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和商務廳積極支持服務外包企業和高校聯合成立服務外包校企合作聯盟,推進企業和高校的戰略合作,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提高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質量。參加合作聯盟成員單位在人才培養、產品和技術研發、高校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積極開展多邊和雙邊合作。合作聯盟鼓勵企業派遣工作經驗豐富的專家到學校兼職,高校派遣教師到服務外包企業掛職,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校企合作,促進人才交流。
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山東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4年)》文件摘要中提到要堅持人才先行,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大力推進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高等院校、專業培訓機構和外包企業“三位一體”的多形式、多渠道、國際化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培訓體系。
軟件外包是國家緊缺專業
軟件外包,作為新興的高端IT服務業,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環境污染少、知識密集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大力發展軟件外包產業對轉變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迎接全球范圍內的又一次產業轉移等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大學生而言,軟件外包行業因其工作環境好、待遇高、就業前景廣闊而倍受青睞。
復合型的軟件外包人才,要求既懂計算機技術又要具備較高的外語能力,目前人才的緊缺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最主要矛盾,從國務院各部委到省市政府高度重視對軟件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投入大筆資金扶持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養軟件外包人才
校內教育階段課程由學校和服務外包企業共建完成,外包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前二年在校內進行學習,課程由學校老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完成。本階段強化公共課程學習,奠定理工類軟件專業基礎課程學習;結合職業素養要求,強化專業英語、日語課程學習,奠定學生表達、溝通能力基礎;針對軟件外包行業,注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思維模式的訓練和培養。第二階段為在企業實訓階段,即第三年在師創學院實訓基地完成,培養學生高端、前瞻的專業技能,積累實戰性工作經驗,提升企業級問題的解決能力。第三階段為就業對接階段,學生在合作企業進行實習就業,幫助學生準確定位就業目標,個性化設計職業路線,強化訓練求職、面試技巧。學生入職后,還將為學生提供入職一年內的提升指導和就業跟蹤服務,為學生提供終生的職業提升服務。該培養模式在注重扎實技術理論和實踐應用的同時,為學生提供的工作現場實習訓練的機會,培養出受企業歡迎的實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