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為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1986年與中國科學院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合并,改為現名。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聚集了我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等領域的優勢隊伍和杰出人才,在過去40年中,為我國生態環境科學做出了奠基性、系統性和開創性的重大貢獻。在新的時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將聚焦區域性、全國性和全球性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通過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學、環境生物學和系統生態學的交叉融合,深入研究水、土、氣、生物各種環境污染介質中存在的基本科學問題、污染控制技術與工程應用、城市與區域生態問題以及環境管理科學、環境評價技術。緊密把握生態環境科學新的學科生長點,如環境與健康、城市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全球環境變化等,率先實現生態環境科技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生態環境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生態環境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生態環境科研機構。
根據中心科技事業發展需要,現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科研、技術支撐和管理崗位人員(詳見下表)。
一、招聘崗位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15年崗位需求信息表
序號 | 研究組 | 聯絡人 | 擬聘崗位 | 崗位性質 | 崗位類別 | 學位要求 | 專業要求 | 崗位職責 | 應聘要求 |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
1 | 分析化學與毒理研究組 | 江桂斌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金屬毒理與健康 | 承擔組內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研究生的培養。 | 1.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術背景和相關研究工作經驗; 2.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本專業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優秀論文; 3.愛崗敬業,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
2 | 分子環境毒理學研究組 | 趙斌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物學、毒理學 | 開展環境污染物的分子毒理學研究;開展生物檢測新技術的研發;實驗室科研相關事務:如課題申報總結工作,儀器維護及管理工作等。 | 1.在以下專業領域之一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術背景和相關研究工作經驗1)病理學/臨床醫學;2)神經科學;3)免疫學;4)毒理學/藥理學;5)生物信息學;6)分子生物學。曾參與國家科研項目者優先,有生物信息學經驗者優先; 2.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且在本專業SCI刊物上發表過研究論文; 3.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4.身體健康。 |
3 | DNA損傷與分子毒理學研究組 | 汪海林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核酸合成、質譜分析或表觀遺傳調控 | 承擔組內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研究生的培養。 | 1.需要在核酸合成、質譜分析或表觀遺傳學研究方面已有三年以上的專業訓練,有知名實驗室博士后經歷的申請者優先; 2.需要在核酸合成、質譜分析或表觀遺傳學領域發表高水平的、第一作者論文; 3.需要良好的寫作基礎、一定的創新能力,在專業領域能提出自己的創新見解,并知道如何設計實驗驗證; 4.需要良好的文獻檢索和跟蹤能力,具有及時了解本領域最新進展的意識。 |
4 | 環境污染物微界面過程研究組 | 景傳勇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材料及計算化學 | 承擔組內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研究生的培養。 | 1.具有較強的專業背景,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2.有博士后工作經驗者優先; 3.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以上; 4.學風嚴謹,求實創新,身體健康,具有科研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
5 | 自由基與復合毒理學研究組 | 朱本占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自由基反應機理、復合毒理 | 協助研究組組長或獨立進行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 | 1.具有博士學位(有博士后經歷者優先),年齡在35周歲以下,具有較強自由基化學反應機理與復合毒理研究的專業背景或相關工作經驗; 2.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較強的文獻閱讀和寫作能力,在本專業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高水平的研究論文; 3.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4.身體健康。 |
6 | 離子色譜與新型污染物分析研究組 | 蔡亞岐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分析化學 | 從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分析方法、環境行為研究。 | 1.有環境化學、分析化學或生物分析研究背景,同時具備以上多方面研究背景者優先; 2.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JACS,Angew.Chem.Int.Ed,ES&T等高水平SCI期刊發表論文5篇以上。 |
