有一百多名學生考取研究生,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畢業生積極參與各級公務員招考、各類事業單位招聘,且成績顯著。學院大力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大批同學成功創業,其中周鈺同學被評為“2012年湖北省十大創業之星”;石秀同學在2014年湖北全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中進入十強,并贏得了12萬元創業獎金。
同時,學院與湖北省糧食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全省糧食行業在科技攻關、人才培養、智力研發、信息交流與管理等領域全面深入地開展戰略合作。學院與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電信、百度、武鋼等優質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為廣大畢業生實現充分優質就業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證。
對外交流: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辦學,促進國際交流,為學生出國留學深造提供良好機會。學院常年聘請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外籍教師任教,并依托湖北大學和學院自身建立的國際交流渠道,引進國外優質資源,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開拓學生出國深造渠道,為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提供廣闊平臺。學院目前已與美國、芬蘭、挪威等國家及臺灣地區的高校,開展了實質性的學術交流和對外合作辦學。
地理環境:學院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坐落在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北端。校園內花卉樹木蔥蘢,綠草如茵,是莘莘學子勤奮攻讀、矢志成才的理想園地。
專業介紹
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
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辦學歷史悠久,具有60余年專業教育歷程,當前全系在校學生有2300余人。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59人,其中獲碩士以上學位46人,副教授以上職稱11人,講師職稱22人,其中2名教師曾分別榮獲湖北省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光榮稱號,已形成一支業務精湛的專業教師團隊。
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始終堅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致力于培養厚德誠信、知行合一、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始終堅持課堂教學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教育相結合。專業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學科研經驗豐富,近年來在國家各類刊物上公開發表科研學術論文80余篇,主編、參編23部規劃教材,主持18個省級教研項目,其中一項獲得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學院為系部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專業知識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條件,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現建有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及多功能綜合實驗室,同時與湖北大學圖書館共享全部電子圖書資源。
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學生積極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和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取得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助理會計師職稱證書,2015年助理會計師一次通過率高達79.36%。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專業技能比賽,近5年來獲得湖北省大學生會計技能大賽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五項,獲得湖北省創業大賽銅獎二項,獲得全國英語寫作大賽一等獎三項,獲得國家獎學金21人,獲得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12人,打造了會計技能大賽、財務分析大賽等系部特色品牌活動。
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同各類企業、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密切聯系,設有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堅持校企合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系畢業的學生在部省市各級單位從事專業等重要工作,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會計學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具備經濟、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獲取財務信息、進行財務定性與定量分析的能力,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學、會計信息系統、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稅法、經濟法、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會計英語、出納實務、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管理會計學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基層企事業單位、財務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政府職能部門以及民間非盈利組織從事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及審計等工作。
會計學(審計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會計學和審計學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從事審計、咨詢服務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審計學基礎、統計學、管理學、貨幣銀行學、會計學原理、內部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政府審計、會計信息系統、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審計案例、審計模擬實驗、經濟法、投資學、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稅法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各類企業和跨國公司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可在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咨詢工作。
財務管理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較為寬廣的管理、會計、理財、金融等方面知識,具有從事企業投資、籌資和日常資金運作等財務預算、分析、決策和咨詢等能力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財務管理學、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管理、財務分析、投資學、會計信息系統、審計學、管理會計學、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資產評估、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會計師事務所、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從事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資產評估等相關工作。
會計 ???/P>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方面的基礎理論,掌握會計學的基本知識,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具備較強的會計實務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會計學、成本會計學、經濟法、財務管理學、稅法、會計信息系統、財務軟件應用技術、中級財務會計、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審計學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門、銀行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從事出納、驗資、審計、會計咨詢、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等工作。
機電工程系
