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點簡介: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點隸屬于廣東財經大學信息學院。本學科特色是:工學與管理科學的結合,特別是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突出學生創新能力與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管理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面向現代服務業管理崗位需要的高級人才。目前本學科點有11位導師,在校研究生積極參與導師科研項目,在管理科學、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系統工程、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了大批科研成果。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在德、智、體全面發展,在專業方面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能力以及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掌握管理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培養敢于創新和善于思考的能力,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把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能夠有效地運用管理理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及信息技術工具解決管理理論與實踐中的問題;能夠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并能熟練地使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究工作。具備從事本專業學術研究、理論教學和實際應用的能力,為各級黨政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輸送合格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運籌與優化、現代數據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現代計算機網絡、計量經濟學、信息安全理論與方法、管理科學前沿、生產與供應鏈管理、物聯網管理、決策分析理論與方法、模式識別、商務智能、管理系統仿真。
就業方向:政府管理部門、教學和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還可進一步報考相關學科門類的博士研究生,繼續求學深造。
專業代碼:087100; 咨詢電話:020-84096901;
序號 | 領域(研究方向)名稱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1 | 信息安全工程與信息系統 | (1)▲政治(2)▲英語一(3)▲數學一(4)管理信息系統 | 程序設計基礎 |
2 | 管理信息化與商務智能 | ||
3 | 物聯網工程 |
▲表示統考科目或聯考科目,考試題型、考試大綱以教育部公布為準。其他為自命題科目。
考試題型及相應分值:
《管理信息系統》
(1)名詞解釋(6題,每題5分,共30分)
(2)判斷說明(8題,每題5分,共40分)
(3)設計和分析(2題,每題20分,共40分)
(4)論述題(2題,每題20分,共40分)
《程序設計基礎》
(1)名詞解釋(6題,每題5分,共30分)
(2)分析程序(6題,每題5分,共30分)
(3)算法設計(4題,每題5分,共20分)
(4)程序設計題(2題,每題10分,共20分)
考試大綱
《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考試大綱概述:
考試范圍為組織中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系統開發生命周期法、基于UML的面向對象方法),信息系統規劃,信息系統分析,信息系統設計,信息系統實施與維護。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考察學生對管理信息系統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中外管理信息系統學術動態的了解、把握程度; ②考察學生對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的掌握和應用能力;③注重對學生知識結構和學術功底的考察,考察學生綜合運用信息系統、數據庫等學科知識,分析信息系統應用案例的能力。
1 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與決策
1.1企業戰略與企業信息化戰略概述
1.2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的內容和條件
1.3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的典型方法
1.3.1企業系統規劃方法
1.3.2戰略數據規劃方法
2系統分析
2.1系統分析的任務
2.2需求開發的步驟
2.3需求獲取
2.4需求分析
2.5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
3 過程建模
3.1過程模型
3.2數據流程圖
3.3過程建模策略
3.4數據字典
3.5過程說明
4 數據建模
4.1數據建模概述
4.2實體-聯系模型
5對象建模
5.1對象建模中的基本概念
5.2對象建模過程
5.3用例和用例圖
5.4類圖
5.5交互圖
5.6狀態圖與活動圖
6 信息系統設計
6.1系統設計的任務和內容
6.2信息系統體系結構設計
6.3結構化設計方法
6.4面向對象設計
7 信息系統詳細設計
7.1完整性控制設計
7.2數據庫設計
7.2.1 ER模型向關系模型的轉化
7.2.2關系模式的規范化
7.2.3函數依賴
7.2.4關系模式的分解特性
7.2.5關系模式的范式
7.2.6分解成3NF的算法
7.3處理過程設計
8 信息系統實施與維護
8.1系統實施的任務和內容
8.2系統測試技術
8.3系統維護
8.4系統評價
《程序設計基礎》
《程序設計基礎》考試大綱概述:
考試范圍為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程序設計的發展、程序設計風格,程序設計語言、程序的結構、典型的數據結構、常用算法及算法描述,結構化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程序的編譯過程等。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考察學生對程序設計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②考察學生對程序設計方法的掌握和應用能力;③注重對學生知識結構和學術功底的考察,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程序設計、基本算法、常用數據結構等學科知識,設計和分析程序的能力。
1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1.1 程序設計的應用
1.2 程序設計的環境
1.3程序設計的發展
1.4 程序設計的要素
2 程序的結構
2.1 程序的基本結構
2.2 程序語言的字符集
2.3 常量和變量
2.4 基本數據類型
2.5 表達式
2.6 典型的邏輯結構
3 程序設計語言翻譯基本概念
3.1 什么是編譯程序
3.2 與編譯器相關的程序
3.3 編譯過程
4 算法
4.1 算法的概念
4.2 算法的描述
4.3 算法分析
4.4 算法設計
5 數據類型
5.1 數據類型的基本概念
5.2 構造數據類型
5.3 抽象數據類型
6 程序設計中常用的數據結構
6.1 數組
6.2 堆棧
6.3 隊列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