7 | POPs分析與環境行為研究組 | 張慶華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化學、環境流行病學 | 承擔研究組內科研項目,獨立地開展科研工作。 | 1.具有環境化學或相關專業背景,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在國際環境化學相關的重要期刊發表SCI論文2篇或以上; 2.具有環境流行病學、環境污染物建模分析等相關背景者可優先考慮; 3.身體健康,工作踏實認真、積極主動,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團隊意識; 4.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后研究經歷。 |
8 | 環境化學生物學研究組 | 杜宇國 | 助研、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生命科學 | 主要從事生命科學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是化學生物學團隊的重要補充。能獨立開展分子生物學、毒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1.一站博士后出站者; 2.細胞生物學、毒理學、分子生物學的學習和科研背景; 3.35歲(含)以內; 4.具有研究糖或脂肪代謝工作經驗者優先。 |
9 | 干細胞生物學研究組 | Francesco Faiola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干細胞生物學 | 協助課題組長獨立從事科研,協助指導研究生。 | 1.博士學位,年齡35歲以下,熱愛科研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及團隊合作能力; 2.具有醫學、干細胞生物學的研究背景者優先; 3.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能力、較強的英文寫作水平,并要求使用英語日常會話; 4.在本專業領域發表至少2篇SCI論文。 |
10 | 理論環境化學研究組 | 張愛茜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理論環境化學 | 開展有機污染物環境化學過程機制的理論研究。 | 1.具有博士學位(近2年畢業的博士生),理論與計算化學或相關專業背景與研究經驗,有較強的環境問題分析與計算模擬分析能力; 2.年齡在35周歲以下,熱愛科研工作,為人正直,具有較強責任心、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身體健康; 3.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較強的外文文獻閱讀和寫作能力,在本專業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 4.掌握高性能計算集群與計算化學知識和計算編程能力者優先考慮。 |
11 | 納米分析與環境效應研究組 | 劉景富 | 助理、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分析化學、毒理學 | 開展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分析方法、環境行為與效應研究。 | 1.有環境化學、分析化學或毒理學研究背景,熟練使用和維護LC-MS和GC-MS等分析儀器; 2.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ES&T等高水平SCI期刊發表論文3篇以上; 3.同時具備化學與生物學研究背景者優先。 |
12 | POPs環境行為與控制原理研究組 | 鄭明輝 | 助理、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化學或相關專業 | POPs相關科研課題申報,研究工作,輔助輔導研究生等。 | 1.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影響因子加和在15以上; 2.身體健康,工作踏實認真、積極主動,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團隊精神; 3.具有歐美學習背景者優先。 |
13 | 結構與毒理研究組 | 秦占芬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毒理學、生物學 | 承擔組內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研究生的培養。 | 1.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術背景和相關研究工作經驗; 2.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本專業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SCI論文; 3.愛崗敬業,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
14 | 公用儀器平臺 | 康躍惠 | 助理工程師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碩士及以上 | 分析化學、生物化學 | 大型分析儀器的維護和管理 | 1.掌握各種生物質譜(包括ESI-MS,Q-TOF,MALDI-TOF等及其與LC聯用技術等)的工作原理,特別是使用過Orbitrap或者FT-MS的經驗; 2.能熟練使用和進行簡單維修; 3.具有開發儀器應用的能力; 4.有較好的英語水平; 5.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團隊精神。有儀器管理經驗者優先。 |
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
15 | 環境微生物技術研究組 | 楊敏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能夠協助課題組長申請科研項目和完成承擔的科研項目,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并協助指導研究生等工作;主要負責湖庫水源地水質水生態管理,側重于有害藻類引起的飲用水水質問題解析。 | 1.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誠實上進,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有創新意識,具有團隊合作和敬業精神; 2.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研究背景,并于今年7月之前出站的博士后,以及海外留學歸國的科研人員(已獲得博士學位或者今年7月之前獲得博士學位); 3.有較強的英文閱讀、寫作和口頭交流能力; 4.較強的數據處理,統計分析功底; 5.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至少發表有一定影響力的SCI論文3篇。 |