機電工程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專業扎實、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20名,副教授以上職稱占60%,講師職稱占40%。具有企業工作經歷12人,碩士及以上學位人數13人。近年來在國家各類刊物上公開發表科研學術論文30余篇,主編、參編20多部規劃教材,主持多個省級教研項目,其中一項獲得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機電工程系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職責使命,重視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目前建有金工實訓中心、工程繪圖室、機械零件陳列室、機械原理陳列室、互換性與測量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及計算機三維建模實訓室。 已與浙江寧波雙林集團深度合作,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合作局面;與湖北省內、江蘇無錫市、昆山市、廣東東莞市、浙江寧海等省內外十多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在廣東、江蘇、湖北十堰建立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的金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機電工程系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社會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大力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努力培養適應“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中國創造戰略目標”要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基本理論知識,擁有機械新產品開發與相關生產管理所需的能力,能在工業生產一線從事機械設計制造、技術開發、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工作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機械設計基礎、結構力學、液壓與氣動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CAD/CAM、數控技術、機械制造工藝、機床夾具設計、機械制造設備、機械優化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大中型制造企業從事數控設備和機床夾具的設計、制造等工作,也可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服務及生產管理等工作。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基本理論知識,擁有機電新產品開發與生產管理所需的能力,能在工業生產一線從事機電設計制造、技術開發、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工作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機械設計基礎、液壓與氣動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數字電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CAD/CAM、機械設備控制技術、數控技術、PLC計算機控制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大中型制造企業從事數控設備和自動流水線的設計、維護和管理工作,也可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開發及制造等技術管理工作。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機器人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培養掌握工業機器人集成設計、編程操作、維護管理、調試維修等專業知識與技能,具備扎實的工程實踐基礎、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并能與專門領域要求相結合的高端復合型、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制造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學、單片機原理及應用、CAD/CAM、機械工程控制、數控技術、電氣控制與PLC、傳感器與檢測、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編程、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大中型制造企業,從事工業機器人操作、編程、調試、維修等工作,也可在機器人廠商和機器人的集成商,從事銷售、售后技術支持、工作站設計安裝等工作。
機電一體化技術 ???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了解機電產品的發展動態和趨勢,掌握機電產品的設計與制造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機電設備制造、使用及維護的基本技能,從事機電設備設計、開發、制造、使用及維修方面的實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液壓傳動、微機原理與應用、自動控制原理、機械設備電氣控制、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數控機床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大中型企業從事數控機床及其它現代機械制造設備的操作、維護及檢修;機電設備的技術改造,車間班組及其它基層部門的管理等工作。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60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7名、高級工程師2名、講師31名、工程師1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名、碩士學位教師23名。近年來,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教師在各級各類學術活動中屢次獲獎,申請各類國家專利十余項。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建有設備先進的電子線路實驗室、模擬電路實驗室、高頻電路實驗室、傳感器實驗室、數字電路實驗室、網絡工程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信號與線性系統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接口與單片機實驗室、EDA、可編程控制器實驗室及PSPICE仿真實驗室等,為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同時,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積極探討和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實踐性教學,在歷年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藍橋杯”軟件設計競賽中屢創佳績;注重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先后與上海新建電子儀器廠、NIIT(中國)軟件服務外包實訓基地、深圳安泰信電子有限公司、寧波中策電子公司、江蘇綠楊電子集團、武漢軟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達內科技及亞嵌教育等多個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軟件設計與檢測、網絡管理與維護、電子信息處理與設計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電子信息工程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理論知識,掌握電子信息及通信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具備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硬件描述語言、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電子信息產業及通信領域從事電子電路及信息系統研究、設計、集成、制造和應用等工作。
物聯網工程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好的電子技術、信息感知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基礎,掌握物聯網工程的應用設計方法,能從事物聯網感知與控制、有線/無線網絡與傳輸和軟件與信息服務的研究、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工作適應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物聯網技術導論、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RFID技術與應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嵌入式系統設計、操作系統、計算機通信網絡、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應用、ZigBee 