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時限:15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與傳統的作文考試不同,是對應考者分析駕馭材料能力和對文字表達能力并重的考試。
2.參考時限,閱讀材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背景材料,按題目要求依次作答。
4.請用黑色簽字筆或鋼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二、給定資料
(一)
1.國家環??偩止?0個違法開工項目,分布在內蒙、甘肅等13個省,其中有26個電力項目。
2.據國家電網調查數據,2004年1月以來,有21個省市電力嚴重供應不足,24個開始拉閘限電,電力緊缺已經不是局部的事情,而是全國范圍的問題,嚴峻、嚴峻、嚴峻成為用電形勢最常見的語言。
3.2004年,我國電力增長速度達到了15%,當年新增4930萬千瓦發電量,使我國總裝機達到4.4億千瓦以上。雖然我國的發電裝機能力相當于英、法、德三國的總和,超過了日本2.8億千瓦的裝機總量,而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卻遠遠落在后面,其原因就在于結構不合理,高耗能產業太多。
2000年至2002年間,中國的發電裝機分別比用電增長低四點五、二點七和六點三個百分點。電力基建投資連續幾年滯后于全國基建投資,直接導致電力供應總量不足,供需缺口加大。
4.因“電荒”而“電慌”。今年3月兩會期間,“電荒”問題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有的代表反映:“缺電讓寧波稅收損失40億元,國民生產總值損失200億”;有的代表“一聲嘆息”:“我們那里有的企業‘停三開四”甚至連菜場里都點蠟燭賣菜”;而有的代表大嘆“苦經”:“一停電,出口訂單就完不成,完不成就要賠償”。
5.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舉行,“協調經濟”成為今年最熱門的話題。會議提出了2005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其中之一是: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節約能源,資源是優化結構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決扭轉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狀況,全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步構建節約型的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發展道路。
(二)
6.針對國內出現大面積電荒的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指出,總體上說,缺電是季節性、高峰時段的。他認為導致缺電的主要原因是鋼鐵和電解鋁這樣高耗能項目建的太多了,致使用電虧空。
7.國家發改委能源中心主任周大地說,缺電原因除了“壟斷行業、決策失誤、電力設施不足、煤電價升高等短期原因外,電力與經濟結構和消費結構有關系。”
一些專家把矛頭指向了電力體制,開始討論電力是不是壟斷行業,“電荒”是不是壟斷惹的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干說,電力是可以造成商品短缺的壟斷行業,關系國計民生,電網具有自然壟斷性,這一點世界公認。著名經濟學家張曙光則認為,不能籠統地說電力是不是壟斷。就像鐵軌、橋梁一樣,電網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鋪兩條。那么,惟一性的電網就是壟斷的。但這個網上的服務不是壟斷的,它可以放到市場上完全競爭。就像德國,電力交易所跟股票交易市場一樣,電也像股票一樣在其中買賣。半個小時前的電、5分鐘前的電都不同價格交易,大發電商與大用戶坐在交易所大包房討價還價。
電力改革專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劉紀鵬教授則認為,電力“發輸配售”四大環節中,除輸電具有天然壟斷性外,其余三環節都不具有自然壟斷性。國家電力公司是一個構造實現公平競爭的市場平臺,電網就好比一條高速公路,各運輸公司通過這條路來運送旅客和貨物,并支付一定的道路使用費。而當前的問題是,國家電力公司有自己的自留地,在高速公路上,自己的車不交費,堵塞時,自己的車優先通過。這樣,競爭就不公平了。
8.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從長遠原因分析說,資源不足、體制缺失、觀念落伍是導致電力緊缺的主要原因,其中資源的不足,是關鍵因素。
9.韓曉平為大家算了一筆帳,“北京電網2003年用電最高負荷833萬千瓦,根據電力部門的調查,電力負荷中有300多萬千瓦是空調負荷,而這個最高負荷僅維持了很短暫的時間。2003年的電力緊張在全國大多數地區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天氣一熱或一冷,就會立即反映到電力需求上,說明空調負荷已經成為電力系統的巨大負擔?!?/P>
10.今年,20多個省、市、自治區已經出臺或即將出臺居民實施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國家發改委表示,經過審批之后,居民分時電價政策將在全國大范圍實施。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說,現在實施峰谷分時電價,主要是適當提高在高峰用電時段的電價,降低低峰時段用電價,從價格這個杠桿講,實際上起到一個引導大家在低峰用電,避開高峰用電這樣一個作用。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副主席宋密則指出,各地政府也可以根據《加強電力需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自己來安排一個細案,通過這一年的時間統一總結以后,要把它作為長期的一個實施的辦法。