16 | 氧化還原水處理技術組 | 趙旭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與工程、電化學、材料化學 | 結合材料、化學等學科知識,自主開展水中污染物的電化學、光催化等高級氧化還原凈化去除過程研究工作。協助開展課題組工作。 | 1.具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或相關學科(材料化學、電化學、化工)的博士學位; 2.發表SCI收錄論文2篇以上; 3.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4.身體健康,年齡30歲以下。 |
17 | 凝聚與分離過程研究組 | 彭先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開展重金屬污染控制技術研發與應用方向研究工作,協助開展該方向課題申請、技術轉讓、工程建設工作。 | 1.在國內外知名大學或研究機構獲得博士學位; 2.具有重金屬廢水處理、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重金屬污染區域綜合治理等相關方向研究基礎,發表過高水平學術論文; 3.適應現場及野外工作條件。 |
18 | 生態水信息與流域生態學研究組 | 石寶友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供水管網輸配過程的水質轉化過程與調控技術研究;供水管網的漏損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 | 1.有較強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2.具有較強的英語寫作和口語交流能力; 3.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論文2篇以上 |
19 | 水生態毒理研究組 | 馬梅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 | 協助研究組長完成科研課題;申請和參加科研項目;完成研究組長布置的各項工作;獨立開展環境毒理學研究。 | 1.具有環境毒理學研究背景,并于2015年出站的博士后;2.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有創新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合作和敬業精神; 3.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SCI文章4篇及以上。 |
20 | 新型污染物控制研究組 | 強志民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化學工程 | 申請及實施科研項目、協助組長管理課題組日常事務。 | 1.具有較豐富的水處理工程設計和調試經驗; 2.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以上; 3.工作責任心強,合作精神好,身體健康。 |
21 | 新型污染物控制研究組 | 強志民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毒理學、分子生物學、環境科學 | 申請及實施科研項目、協助組長管理課題組日常事務。 | 1.具有微量有機污染物毒性評價的研究經歷; 2.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以上; 3.工作責任心強,合作精神好,身體健康。 |
22 | 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組 | 單保慶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工程和相關專業 | 申請及實施科研項目、協助組長管理課題組日常事務。 | 1.具有博士學位,年齡35周歲以下,具有相關專業背景; 2.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較強的文獻閱讀和寫作能力,在本專業國際SCI期刊上發表過至少1篇研究論文; 3.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4.身體健康,有較強野外工作經驗者優先。 |
23 | 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組 | 單保慶 | 工程師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濕地生態工程、河流污染控制 | 主要利用專業特長,參與水專項河流主題日常管理,并負責研究組相關課題的研究和項目管理工作。 | 1.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誠實上進,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有創新意識,具有團隊合作和敬業精神; 2.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研究背景,并于2015年7月之前出站的博士后,以及海外留學歸國的科研人員(已獲得博士學位或者當年7月之前獲得博士學位); 3.有較強的英文閱讀、寫作和口頭交流能力; 4.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至少發表有一定影響力的SCI論文2篇。 |
24 | 水質凈化研究組 | 曲久輝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化學、材料科學 | 申請及實施科研項目、協助組長管理課題組日常事務。 | 1.發表影響因子大于4的SCI收錄論文5篇以上; 2.對環境科學與技術有了解并有志于此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工作; 3.年齡30歲以下(博士后年齡可適當放寬)。 |
25 | 水質凈化研究組 | 曲久輝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 | 申請及實施科研項目、協助組長管理課題組日常事務。 | 1.在環境科學或工程主流學術期刊發表影響因子大于3的SCI收錄論文4篇以上; 2.有水污染控制或水處理工程研究背景; 3.年齡30歲以下(博士后年齡可適當放寬)。 |
26 | 環境水質學實驗室平臺 | 李紅巖 | 助理工程師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碩士及以上 | 化學、分析、生物 | 從事水質學實驗室公用儀器平臺儀器管理運行、技術方法開發及水質指標測試等工作。 | 1.碩士及以上學位或者博士后,有較好的實驗操作基礎;2.擅長儀器技術方法研發及推廣。 |
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 |||||||||
27 | 實驗室公共儀器平臺 | 蘇瑞平 | 實驗室儀器管理與維護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碩士 | 生物學、農學、生態學 | 負責國家重點實驗室室內大型生態環境分析儀器管理維護。 | 1.熟悉實驗室的大型儀器:如流動注射分析儀、元素分析儀等觀測儀器; 2.能夠吃苦耐勞,工作認真負責,具有2年以上實驗室工作經驗。 |