技術應用與無線傳感、數據采集與處理、物聯網工程實踐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電子通信等信息技術領域從事物聯網應用系統的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也可從事計算機應用領域、通信領域的信息網絡系統的研發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電子技術、電子信息處理、光電子和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理論知識,掌握電子信息技術處理的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具備從事該領域的實驗實踐能力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子線路設計、模擬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微電子器件與集成電路設計、硬件描述語言、嵌入式系統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從事各種電子電路設計、電子信息處理、嵌入式系統設計乃至集成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的設計、制造,并能從事相應的電子類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設計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計算機軟件、硬件和網絡的基本理論,掌握軟件工程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具備軟件系統應用與開發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導論、結構化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測試、算法設計與分析、軟件工程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IT相關企業部門從事軟件項目管理、系統軟件研發、測試,也能在教育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軟件設計、應用、維護等工作,還可以在銀行、金融業從事數據挖掘、分析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計算機網絡、硬件、軟件的基本理論,掌握網絡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維護和管理等基本技能,具備網絡設計、管理與維護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導論、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工程、計算機網絡編程技術、WEB網頁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相關部門從事計算機網絡系統、通信網絡、網絡應用軟件及網站的開發設計、安裝運行、維護管理等工作。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計算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掌握利用網絡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方法改善企業管理的方法,具備現代企業管理水平能力的創新型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信息系統、網頁設計、數據庫應用、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營銷策劃與寫作實務、管理經濟學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從事企事業單位網站的建設和維護,企業商品和服務的網絡營銷、策劃等專業工作;或從事電子商務的項目管理、策劃與運作、系統開發與維護等工作。
計算機應用技術 ???/P>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的理論知識,掌握計算機硬件設備、軟件系統、網絡工程等技術,具備該領域綜合應用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數據結構、數據庫實用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匯編語言、C語言、網絡程序設計(ASP)、網頁設計、網站建設實務、Java程序設計、VB程序設計、多媒體應用與技術、3DMAX、Flash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的設計、安裝、調試、管理、維護等工作。
電子商務 ???/P>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管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原理和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掌握金融及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具備熟練運用計算機網絡及各類信息進行電子商務活動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市場營銷、數據庫管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國際貿易與金融、網絡營銷管理與策劃、物流管理、計算機網絡與通訊、電子商務理論、電子商務技術與實務、網頁設計與網站管理、電子商務軟件工程、VB程序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工商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從事電子商務策劃、運營與管理等工作。
校企合作共建專業(另收實訓費6000元/年)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校企共建專業是學院與武漢美斯坦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重點專業,引進領先的美斯坦福(mstanford)課程體系,按照重點教學改革專業的最高標準對多媒體教室、理實一體實驗室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和改造,致力于培養更多高技能型、實用型、創新型信息化人才。校企共建專業高薪從企業引進一批理論功底扎實,項目經驗豐富的“雙師型”、“雙高型”專業教師,實行“模塊化教學+訂單培養”,采用“就業導向,目標驅動,工學結合,校企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2年校內學習,1年帶薪實訓,大三期間根據企業人才需求及學生發展意愿進行專業分流;畢業后享有3重就業保障,5大就業基地,5000余家企業就業保障,試用期3000-8000元。
計算機應用技術(高級軟件開發工程師方向)專科
培養目標:培養支付服務、股市服務、銀行服務、金融服務等大型企業高級軟件設計、研發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可以勝任大型IT公司的高級軟件開發工程師、高級數據庫工程師、高級游戲開發工程師、高級實施工程師、高級系統培訓工程師、企業高級ERP、CRM、BRP等項目管理人員。
計算機應用技術(3G/4G移動商務開發方向)專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系統培養熟練掌握3G/4G移動通信技術、微軟WinCE手機操作系統平臺、3G/4G信息技術、3G/4G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級通信實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以勝任3G/4G前端軟件開發工程師、WAP軟件工程師、Sun J2ME 3G平臺開發工程師、Apple iPhone 3G平臺開發工程師、移動商務管理工程師、3G/4G網絡運營管理等相關工作。
計算機應用技術(金融電信管理軟件開發方向)???/P>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熟練的金融、電信、銀行等行業軟件開發技能和工程管理能力,同時具備相關企業信息化管理知識的高素質技能型軟件研發人員。
就業方向:可以勝任大型金融、電信、銀行等公司的軟件開發工程師、數據庫開發工程師、游戲開發工程師、實施工程師、系統培訓工程師、企業ERP、CRM、BRP等項目管理人員。
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運營管理方向)???/P>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企業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的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電子商務市場策劃能力和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與維護的高素質技能型企業信息化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可以勝任企業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實施、推廣等工作,能從事軟件公司市場營銷、策劃,企業網絡推廣等職位。
電子商務(企業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方向)???/P>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企業網絡安全設計、管理,進行數據加密及安全傳輸技術支持以及企業信息化軟件開發與實施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以勝任企業信息化系統設計、開發、實施、維護等工作,能從事企業信息化主管、數據庫管理員、企業網站管理員等職位。
經濟與管理系
經濟與管理系在校生達2000余人,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現有專職教師4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占37.5%,多名教師為各專業協會及學術沙龍成員,主編、參編經管類教材20余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并獲獎多項。經濟與管理系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在諸如“中小企業治理與人才培養”、“漢口北產業集群培育對我省中部崛起帶動研究”等多項教科研項目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經濟與管理系重視實踐教學,不斷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建有工商管理ERP沙盤模擬實驗室、市場營銷案例分析室、會計實驗室、國際貿易仿真實驗室、經濟金融實驗室、物流與工程實驗室、人力資源行為分析室和智慧教室等實驗實訓室,并與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十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江北經濟論壇、營銷策劃大賽、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金融炒股模擬大賽、“早安·知行”志愿服務、體育文化藝術節等經管特色品牌活動,并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學院籃球賽、辯論賽、運動會、合唱比賽、演講比賽等大型活動中,經管學子均表現突出,“求是經管、活力經管、魅力經管”的經管特色日益彰顯。
近幾年,學生先后榮獲POCIB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個人一等獎和團體二等獎、湖北省“挑戰杯”創業大賽銅獎、湖北省營銷策劃挑戰賽二等獎和優秀組織獎等多項大獎。涌現出了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周烈、“湖北好人”黃維唯、武漢市優秀青年志愿者陶騰蛟等一大批優秀學生典型。理財規劃師、會計從業資格證、人力資源師、營銷師、外貿單證員等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通過率高達80%左右;就業率達90%以上。
國際經濟與貿易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國際經濟與貿易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外貿流程和國際慣例,具有統計和財務分析能力,具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務英語談判、外貿函電書寫、國際貿易單證制作、進出口報關實務操作等涉外業務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報關實務、國際結算、國際金融、國際商務函電、經濟法、WTO規則與案例、國際市場營銷、證券投資學、國際商務英語、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操作實務、外貿單證實務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政府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貿企業、物流企業、金融企業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從事外貿經營、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
金融學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經濟學、金融學基礎理論,熟悉國家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規,具備金融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現代金融業務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國際金融、中央銀行學、商業銀行管理、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理論與操作實務、保險學、財務管理、金融工程學、財政學、統計學、金融法、金融英語、國際結算、國際貿易學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投資公司、基金、政策性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工商企業財務部門等工作。
工程管理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理論、方法,能在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過程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制圖與識圖、建筑施工及組織設計、土木工程概論、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工程招標與投標、管理學、經濟學、應用統計學、運籌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政府經濟管理部門或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建筑施工企業、工程建設監理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工程咨詢公司、國際工程公司等單位從事工程管理工作。
工程造價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基本理論,具備工程技術、財務會計、工程造價管理和經濟法律知識,具有工程項目經濟管理、工程造價預算與優化管理等方面的理論和實際應用操作能力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會計學、財務管理、CAD工程制圖、工程造價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定額與預算、房屋建筑學、建筑施工管理、工程經濟學、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法規、工程造價軟件、項目融資與投資等。
就業領域:畢業后能在房地產行業、市政工程企業、建筑施工企業、造價咨詢單位、監理公司以及各級政府投資管理部門等從事項目投資管理、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的咨詢與服務、工程保險、房地產估價等方面工作。
物流管理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物流管理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具有在物流管理領域從事全過程策劃、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會計學、運籌學、物流管理概論、供應鏈管理、采購與供應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運輸管理、庫存管理、物流財務成本管理、物流裝備與技術、物流信息系統、物流園區規劃與運營、國際物流與貨運代理、報關實務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工商企業、交通運輸行業和物流相關部門的物流管理工作。諸如倉儲、配送、裝卸、運輸等各物流環節作業管理,以及物流戰略規劃、物流運營發展管理等工作。
工商管理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工商管理的政策和法規,具有解決企業經營管理、資本經營等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經濟法、統計學、會計學、組織行為學、公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物流管理、項目管理、連鎖經營管理、國際企業管理、管理信息系統、企業文化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等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理論知識,熟悉經濟、勞動法律法規,具備人員招聘與選拔、組織與崗位設計、培訓與開發、績效考評、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專業技能,具有較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員工招聘與配置、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培訓與開發、勞動法與勞動爭議處理、員工關系管理、職業生涯管理、組織文化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從事企事業單位中人員招聘、培訓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社保事務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市場營銷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市場營銷管理的基本理論,熟悉市場營銷相關法律法規,具有較強的營銷策劃、實施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能從事營銷管理、營銷策劃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統計學、會計學原理、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廣告學、營銷策劃、商務談判、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產品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能勝任企事業單位的市場營銷組織、策劃、實施、管理等工作。
市場營銷 ???/P>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市場營銷相關法律法規,具有現代營銷管理基本技能技巧、服務于市場營銷一線崗位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市場營銷調研、營銷策劃、商務談判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市場營銷、策劃和管理等工作。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是學院最具特色的工科系部之一。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以及“湖北省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學院與湖北省糧食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糧食與食品工程系各專業為湖北省糧食局重點建設專業。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在學院應用性轉型大背景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著重培養應用型人才,把教學目標落實和凝聚到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上。系部與湖北省食品化妝品檢驗所、湖北省質量監督檢驗所、湖北省各級糧食儲備庫、武漢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百盛餐飲有限公司、武漢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訂單培養”合同。系部為學生打造多樣化再深造渠道,與英國雷丁大學、挪威泰勒馬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國肯塔基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江漢大學等高等學府建立了長久合作關系,為有志于高學歷深造的學生提供條件,歷年平均考研錄取率在25%以上。系部著力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學生申報參與多項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現有專、兼職教師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17人。近5年,專業教師承擔4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項目以及企業橫向課題;在國內外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參與修訂《棉籽》、《油料餅粕含油率的測定》等國家標準;獲專利多項;《發酵工藝與設備》入選湖北省高校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現有谷物加工創新平臺、功能性食品創新平臺、糧油加工工程研究中心3個創新平臺以及啤酒與飲料小型生產線,實驗、實訓教學面積達1500㎡,各類高、新儀器設備總價值800余萬元。