28 | 城市生態學研究組 | 李鋒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城市生態學 | 從事城鄉生態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技術整合及工程示范研究。 | 1.有從事城市生態學或者生態工程方向研究背景; 2.從事城鄉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工程驗收工作,具有此方面工作經驗; 3.具備獨立承擔相關課題以及協調組織能力; 4.有很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5.至少以第一作者發表SCI學術論文2篇; 6.北京生源。 |
29 | 生態評價與生態規劃組 | 歐陽志云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生態系統評價 | 申請實施科研項目,協助課題組長完成有關科研項目的申請、實施和結題匯報工作,協助課題組管理和研究生指導。 | 1.具有生態學及相關學科背景,研究方向為生態系統評價、生態模型; 2.掌握并熟練運用遙感圖像處理軟件(ERDAS,eCognition)和地理信息系統軟件ArcGIS,能獨立開展遙感影像處理及空間數據分析工作; 3.具有較強英文科研論文寫作及中文項目申請、項目報告寫作能力; 4.以第一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2篇或以上SCI論文。 |
30 | 區域生態風險與環境管理研究組 | 呂永龍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生態學與生態風險分析相關專業 | 區域污染的生態效應與生態風險分析。 | 1.年齡在35歲以下; 2.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3篇以上; 3.國內外著名大學畢業。 |
31 | 系統分析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組 | 吳鋼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生態學、GIS | 參與課題組科研工作。 | 1.發表SCI研究論文3篇以上; 2.有參與國家課題的研究經驗,可以獨立組織課題研究工作; 3.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
32 | 土壤生態過程與生態重建研究組 | 陳保冬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植物生理、微生物學 | 協助課題組長及自主開展科研工作。 | 1.掌握現代分子生物學理論和研究技術; 2.具有較高英語水平及較強的中英文寫作能力; 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主流刊物至少發表2篇SCI論文。 |
33 | 城市生態風險研究組 | 陳衛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城市生態學 | 協助課題組長及自主開展科研工作。 | 1.在生態環境科學主流學術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3篇以上; 2.有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空間分析技術和模型模擬能力; 3.具有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4.具有較強的英文科研論文及中文項目申請、項目報告寫作能力。 |
34 | 城市生態格局與模擬研究組 | 周偉奇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城市生態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 | 獨立從事城市景觀格局和城市熱環境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協助研究組長申請相關領域項目并負責課題組其它項目的有關研究工作。 | 1.思想品德良好,熱愛科學研究,誠實上進,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具有團隊合作和敬業精神; 2.具有扎實的城市生態學、景觀生態學、遙感與GIS等相關專業背景,掌握并熟練運用遙感圖像處理軟件(ERDAS,eCognition)和地理信息系統軟件ArcGIS,能獨立開展遙感影像處理及空間數據分析工作; 3.從事過城市景觀格局定量化及其對城市熱環境影響的相關研究者優先; 4.具有較強的英文科研論文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至少發表有一定影響力的SCI論文1-2篇。 |
中國科學院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 |||||||||
35 | 環境遺傳學與基因組學研究組 | 戰愛斌 | 助研、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態學、環境遺傳學、環境基因組學、水生生態學 | 從事水生生物多樣性的時空演化、貧化過程及機理研究。 |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至少發表有一定影響力的SCI論文至少2篇; 2.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及博士后研究經歷的科研人員優先考慮。 |
36 | 環境遺傳學與基因組學研究組 | 戰愛斌 | 助研、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態學、環境遺傳學、環境基因組學、水生生態學 | 從事水生災害生物與環境的互作機理的研究。 |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至少發表有一定影響力的SCI論文至少2篇; 2.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及博士后研究經歷的科研人員優先考慮。 |
37 | 資源與環境微生物研究組 | 莊國強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分子生物學 | 開展環境功能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 1.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2.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3.有高水平的相關文章發表。 |
38 | 環境生物分析研究組 | 李建中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毒理學 | 協助研究組長完成科研課題,申請和參加科研項目,完成研究組長布置的各項工作。 | 1.年齡在35周歲以下,近兩年畢業的博士; 2.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農藥合成工作經驗者優先; 3.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