食品科學與工程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食品工程、食品加工基本知識,熟練掌握糧油加工、食品精深加工相關技術,能在糧油食品企業及教育研究、管理部門從事糧油食品資源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本專業為湖北省糧食局重點建設專業。
主要課程:食品工藝學、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廠設計與安裝、物料運輸與計量設備、CAD設計、食品化學、食品添加劑、谷物加工工藝、食品分析、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食品微生物學、谷物品質分析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國家各級糧食行政部門、科技型食品(糧油)加工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保護等部門從事管理、產品研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品質控制以及食品貿易與營銷等方面的工作。
食品質量與安全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分析檢測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現代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與檢測技能,能在食品企業、檢驗檢疫、食藥監局等部門從事食品品質控制、食品安全檢測與監督、食品質量體系認證、食品質量安全性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儀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安全與衛生學、食品毒理學、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動植物檢疫技術、食品檢驗技術、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劑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政府職能部門、海關、進出口檢驗檢疫局、衛生防疫部門、技術監督局、食品企業、酒店、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單位從事食品質量與安全的檢測分析、監督管理和食品研發等工作。
食品加工技術 ???/P>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論知識,具備現代食品自動化設備操作能力,能在食品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新產品開發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分析、軟飲料工藝學、乳品加工工藝學、烘烤制品加工工藝學、食品加工技術、糧油加工、食品添加劑、食品工廠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食品生產相關部門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產品銷售等工作。
食品營養與檢測 ???/P>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食品營養、產品檢測與分析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食品營養、分析、質量管理等技能,能在海關、工商、食品監督管理、食品檢驗等部門從事檢測、分析、營養指導、品質控制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分析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檢測與分析、現代儀器分析、食品保藏技術、食品質量控制、功能性食品、標準法規與管理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保健食品行業、糧油等農產品加工行業、食品檢驗相關機構從事食品品質檢測、品質控制等工作。
人文與社會科學系
人文與社會科學系于2000年正式創立,自2004年9月開始招收本科生。人文與社會科學系自組建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文精神育人,以科學態度治學”的辦系方針,以“傳承科學文化,弘揚人文精神”為己任,以“培育應用型人才,彰顯專業特色,涵養人文情懷,打造文化大系”為辦系目標,重視專業特色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大力推進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突出人文素質教育和專業能力的培養。經過十幾年的建設發展,在辦學規模、辦學條件、辦學質量以及社會影響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法學、旅游管理、廣播電視編導、廣告學等六個本科招生專業,新聞采編與制作一個??茖I,全日制在校生共1398人。
人文與社會科學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經驗豐富、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碩士研究生的比例高達96%,中高級職稱的比例達85%,10%為雙師型教師。近年來,人文與社會科學系積極開展各類教科研活動,密切關注社會需求,深入探索產、學、研結合發展之路,教師與業界聯系密切并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和社會活動,主參編教材10余部,承擔省政府重大調研課題、省級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省級教研課題等30余項,在國內各種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部分教師在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評比、湖北省普通話大賽、湖北省教學比賽等賽事中榮獲大獎。建設有非編實驗室、新聞綜合實驗室、攝影實驗室、辦公自動化、模擬法庭等多個專業實驗室,在省內新聞媒體、教育出版行業、星級酒店、律師事務所、法院等都建成30余個實習實訓基地,為培養基礎扎實、專業技能過硬、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人才培養上,人文與社會科學系深入踐行“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重創新的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學生的守時、守信、守法的品德特色;學以致用、多出成果的能力特色;儀態、風度高雅的形象特色。堅持以賽促學,以活動顯學,逐步濃郁人文氛圍,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特色學生活動亮點紛呈:應用文科學術研討會、人文講壇、寫作實驗班、秋韻書畫展、漢上文風、禮儀風采大賽、閃亮星主播、諧睿杯辯論賽、漢字書寫大賽、國學知識競賽等已成為我院的品牌學生活動。人文與社會科學系也先后獲得武漢市導游大賽組織獎、湖北省新青年小說大賽優秀組織獎等榮譽。
歷屆畢業生有187名畢業生考取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省內外高校的研究生,有多名學生被愛丁堡大學、謝菲爾德大學等國外的一些高校錄取。十幾年來,各專業畢業生的研究生錄取率、各級公務員考試通過率、國家司法考試通過率以及導游資格考試的通過率等都保持良好的水平,畢業生質量和社會聲譽度不斷提高。畢業生由于人文素養深厚、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2015年,人文與社會科學系本科就業率為92.34%,??凭蜆I率為91.53%,整體就業率超過學院平均就業率2.09%。
漢語言文學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解讀、分析、寫作和評論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文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基礎寫作、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西方文論、語言學概論、美學、漢語修辭學、影視欣賞與評論、公文寫作與處理、普通話、書法、演講與口才、秘書實務、人力資源管理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教育及培訓機構、文化部門、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編輯出版、文秘、宣傳、文學創作與評論等工作。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扎實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和良好的英語語言素養,能依托漢語言文學知識和中西方文化知識,培養具有人文素養,語言表達能力強,能運用自如地與中外人士進行交流的內涵型人才,具體而言,就是在國內外相關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對外文化交流、商務溝通和文化傳播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漢語寫作、應用語言學、古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世界文化史、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漢語修辭學、英語口語、英漢互譯、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法、普通話、中外歷史與文化、涉外禮儀、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育技術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各省市涉外行政機構和涉外企業從事外事交往和對外文化交流、商務溝通和文化傳播等工作,也可在各高校國際交流學院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成績較好的學生還可以成為國家駐外的漢語志愿者。
漢語言文學(教育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漢語語言學、中外文學、教育學等專業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中國語言文學的教學科研等專業能力的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美學、基礎寫作、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比較文學、民間文學、教育學、心理學、書法、普通話及教師口語、演講與口才、現代教育技術、中學語文教學法、中學語文教材研究與板書設計、多媒體課件制作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中小學甚至大中專院校、教育文化產業部門和培訓學校從事語文教學、教育管理與研究、文化宣傳、文化策劃以及管理等工作。
漢語言文學(寫作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和寫作能力,能夠熟悉各種文體的寫作理論和知識,并擅長于文學創作和實用寫作,能適應社會發展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文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基礎寫作學、應用寫作、申論、公文寫作與處理、廣告文案寫作、創意寫作、網絡文學研究與創作、劇本研究與創作、漢語修辭學、演講與口才、社交禮儀與文化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教育部門、文化部門從事文書管理、辦公室文秘和人力資源等工作,也可在文化傳媒企業、廣播電視機構、影視公司從事劇本創作、導演等工作,還可以在各級媒體從事新聞報道與編輯出版工作。
新聞學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新聞傳播理論知識與技能、深厚的人文科學素養,熟練掌握網絡時代傳播技能,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具有較強新聞意識和較高寫作能力,具有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能在政府部門、新聞出版單位、大型企事業單位等從事采編、公關策劃以及傳媒經營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創新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傳播學、廣電概論、新媒體概論、全媒體新聞采寫、數字攝影、電視攝像與節目制作、全媒體新聞編輯、廣告創意與策劃、播音與主持、全媒體出版實務、新媒體運營、數碼暗房、網頁設計與動畫制作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新聞媒體從事全媒體內容生產、媒介經營與管理工作,在出版業從事多媒體編輯出版工作,在文化傳播機構從事品牌策劃、傳播、媒體推廣工作,在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宣傳、公關、輿情分析等工作,如湖北日報報業集團、北京電視臺、武漢電視臺、南寧電視臺、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新浪、騰訊、阿里巴巴等媒體單位。
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新聞信息傳播基本理論,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傳播基本理論和技能, 具備“信息傳播力、媒介營銷策劃力、多媒體技術應用力”,適應“互聯網+”時代網絡與新媒體平臺需要的既懂新聞傳播規律,又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網絡與新媒體導論、傳播學概論、新媒體技術、多媒體新聞采寫、數字攝影、新聞攝像、視頻節目策劃與制作、數字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網頁設計與動畫制作、多媒體新聞編輯與制作、新媒體營銷、網絡媒體創意與策劃、網絡輿情引導與監測、網絡媒體經營管理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媒體、企事業單位、文化產業機構和廣告影視公司從事新媒體運營、網絡推廣、網絡信息策劃及采集等信息傳播工作,以及網站維護、網頁設計、制作網絡建設與管理技術工作。
廣告學(廣告策劃與制作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以品牌傳播為核心的廣告學系統理論知識,具有公共關系的基本知識與活動能力,掌握現代廣告的策劃、創意、制作、發布的實踐技能,具有市場調查分析及品牌整合營銷傳播能力的廣告專業復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廣告學概論、傳播學、廣告策劃與創意、市場營銷學、廣告攝像與攝影、社會學概論、公共關系學、新媒體廣告、廣告文案寫作、廣告效果評估、廣告調查與分析、實用美術與廣告設計、影視廣告、廣告媒體研究、品牌經營與管理、整合營銷傳播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能在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及廣告公司從事廣告創意、設計、文案制作工作,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品牌定位管理、品牌營銷傳播、新媒體開發、媒體整合公關工作,能在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從事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工作。
廣播電視編導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傳播學、文學、藝術學等基礎知識,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傳播學、電視藝術概論、電視文化、影視文學作品分析、廣播電視編輯、播音與主持、電視節目編導、電視攝像、視聽語言、電視節目編排、數碼攝影、電視專題與專欄、非線性編輯技術、廣播電視欄目創意、紀錄片創作、影視短片制作、劇本創作、傳媒產業經營與管理、影視造型、形體與語言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各級各類電臺、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音像公司等文化傳播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公關、宣傳崗位從事廣播電視編導、欄目策劃、藝術攝影、專題片創作和撰稿、編劇、制作等工作,還可從事攝像乃至燈光、場記等工作,也可在平面媒體從事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等工作。
旅游管理(涉外酒店管理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管理學及經濟學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旅游管理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高中端酒店經營管理的主要業務和操作規范,能綜合運用專業理論與知識,分析和解決酒店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實際問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好的中英文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公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旅游學概論、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旅游經濟學、飯店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餐飲管理、飯店投資管理、飯店財務管理、飯店人力資源管理、稅法、經濟法、旅游公共關系、酒店英語、應用寫作、演講與口才、社交禮儀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從事酒店基層管理、獨立進行酒店服務與管理、項目開發、市場推廣的經營與管理等工作。
旅游管理(會展商務旅游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會展業和商務旅游業發展需要,具備會展組織與策劃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能夠在會展業、旅游業等現代服務業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政府宣傳部門從事會展策劃和管理以及展覽設計的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國際企業管理、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戰略管理、會展概論、會展市場營銷、經濟法、會展管理學、會展項目概預算、展館管理概論、會展設計概論、會展比較研究、會展實務、國際會議組織與管理、休閑管理、郵輪管理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政府機構、會展行業協會和會展專業組織,會展公司及會展服務公司,也可在會展中心、酒店和各類文博館從事會展策劃和展覽設計等工作,也可在目的地管理公司、旅游公司或旅行社,參展商企業從事會展管理、策劃和服務等工作,還可以在會展教育、科研、咨詢和出版機構,特別是在國際性大型會展項目上從事管理、策劃以及實施工作。
法學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法學理論基礎、寬博的法學專業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和解決問題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制史、中外法律思想史、行政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法律文書寫作、申論、公共關系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主要面向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實務工作。