39 | 污染物定向生物轉化及資源化研究組 | 王愛杰 | 助研、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能夠較好地運用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環境工程學、化學工程等原理與方法,開展污水(或污泥)高速厭氧處理耦合資源(能源)回收技術相關研究。 | 1.年齡在35歲周歲以下; 2.在污水(或污泥)厭氧生物處理過程優化、高效生化反應器設計與調控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研究背景和工作經驗; 3.獨立主持或作為主要骨干參與過國家級課題研究并做出顯著成績; 4.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5篇以上有創新性的學術論文; 5.熱愛科研工作,恪守科學道德、學風端正、誠實守信,具有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責任心。 |
40 | 水鳥和濕地生態研究組 | 曹壘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鳥類生態學、生態水文學 | 申請實施科研項目,協助課題組長完成有關科研項目的申請、實施和結題匯報工作,協助課題組管理和研究生指導。 | 1.具有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夠獨立申請并完成課題; 2.具有領導團隊開展野外工作的能力; 3.具有較強英文科研論文寫作能力,以以第一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3篇以上SCI論文。 |
41 | 環境微生物宏基因組學研究組 | 鄧曄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微生物學、生態學、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 | 利用宏基因組等相關的技術手段,研究環境地理學和環境污染檢測和控制,關注微生物的群落變化、內部機制和生態效應。具體工作包括開發和使用生物信息學工具處理環境基因組數據,運用生物統計學分析并挖掘數據內容,揭示環境微生物群落的組成、結構、功能和相互作用機制。 | 1.研究方向為環境微生物; 2.參與并了解環境微生物工作,對微生物群落和生態理論有部分認識; 3.博士期間和博后期間撰寫并發表過SCI論文,參與過國家級的科研項目,了解并喜愛科研工作。 |
大氣環境科學實驗室 | |||||||||
42 | 氣溶膠化學組 | 束繼年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 | 協助課題組長及自主開展科研工作。 | 1.大氣及氣溶膠研究方向; 2.思想端正,身體健康,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職業道德。 |
43 | 大氣環境與地表過程研究組 | 張曉山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大氣科學或環境科學與工程 | 大氣環境過程觀測與模擬。 | 1.具備大氣化學觀測、實驗或模擬研究工作基礎和能力; 2.發表過2篇以上論文,包括至少1篇SCI期刊論文。 |
水污染控制實驗室 | |||||||||
44 | 膜分離技術研究組 | 魏源送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協助研究組申請和承擔科研項目,并協助研究組的科研管理。 | 1.年齡在32周歲以下,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考慮; 2.熟悉污水處理與回用、污水生物脫氮新技術、污泥處理與資源化等研究領域; 3.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寫作、項目申請和現場工作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專業的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3篇以上研究論文; 4.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樂觀向上,善于與人溝通。 |
土壤環境科學實驗室 | |||||||||
45 | 土壤-植物交互作用研究組 | 朱永官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微生物學 | 獨立承擔課題、開展科學研究,同時協助課題組長完成科研項目的設計、撰寫、實施和研究生培養等事務。 | 1.在環境化學、微生物學專業方向發表過SCI論文3篇; 2.對科研具有強烈興趣,思維活躍; 3.具有獨立的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積極主動; 4.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5.具有較強的中英文科技寫作能力。 |
46 | 土壤分子生態學研究組 | 賀紀正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土壤學、微生物生態學 | 主要開展自然生態系統微生物群落構建、演化及其驅動機制的相關研究,通過借鑒宏觀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建立和發展微生物生態學理論基礎。 | 1.對宏觀生態學理論和方法有較好的理解; 2.能夠根據研究需求設計采樣方案,勝任野外采樣工作; 3.工作勤懇,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身體健康。 |
環境納米材料實驗室 | |||||||||
47 | 環境納米材料與污染控制技術研究組 | 郝鄭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化學、催化科學、化工 | 主要進行有關催化工程、環境分析方面的研究;完成課題組有關催化工程、環境分析方面的項目;協助進行相關課題的申請、實施與協助指導相關方面的研究生,承擔部分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 1.身體健康,年齡在30歲以下,具有較強的催化科學、化工、環境分析方面研究背景和工作經驗,熟悉相關分析表征儀器設備; 2.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較強的文獻閱讀和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本專業SCI學術期刊(IF>3)上發表過高水平研究論文(2篇),申請過相關專利技術(1-2項); 3.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