新聞采編與制作 專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深厚人文基礎,掌握新聞傳播基本理論與技能,具備媒體內容生產、媒體策劃、媒體經營管理等綜合能力,能采會拍可編輯,能寫會說長于策劃,適應數字化融合媒體時代需要的新聞傳播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傳播學、廣電概論、新媒體概論、全媒體新聞采寫、數字攝影、電視攝像與節目制作、全媒體新聞編輯、廣告創意與策劃、播音與主持、全媒體出版實務、新媒體運營、數碼暗房、網頁設計與動畫制作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報社、雜志社、廣播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從事新聞采編等內容生產工作,也可在大型企業、文化傳媒公司、基層事業單位從事公共關系處理和宣傳工作。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是我院與高新技術產業直接對接,應用特色最明顯的一個系,現設有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工程專業為湖北省重點本科培育專業。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具備良好的辦學條件。現有專職教師30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2名;具有博士學位3名;雙師型教師5名。擁有實驗室使用面積3000平方米,具有高效液相色譜、氣相色譜、原子吸收、紅外光譜、差示掃描等較先進的儀器設備和較完備的教學實驗設施,并與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衛信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南亞電路板有限公司、湖北興發集團、武漢英紐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省內外高新技術和知名企業簽訂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就業基地,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優質平臺。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積極參加國家、省、武漢市各級各類科研、教研項目20多項,近年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錄5篇。教師率領學生參加省內大學生各項實驗技能大賽均獲得過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學生考研錄取率平均在74%以上。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聚焦生物高新技術產業、化學材料與新能源產業等領域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需求,并在實習實訓就業高度契合和一站通的人才培養模式上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人才市場需求的新途徑。
生物工程(高新生物技術產業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生物科學理論和生物技術知識,掌握生物工程項目設計、研發和應用技能,能從事生物技術研發、生物制品開發、工程設計、技術管理、品質控制、安全生產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微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制藥技術、免疫學、有機化學、生物工程設備、現代儀器分析、現代工業發酵分析、發酵工廠設計、生物分離工程、酶工程、酶制劑生產工藝學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高新生物技術、生物化工、輕工、食品、能源、環保等行業從事相關產品、工藝及裝備的研究、開發、設計、技術管理與支持以及市場營銷等工作。
生物工程 (生物醫藥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藥基本專業知識,掌握生物制藥生產技術,能從事新型生物藥物產品(如:疫苗、激素、干擾素、藥用酶制劑、單克隆抗體等)和藥物制劑開發、技術管理、品質控制以及安全生產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基因工程、人體解剖生理學、有機化學、發酵工程、生物制藥、藥物分析、藥理學、藥劑學、生物藥物分離技術、分析化學、生物藥物分析與檢驗、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藥事管理學、藥物質量控制規范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藥品生產企業、醫藥公司、食品藥品檢驗監督機構、醫院、學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生物藥品生產研發、工藝設計、技術服務、藥品(食品)分析檢驗配制、藥品市場營銷和質量管理等工作;也可在衛生檢驗檢疫防疫部門、養殖企業等從事檢疫、動物疾病防控等技術性崗位工作。
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基本知識和理論,熟悉化工專業領域的現狀、前沿及其應用,掌握精細化工生產、研究、設計、產品開發、分析與檢測的基本能力,能在精細化工、輕工、冶金、石油、制藥、環境、能源、材料等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研究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機械設備、化工設計、儀器分析、化工制圖、化工儀表及自動化、精細化工工藝學、精細有機合成、精細化學品化學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精細化工、石油、環境、冶金、醫藥、能源、材料等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應用化學(新能源材料化學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應用化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熟悉本學科的現狀、前沿及其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掌握新能源材料的組成、結構、制備、合成、工藝、性能及分析與檢測能力,具備從事研究新能源材料工藝、改善材料性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工藝學、化工機械設備、儀器分析、化工儀表及自動化、材料化學、應用電化學、高分子化學、環境化學、應用化學實驗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化工、材料、能源、電池、環境、制藥、生物等領域從事產品開發、合成制備、分析檢測、質量監督、生產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外國語系
外國語系教學師資力量雄厚,現有70多名專兼職教師,其中97%為碩士研究生,50%以上的在職教師有海外學習經歷,另聘有4名外籍教師。目前外國語系建有十多個現代化的自主學習實驗室和功能齊全的多媒體語音室,并在湖北省中小學、全國星級酒店、跨境電商合作平臺等單位建有十多個教學實習基地,為鍛煉和提高在校學生的語言實踐應用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學生實習和就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和良好的環境。
外國語系注重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的專業水平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近幾年學生英語專業四級一次性通過率都在65%左右,均超過全國高校平均水平;每年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湖北省翻譯大賽、“外研社杯”英語演講大賽、“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等各級別英語競賽的獲獎學生人數都高達百人;每年都有畢業生進入985,211等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就業協議率高達90%以上。同時,外國語系積極組織全院學生參加“知行杯”英語口語大賽、全院英語晨讀比賽等各類校內競賽,在提高學生外語專業知識水平的基礎上,發展和培養了學生的外語實踐技能。
外國語系立足于社會需求和專業發展,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為培養復合型、實踐型、高素質的應用型外語專業人才不懈努力。
英語(教育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較強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廣泛的人文社科知識,掌握教育基本理論、英語教學實踐技能與方法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語法、第二外國語、高級英語、口譯/筆譯、英語視聽說、英語國家概況、教育學、心理學、英語學科教學論、教育技術概論、英語測試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教育、外事、文化、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教學、翻譯、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英語(旅游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較強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廣泛的人文社科知識,掌握旅游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與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語法、第二外國語、高級英語、口譯/筆譯、英語國家概況、旅游學概論、旅游飯店管理、旅游英語、旅游心理學、旅游服務禮儀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各類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策劃、咨詢、服務等工作。
英語(翻譯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豐富的文化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英漢語口筆譯能力,能在外事、商貿、旅游、教育等領域從事翻譯實踐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詞匯學、英語視聽說、英語語言學導論、英語國家概況、英漢翻譯、漢英翻譯、應用文體翻譯、中西方文化概論、陪同口譯、交替傳譯、視譯、專題口譯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外事、經貿、文化、旅游等部門從事國際交流、翻譯以及管理等工作。
商務英語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良好的跨文化人文社科知識,寬闊的國際視野、專門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知識和跨境電子商務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商務英語精讀、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聽力、商務英語口譯、商務英語翻譯、英語國家概況、跨文化交際、國際貿易實務、商務函電寫作、電子商務、管理學概論、高等數學、財務管理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教育教學機構從事商務英語的教學工作,在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涉外企業等部門從事國際商務、外貿事務、管理等工作。
法語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法語語言知識,熟悉法語國家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社會背景,具有熟練的法語語言技能以及較寬廣的國際視野與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法語、高級法語、法語泛讀、法語聽力、法語口語、法語寫作、法語視聽說、法語精讀、法漢翻譯理論與實踐、法語國家概況、第二外語、商務法語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外事、經貿、文化、旅游等部門從事國際交流、翻譯、研究以及管理等工作。
商務英語 ???/P>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一定的跨文化人文社科知識,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知識和電子商務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商務英語精讀、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聽力、商務英語口譯、商務英語翻譯、英語國家概況、跨文化交際、國際貿易實務、商務函電寫作、會計學原理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涉外企業等部門從事國際商務、外貿事務等工作。
藝術與設計系
藝術與設計系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60余人,中高級以上職稱達80%,碩士以上學位達90%。藝術與設計系積極開展各種教研科研活動,教師近年發表學術論文、專業作品百余篇,主持多項省級課題。同時還注重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作品在國內各級專業賽事中獲獎百余項,贏得了廣泛的好評。
藝術與設計系擁有5000平方米的專用教學大樓,教學設施完善,建有平面設計實訓室、動漫實訓室、專業影棚、室內設計實訓室、模型實訓室、裝飾實訓室等專業工作室和綜合實訓室,每個教學班均擁有自己的專用畫室和專業教室。完善的教學設施為開展教學、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廣闊的技術平臺,強化了專業建設與市場實用技術的接軌,為學生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藝術與設計系建有江西婺源、安徽宏村、湖南鳳凰、貴州凱里、蘇州、云南等多個實習實訓基地,學生能在美麗自然的風景中掌握繪畫、攝影等專業知識,開拓創作眼界,提高審美修養,為學生在國內藝術比賽活動中獲獎奠定有利的基礎條件。同時系部和鳳凰傳媒集團、嘉禾集團、湖北標識行業、武漢百勝文化傳媒等多個專業公司簽訂實習協議,整班建制地接納高年級學生在公司實習,并將其一線設計制作團隊和商業項目引入課堂,按照企業崗位標準全方位培養學生,在其動手能力方面有較強的優勢。每年平均就業率在90%以上。
美術學(美術教育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通曉美術學的基本原理,熟悉基礎繪畫技法,具備美術史論、美術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從事美術鑒賞、美術評論和藝術管理等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教育學、心理學、教師口語、國畫、油畫、版畫、圖案原理、藝術攝影、平面設計基礎、插圖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從事藝術創作與設計、美術教育、美術研究、文博藝術管理和新聞出版等工作。
產品設計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產品造型設計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及具備設計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掌握產品造型設計、產品互交設計等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具備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圖形圖像、產品外觀、產品結構、產品模型制作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工業設計概論、產品制圖原理、材料工藝、產品設計表現、設計心理學、專業攝影、設計管理、產品快題設計、概念設計、產品開發設計、產品系統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等從事產品造型及相關學科設計、研究、管理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視覺傳達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理論及相關設計技能,熟悉我國相關專業法律法規,具有現代藝術設計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Photoshop、Flash、CIS設計、圖形創意、廣告創意與策劃、廣告設計、POP設計、版式設計、包裝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廣告公司、企事業單位廣告設計部門從事廣告創意策劃、設計、制作與管理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動漫設計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動漫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影視卡通、動漫創作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圖形圖像、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影視廣告制作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動漫造型基礎、漫畫繪本、影視后期制作、Flash、二維無紙動畫、三維動畫、AE特效制作、交互設計、動畫導演基礎、原畫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廣告設計公司、出版社、電視臺等傳媒機構,游戲公司、動漫制作公司,從事美工、動漫及插畫設計制作、業務策劃與管理等工作。
環境設計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環境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我國建筑裝飾法律法規,掌握商業、住宅等各類空間設計、制圖、施工、管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預算、中外建筑史、建筑鋼筆畫、AutoCAD、3Dmax、透視與制圖、效果圖表現技法、家具設計、人體工程學、住宅室內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室內設計施工工藝、工程制圖、景觀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高等藝術學校從事環境設計或教學、研究工作,在藝術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等工作。
環境設計(裝飾設計方向)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裝飾設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裝飾設計的基本原理及技能,熟悉我國裝飾業的法律、法規及現狀與發展趨勢,能在企事業單位、學校、科研單位從事裝飾繪畫、裝飾雕塑、傳統工藝品等創作設計、教學與研究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AutoCAD、人機工程學、紙藝造型、效果圖技法、空間設計、裝飾繪畫、纖維與布藝藝術、陶藝裝飾品設計、公共空間裝飾設計、裝飾壁畫與材料研究、裝飾雕塑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室內軟裝設計公司、室內設計公司、雕塑設計公司、裝修工程公司、文化中心、美術館等從事裝飾設計與制作、裝飾品設計與制作、裝飾工程策劃與管理等工作。
風景園林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風景園林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能勝任風景名勝、城鄉綠化、城鄉規劃、環境和生態保護、旅游發展、建筑設計等各類風景園林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面向未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風景園林設計原理、設計基礎、園林史、園林植物學、場地設計、公園設計、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素描、色彩、設計制圖、AutoCAD、3Dmax、插花藝術、景觀雕塑設計、水景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從事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等相關工作,能在城市建設、園林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廣告設計與制作 ???/P>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廣告設計與制作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平面廣告設計的技能,熟悉我國廣告法律法規,具有現代藝術設計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廣告學、版式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廣告設計、CIS策劃、廣告媒體、Photoshop、網頁設計等。
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廣告公司、廣告設計部門從事廣告策劃、設計、制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