48 | 湖泊修復與環境微納界面過程研究組 | 潘綱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納米材料與技術 | 負責研究組納米材料研究、相關研究項目的完成、論文撰寫和學生管理。 | 1.熟練掌握納米材料制備與表征; 2.熟練掌握納米材料與污染物相互作用及其表征技術; 3.掌握環境納米材料健康效應的研究方法; 4.掌握同步輻射技術; 5.具有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背景; 6.具有優良的論文寫作能力(英文),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以上(IF>4); 7.愛崗敬業,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和開拓能力。 |
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室 | |||||||||
49 |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組 | 張付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協助課題組長開展廢棄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研究,指導學生開展實驗研究。 | 1.已經獲得博士學位或預計2015年可以獲得博士學位,身體健康,熱愛科研工作,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2.協助課題組長開展廢棄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研究,指導學生開展實驗研究。 |
50 |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組 | 張付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 | 主要開展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 1.已經獲得博士學位或預計2015年可以獲得博士學位,身體健康,熱愛科研工作,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2.主要開展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
環評部 | |||||||||
51 | 環境評價部 | 李黛青 | 環評技術人員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碩士及以上 | 水文與水資源、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地學等相關專業 | 編制環評文件和環境規劃。 | 1.熟練應用相關技術軟件; 2.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 |
網絡室 | |||||||||
52 | 網絡室 | 楊克武 | 網管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本科、大專 | 計算機或網絡 | 網絡技術。 | 1.計算機或計算機網絡專業、能解決常見網絡故障,熟悉軟硬件維護; 2.具有北京常駐戶口或生源地為北京。 |
機關 | |||||||||
53 | 財務處 | 孫健美 | 出納員、稅務專管員 | 項目聘用 | 管理 | 本科、碩士 | 財經、審計 | 財務會計 | 1.具有北京常駐戶口或生源地為北京; 2.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財務會計。 |
二、招聘條件
1、申請者除須具備崗位需求信息表中所列的應聘條件外,還須滿足以下年齡條件:博士畢業生不超過35周歲;博士后出站人員不超過40周歲。
2、學位要求指已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或在2015年7月底前畢業并獲得學位的應屆畢業生,如對畢業年限有特殊要求見崗位需求信息表。
三、報名方式
1、請以附件形式(表格必須用word格式,不得用pdf或其它格式)發送至以下電子信箱:hr@rcees.ac.cn,word文件命名規則為“科研崗位競聘-研究組名稱-研究組聯絡人姓名-競聘者姓名”、“技術支撐崗位競聘-部門名稱-部門聯絡人姓名-競聘者姓名”或“管理崗位競聘-部門名稱-部門聯絡人姓名-競聘者姓名。
2、個人簡歷或其它材料暫不要發送,待初選合格后再提供《競聘申請表》中有關內容的紙質證明材料。
四、報名要求
1、應聘科研崗位者,申請助理研究員崗位請填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科研崗位(助理研究員)競聘申請表》(附件1);
申請副研究員崗位者請填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崗位競聘申請表》(附件2)。競聘副研究員崗位本人須已在國內外大學或科研機構被聘為副教授或副研究員崗位且符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任職條件,需有北京戶口(留學歸國人員和在站博士后除外),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高級專業技術崗位評聘委員會評審通過后再予聘任。
2、應聘技術支撐崗位者,請填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技術支撐崗位競聘申請表》(附件3)。應聘管理崗位者,請填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管理崗位競聘申請表》(附件4)。
4、請嚴格按照表格格式填寫并粘貼近期免冠彩色數碼照片,不得改動表格格式或自行設計,篇幅不得超出2頁(如內容較多,可用較小的字號排版)。
5、應聘者也可進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網站(www.rcees.ac.cn)右側下載區“人事教育處”欄目,下載并填報與崗位類別相對應的表格(每一崗位均已注明其所屬的類別)。
6、請務必在郵件中注明從哪個網站獲得的招聘信息。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鄭曉翾
電話:010-62849520
郵箱:hr@rcees.ac.cn
附件:
易賢網溫馨提示: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科研崗位(助理研究員)競聘申請表.doc》《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崗位競聘申請表.doc》《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技術支撐崗位競聘申請表.doc》《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管理崗位競聘申請表.doc》來源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網,最近更新2014年9月18日。
易賢網下載后為“.zip”的壓縮文件,解壓后得到“.doc”格式的文件,文件使用MS-Office辦公軟件word制作,請確保您使用的電腦已安裝此類軟件,否則打開的文件將是亂碼。
更多信息請查看北京市事業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